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传真> 正文

“本非有意——李孝萱油画作品展”在杭州开幕

时间:2024/5/30 20:24:40  来源:文化视界

   5月26日,“本非有意——李孝萱油画作品展”在杭州雁庐艺术馆开幕。以中国水墨画闻名的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李孝萱,出人意料地带来了一个纯油画展览。

   展出的五十余幅油画,尺寸不大,但每一幅都耐人寻味。凶猛、乖张、冲突、凶猛、纯粹、温柔……开幕当天举行的研讨会上,每个读画的人都从画中读出了他们心目中的李孝萱。有人说他像没有感情的天外来客,有人说他是心思细腻的性情中人,也有人觉得他像一只游隼,灵活、迅猛、精准攻击。但大家也有公认的共识——他是个打破常规的、充满创作力的艺术家。

   创作对于李孝萱而言,不是某个目的,而是一种生活态度。他的学生说,他每时每刻都处于创作力爆棚的状态,90%的时间都在画画。本次展出的这些油画,也源于他无法停歇的创作欲:去年年底,因颈椎疼痛不适,他不得不叫停以往伏案作画的工作方式。但他闲不下来,“势必要找点儿事干,心里才踏实”,于是支起画架,把画架升至脖子舒服的位置,尽量减少低头的概率。由此,他开始源源不断地创作油画,这成为他与自己身体、情绪和解的一个方式。

   在创作油画的时候,李孝萱并不囿于中国画的认知。策展人金心明表示,李孝萱的油画作品体现了油画精神中的观念和色彩,他敏感的色彩观念在油画上更加得以显现。他希望这个展览能够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到李孝萱作为一个当代水墨艺术家的色彩观念。

   本次展览的学术顾问杨大伟回忆第一次见到这些油画作品时,并没有太过意外:“孝萱先生在当代水墨的表达里面,已经不是对传统概念的延续,更多的是在传统当中寻找突破的方式方法,甚至寻找未来水墨发展的更多空间。因此是不是油画已经不重要了,艺术家对艺术本体的表达绝不会陷入某一个画种,他更多的是作为一个艺术家来审视这个世界,感知这个世界,来表现他对艺术本体的一个认知。”

   “他的画作似乎暗示了一种挣脱,蕴含了一种强烈的理想主义。在他看来,所有回忆失去了不再了,却更加如梦似幻,所以绘画中的一切好比一个安静的聚集,甚至是无聊戏剧性的时刻。他不断通过绘画模拟空虚时刻,有些陌生的物质象极了舞台上的道具,他试图通过对每个场景的帧内捕捉某种势能,创造了一系列静默的象,关乎着个人日常常经验的边缘,结果成了轻微褪色的记忆档案。”杨大伟表示。

   在作家王冠看来:“李孝萱的绘画之所以仍保留着很强的生命力与观赏性,与他真切的自我挖掘不无相关,这是一种‘体感绘画’。他貌似总在画人,实则是借过往经验为跳板,以画出对生命意志的告白。”《皮囊·相影系列》中也有几幅向悲与丑处发力,但并没有使人觉得沉重;《躺着同样拥有真理》《影子为什么总粘着》《负面经验的福报》等,超现实的意味甚重,图案仿佛随机生发。

   而李孝萱自己的阐释中,一切更为纯粹——没有遵循已有的经验,没有效仿惯性的表达,只是随性而为,顺着直觉甚至潜意识自然生成,不想被外在事物与时髦东西所绑架,只求相对他而言的那种“陌生感”。

   正如展览标题“本非有意”,创作的本心并没有某个确切的目标,只是想画便画了。“虽然绘画已边缘化,虽然画画再无意义,但人要住在房子里,墙上还是挂上画最恰当。”李孝萱说,“不管外面风再大,定下神来还是画画能使自己愉悦。”

   本次展览持续至6月1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