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传真> 正文

美术师范生专业课与思政课的融合路径研究

时间:2024/5/27 21:26:47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者按

  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特别指出艺术类专业课程要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也是国家对高校美术师范生专业课程建设提出的要求。但当前高校美术师范生专业课程存在一味强调专业,跨学科素养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难以满足新时代中小学教师的新要求。

  ◆张垒

  在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背景下,美术学科的教改实践探索多聚焦于通过美术教育学习传统的非遗手艺,但这种技艺传承方式是把双刃剑,教育工作者应在不破坏这种对内传承的机制下,将其内在要素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资源来弘扬。因此,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是提升美育质量的基本需求,是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本课题的研究焦点所在。

  改革内容

  课程内容设计

  教师应设置相关课程专题,如中国美术史、中国哲学思想在中国画、书法、篆刻、传统版画等技艺中的应用,以及传统节日和民间艺术等,让学生学习并实践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艺术中的运用,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研究能力,鼓励学生在设计和创作中运用传统符号和元素,开拓创新中华文化艺术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如讲座、研讨、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到历史文化名城、博物馆、美术馆等地进行现场学习,接触真实的艺术品和文化场景,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借助现代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虚拟实景展示等,使传统文化更加生动形象,并与专业技能训练相结合。

  师资队伍建设

  院校应加强对师范生的教师素养培养,提高其教学能力和文化修养,引进具有中华传统文化研究背景的教师,鼓励教师在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做好课程思政工作,通过自身示范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实践教学与社会服务

  教师应鼓励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和社区实践活动,将所学的传统文化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中,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美术展览策划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教育评价

  院校应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以鼓励学生探索、创新和实践中华传统文化。评价内容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能力的提升,还包括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评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改革目标

  提升专业素养与技能

  课程改革能够增强美术师范生对中华美术历史和文化的理解,提升他们在美术理论、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方法等方面的专业素养与实践技能。院校应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实现多学科交融,注重社会学科的人文性,关注其与自然学科的融合以及技术方法的借鉴,开设能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精品课程。

  深化思政教育整合

  院校应将思政教育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美育观念,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的美术教育工作者。

  强化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

  教师应借助美术师范生课程体系,重视中华传统文化在美育中的重要地位,鼓励学生在传承中探索创新,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美术的有机结合,探索高校与中小学校的协同育人机制,共建“中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

  加强数字赋能

  教师可初步研发线上系列精品课程与远程教学项目,通过虚拟艺术策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的探索实现教学、研究、实践的三位一体发展格局,线上开设具有地方文化气息的如“非遗课堂”“红色经典”“石窟造像”等系列课程。

  拟解决问题及对策

  传统文化资源的系统整合与创新应用

  院校可建立专门团队或工作小组,对中华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梳理和分类,开发出适合美术师范教育的教学资源库,同时鼓励教师与学生探索传统文化的创新应用方式,在课程中体现中华文化的时代价值。

  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

  教师在设计专业课程时,明确课程目标中的思政教育部分,将思政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教学相结合,使之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例如通过美术史讲解中华传统美学思想,通过创作实践课程引导学生表达爱国情怀。

  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与思政素质提升

  院校可举办教师培训和研讨活动,提升教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强化教师的思政教育理论知识,建立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的梯队培养机制,鼓励教师参与相关的科研项目,提升综合职业素养。

  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完善

  院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美术师范生在传统文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以及思政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同时设立奖学金、优秀作品奖等激励措施,鼓励师生积极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播,最终构建适应新文科建设的弘扬和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美术师范专业教学模式。

  基金项目:2023年度河南省本科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河洛文化遗产进入河南省美术学类专业课程资源系统研究”(项目编号:2023GGJS119)资助;2024年度河南科技学院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项目《中华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地方高校美术师范生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JSJY17)资助;河南省卓越教师培养改革试点项目《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美术学专业“未来名师”培养模式与机制构建》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河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