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何欣赏影像作品?
- 时间:2004/10/26 10:29:18
“上海双年展”专家、百姓各自点评
作者徐震把上海美术馆顶楼大钟的指针,以每分钟100转的速度转动,使南京路上的行人看不清楚几点钟,并以《当、当、当》为标题,来象征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飞速发展的惊人奇迹。张晴
从作品本身的表现形式来看肯定会让过路人一头雾水,但长足观后确实给人感受到一种城市的记忆和震动,隆隆巨声会让很多中年以上的观者回想起那熟悉的钟楼和钟声。
教师诸天忻
《圆周率》是作者陈晓云“几何幻觉”中的片段,这位伪装的欧几里得主义者构造了一个充满野心的计划,跨越了小说、诗歌、录像以及视频等多种模态。一只不断转动密码转盘的手、随着拨动,思维碎片与内心的机密被一次次唤出,还有倒下的自行车轮。
高士明直看这些《圆周率》作品,需要很大的耐心与等待,当我拿下老花眼镜看说明时,似乎已经等到了理解和想象,噢……专家说得有点道理,作者的独立思考和表现有时很大方;有时也很小气。我也学酷评了点。
退休教师卢圆
陈顺筑的作品总是把观者引入一种有计划的温情。然而,这种温情并非以私密形式出现,家族、血缘、记忆、四季等。高士明
令人惆怅的诗意,通过老照片与建筑,同时赋予废墟的想象,我个人想象为作品是尽力表现了一种充满仪式性的事物,装置摄影表达了在风中的记忆和回想。
大学生章萍
“数码涂鸦”不止是一块涂鸦的墙,而是一个具有异类显示的互动接口,它能相应人的姿态输入提供多模式的反馈。在互动的墙壁上,透过用手掌、手指、身体,任何人都可触摸织品屏幕,人像互动制造出丰富的音乐。艺术家自述看后觉得这是一种文化对话,也是一种跨越人与人之间的视听空间链接。我从学生的角度评价:对我们从事数码设计是有启发性的。
美院学生李可信
铃木子是活跃在日本国的新一代影像艺术家,她的这幅作品着重讨论了母女之间的影像差异,并借助现代的影像技术在说着日本人特有的敏感和细腻。观众看到的是关于母亲与女儿、母亲与儿子重叠的影像,通过电脑合成,形成一个虚幻的人像。这幅多媒体装置“存在”是她与王强合作创作的。
张晴
这些影像通过电脑合成,观看时,觉得是在反复叠加中播映,可能是作者在幻想,但我看不出有什么真实性,总感到有趣、有思想、有创意,但艺术现实性怎样,很难判断。
大学生吴魅
法宾·马卡桥“巴比伦的早餐”,
综合材料
张晓刚“失忆与记忆”(局部)(新民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