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展览资讯> 正文

大美无垠北国情——徐白一山水作品展亮相荣宝斋

时间:2024/4/28 20:05:05  来源:中国当代艺术网

   北京的四月繁花似锦、惠风和畅,2024年4月27日由北京荣宝斋主办,荣宝斋艺术委员会作为学术支持,大美无垠北国情 ——  徐白一山水画作品展,在荣宝斋当代艺术馆举行。


   来自政界、艺术界、收藏界、书画爱好者百余人参观画展,此次展览共展出徐白一先生近年来创作的67幅山水画作品,作品有八尺巨幅也有精湛的小品佳作,表现了徐白一先生家乡东北平原的特点,长白大美,心系平原。他的工笔山水,是以精微笔墨营造广大平原荒寒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他的所谓的原像,表现画家的心象,这就是他理想化的纯天然的无污染的清净世界,这一点他为当代中国山水画开辟了一个新的样式。展出当天便受到了收藏爱好者追捧,有二十余幅作品被收藏爱好者收藏。

   徐白一先生,字古沙,号天佐人客,1958年生于吉林省长春市,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09年至2018任吉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中国古典绘画研究所所长、艺术系教授。他自1989年起游历日本、韩国、美国,举办个人展览、交流讲学,2001年至2008年旅居纽约,专注于绘画研究与创作,饱览欧美各大博物馆。

   徐白一是一位非常优秀的画家,他画东北的平原雪景,主要是画北方平原的雪而不是冰,这个雪再冷就变成冰,再一热就化了,是很难表现的。他把本身在变化中的雪刻画的非常精微、到位,有的正在融化,有的被风刮起,漫天飞舞变成了雾……他画的雪景、雪原开拓了一个新的审美领域,其次,他的手法非常的精到,细节刻画得非常精致但又不满足于这种细节,还要处理非常广阔的空间而且是有景深的空间,他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画法,形成了一套以树木前后关系表现空间层次的方法。此次展览展至5月6日,邀广大书画爱好者前来观看这场精湛的艺术盛宴。

   展览现场:

名家评论

   薛永年

   著名美术理论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

   徐白一的工笔花鸟画是工笔勾勒设色的,有点像宋人,后转入山水画之后有微观的也有宏观的,可谓回归古典,回归北宋,他是尽量的致广大、尽精微。画法是水墨为主但不是元明清文人画的路子,不是水墨的那种小品写意,也很少有干笔皴擦,有水墨的技法也有些色彩的运用,既有理性认识,又有独到感受语言。

   他画东北的平原雪景,主要是画北方平原的雪而不是冰,这个雪再冷就变成冰,再一热就化了,是很难表现的。他把本身在变化中的雪刻画的非常精微、到位,有的正在融化,有的被风刮起,漫天飞舞变成了雾……他画的雪景、雪原开拓了一个新的审美领域,其次,他的手法非常的精到,细节刻画得非常精致但又不满足于这种细节,还要处理非常广阔的空间而且是有景深的空间,他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画法,形成了一套以树木前后关系表现空间层次的方法。

   刘曦林

   著名美术理论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理论委员会副主任

   他表现了东北平原的特点,长白大美,心系平原。东北平原让他感到的最大特点就是大,而且平还有些荒寒,实际上也是非常静雅的,所以他的心既是博大的又是精致的。用工笔水墨画的形式来表现东北的大美特点,并体现了中国工笔绘画的美。从宋代以来的中国工笔山水的悠长,在他身上得到了集中的体现,同时他也能注意到很多细节,致广大而尽精微,他能做到这两个极端之间的对立统一,是很难得的。

   王镛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著名美术理论家

   徐白一的工笔山水,是以精微笔墨营造广大平原荒寒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他的所谓的原像,表现画家的心象,这就是他理想化的纯天然的无污染的清净世界,这一点他为当代中国山水画开辟了一个新的样式。

   刘龙庭

   人民美术出版社资深编审

   著名美术理论家

   徐白一是东北有史以来出现的最有成就的山水画家之一,他的出现必将改变中国东北绘画没有自己独特体系和面貌的局面,他的出现奠定了东北绘画的审美基础,他的作用对将来中国东北绘画的影响是巨大的。徐白一必将是一个开疆拓土的重量级人物,他的作品使当下中国山水画展现出全新的面貌,同时我们有理由更加相信,徐白一的艺术追求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他的绘画艺术也必将载入中国绘画的史册。

   尚辉

   中国美术家协会艺术理论委员会主任

   徐白一非常注重用笔,而且他的用笔和我们熟悉的北宗画法不一样,他画的实际上是南宗画法,或者说是从董巨那里汲取到一些写意的营养,而放映到工笔绘画上,所以他的勾勒无论是白描还是山水的皴擦,都画得很纯粹、很地道。我想正是因为有这些传统的用笔方法和技巧,使他的这种晕染表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境界,我想这就是他的艺术追求。

   张建华

   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委员会主任

   著名山水画家

   徐白一深入研究中西方艺术哲学,是一个很有思想、对传统文化有着特殊的理解、积淀深厚的人,也是善于表达自己内心的一个人。徐白一多年从事美术教育工作,经验积累丰富,师道尊严、能以其渊博的文化为学生解惑答疑、用高超的绘画技巧传授指导学生,为吉林美术界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工笔画画家。

   他在创作上很注重和表现长白山自然风景,出于对艺术的执着、对家乡自然山水的热爱、对文化传承上的坚守,这一坚持就是近40年,其苦与乐都集中以长白山“雪景”为主要创作内容和艺术追求上。“雪”做为东北特色的自然景观,白纸画白雪,画不好即会低俗,难表现。徐白一则知难而上,寻找冰雪大地上的灵奇,做深层次的艺术表达,他是冰雪圣洁的孤独者和守护者,也是冰雪艺术表现的创新者。他的绘画作品有自然与文化、艺术与精神的融合显现,是能承上启下,发展延续有北方艺术特色且具有时代精神气息的优秀作品。

   简述——大、平、广、远、荒、寒

   大、平、广、远、荒、寒,这六个概念合在一起作为东北平原绘画的精神特质和审美提出来,是我在“表现形式与表现语言统一之思考”一文里提出并做过阐述,现在就这六个概念做专门的小解。

   历史上东北是一个幅员辽阔经济不发达,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文化匮乏,人少地荒,故世人皆称“北大荒”。可是,这块土地仍然有着它自身的文化特质存在,毕竟在这块土地上一直生活着曾经统治过中原的蒙古族和女真后人满族,还有鄂伦春、赫哲族,以及后来的朝鲜族等许多少数民族,由于这些族群的存在,他们的文化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展,世世代代。人类文化的发展特性告诉我们,文化自始至终就是在不断的影响和融合之中发展过来的。

   作为中国绘画而言,这一绘画形式的存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这种绘画形式的形成发展到完善不是在东北,而是在中原的黄河长江流域。我们通常称之为“中原文化”,中国画是随着人口向北不断的迁移逐渐地来到东北这块土地,当然这块土地上原有的绘画也有其独特性,但是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已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同化,虽然历史上出现过李赞华(耶律倍)、王庭筠、张孔孙等画家,但无不与当时中原统治者有关系,大都是人到江南中原后才有所作为。李赞华获得大唐皇帝恩赐改耶律为李姓,在朝廷为官。王庭筠于公元1151年出生于金代辽东,出身于书香世家,是左相张浩的外孙,书法家米芾的外甥、汉朝太原贤士王烈的32世孙。这些在东北历史上有记载的画家实际上他们的人生活大都是在中原大地之上,并没有把目光投射在东北这块土地之上,他们的作品也与中原的画家没有大的区别,直到清中期高其佩的出现算是对中国画有了一些贡献,毕竟高在指画上有所造诣,这一点在绘画史上是有目共睹的。由此可见,到今天东北的绘画其实还没有真正的形成属于它自己的风格和流派。用中国绘画的表现形式表现东北,使之形成属于东北特色的审美流派还要有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到今天还没有完成,仍在形成之中。东北画画的人一直被中原强大的文化所影响,其绘画也是按照南来的模式沿袭而来,可沿袭来的语言模式是不可能与东北的地域风貌相吻合的,更不会准确的将东北的大野长天,天地一线的浩瀚大地和平原表现好。这时候的画家被中原业已千年形成的绘画语言模式所控制。因为属于这块土地的审美精神实质也就是画家要依据的审美标准没有被总结出来。没有这一前提画家的作品是没精神和灵魂的。只有在生活中长期的观察体会才能找到属于这块土地的内在精神审美的实质,才能创作出有灵魂的作品,才能创作出具有适合于这块土地内涵存在的作品。经过近40年的不断总结摸索,最后提纯出:大、平、广、远、荒、寒六大要素,这六大要素构成了东北这块土地的内在精神实质和地域审美。也正是这六大要素与江南或中原各地有所不同,一般来讲一个地域的风貌用一两个词即可概括,如“泰山天下壮,青城天下幽,峨眉天下秀,华山天下险”等。一个“壮”字、一个“幽”字、一个“秀”字、一个“险”字便将一个地方的内在精神实质概括的明了清楚。可东北不是用一两个字或词就能说清楚的,这也是困扰了数代东北画画人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现将这六大要素逐一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大

   大是一个形容词,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这个字的概念,很多东西很多事情都以大来形容。东北的大其实并不是一般概念上的大,也并不是大小的大那样的简单。这个大是画家在内心的胸怀之大,是天地间的宇宙之大,是大道之大,它大到无形无边远无佛界。在绘画的表现上是一种抽象,没有办法找到适合的某种形式来表现。东北的大是通过对人内心的震撼,气势的恢弘表现在各个层面上,使人时时可感但又无法表现,因为没有相对应的绘画语言模式存在。这也使得画东北平原的画家只能借用中原画法来表现东北平原题材,这个大有时让画家束手无策,于是就出现了表现不对称,不确切,大有词不达意的感觉。始终没有理想的作品出现,更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画派。

   二、平

   平是平淡,平坦。一般都讲“平淡无奇”,可是恰恰奇是从平中而来的,没有平就没有奇的存在,故平为奇之母,若想发现奇就不可能忽略平的存在。东北的大地平原的无奇之中孕育着无数的遐想空间,在平淡无奇中产生的那些微妙而细小的变化,延绵着这块土地的生命,蕴藏着无限的生机。让人有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萌动。

   三、广

   广阔无垠,广与大是紧密相连的,广必大。在古代以东西长度为广,《楚辞·远游》:“道可受兮而不可传,其小无内兮其大无垠。”唐王维《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诗序:“乾元广远,涵育无垠”。都是说广大无垠,无边无际之意境。东北的大野长天,天长地广正是这一情境的再现。

   四、远

   远是指辽阔悠远,《诗·小雅·渐渐之石》:“山川悠远,维其劳矣”《中庸》:“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又有“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远是一种感觉,也是一种意境之所在。远与广之间的关系也是相连的,远必广必悠,心远广阔。《史记·司马迁相如列传》:“悠远长怀,寂寥无声”将悠远绵长寂寥无声的意境描写的那样神秘动人。东北的远是深层次的,是丰富多彩的。这悠远之中蕴含着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情怀和希望。

   五、荒

   荒与远也是互为关系的,远必荒,人迹罕至,荒远、荒芜、荒土等都在说明这一点。《广雅·释诂一》:“荒,远也。”《诗·大雅·刘公》:“幽居允荒”。荒凉苍茫,悠远绵长,东北大地上的特有风貌,人少地荒夏短冬长,秋冬一到寒风瑟瑟天高日冷,长云无边使人不免有一丝苍凉和惆怅,与江南中原相比截然不同,北方的荒会让人悲心自生,仿佛魂魄都被大自然所控制,不能自己。

   六、寒

   冷是一种温度低下寒冷的形态,东北除了以上五大特质之外就是这个气温特性的冷。寒冬到来北疆严寒的地方低温可达摄氏零下45度以上,可想而知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和景象。唐杜牧《阿房宫赋》:“舞殿冷袖,风雨凄凄”。那是对当时景色的一种描绘,风雨凄凄更加映衬出冷袖的舞动,使意境更加动人。冷还有一个关联词就是静,静——肃也。肃无喧嚣还是人少地荒,寂静无聊。天气的寒冷不宜人类居住自然就少有人活动其中。寒冷的气候致使当地的人文罕迹,植被生态也与江南中原等地方大不相同。

   以上的:大、平、广、远、荒、寒六个要素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紧密的,是互为一体存在的。缺一不可地构成了东北大地的内在审美特质,也体现了东北大地的内在精神,也可以说这六大要素提出的同时东北中国画的表现标准也就形成了。确切地说,只要是在表现东北题材的作品中能够体现出这六大要素,这样的作品便可以表达出东北大地平原的美,作为表现东北的绘画才会有艺术价值。

   东北最主要的特色还有一个那就是雪。雪与冷是一同存在的,隆冬时节凛冽的寒风呼啸在东北的大地之上,漫天的白雪一望无际,大雪覆盖的平原下是一种清冷无瑕美似玉的世界,有着别具特色的意境和韵味。广袤悠远,荒寒寂寥,大野长天,孤云一片,苍莽的大地散发出一种难以名状的美,这美不是一般的美是天人合一之美。是天下无疆之大美,更是无邪纯正之美。

   徐白一

   2015年5月于纽约借居斋

作品赏析

《惊蛰报喜》119x241cm 纸本设色 2023年

《秋山鸣泉》118x235cm 纸本设色 2022年

《长白飞瀑》 67x44cm 纸本设色 2014年

《雪霁摇叶》 67x44cm  纸本设色  2014年

《翠谷鸣泉》  67x44cm  纸本设色  2014年

《秋山》   43x65cm  纸本设色  2013年

《暖冬》 94x178cm  纸本设色  2024年

《天高广远》 65x130cm  纸本设色  2012年

《塞北平原雪》 65x130cm 纸本设色 2019年

《金秋图册之一》46x34cm 纸本设色 2021年

《金秋图册之二》46x34cm 纸本设色 2021年

《金秋图册之三》46x34cm 纸本设色 2021年

《金秋图册之四》46x34cm 纸本设色 2021年

《金秋图册之五》46x34cm 纸本设色 2021年

《金秋图册之六》46x34cm 纸本设色 2021年

《故乡梦图册之一》18x22cm 纸本设色 2020年

《故乡梦图册之二》18x22cm 纸本设色 2020年

《故乡梦图册之三》18x22cm 纸本设色 2020年

《故乡梦图册之五》18x22cm 纸本设色 2020年

《冬之韵—1》40x60cm 纸本设色 2022年

《冬之韵—2》40x60cm 纸本设色 2022年

《青山翠谷》40x60cm 纸本设色 2022年

《泼彩山水—1》40x60cm 纸本设色 2022年

《白雪天光图》42x90cm 纸本设色 2011年

《溪水映月》 67x44cm 纸本设色 2014年

《紫云桃溪》 44x67cm 纸本设色 2014年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