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家芳:丹青寻迹 血脉赓续



时间:2021/8/22 10:19:52 文章来源:上海采风 

汪家芳  《巍巍中国情》 

纸本设色  300x500cm  2020年

丹青寻迹  血脉赓续

汪家芳

汪家芳重走长征路  2009年

  一个以画笔立身的文艺工作者,用其人生精力最旺盛、经验最丰富的美好时段,倾注全力,历经20多年的艰辛跋涉,重走中国工农红军当年走过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程,前往中国共产党各个时期的驻地与大事件发生地等现场,写生创作,丹青寻迹,积累了近一万幅之多的素材稿。那是什么样的感觉?我的亲身体验是,非常值得的朝拜之旅!

汪家芳  《西行漫记》 

纸本水墨   250x145cm   2021年

汪家芳  《黄洋界》 

纸本水墨   150x250cm   2020年

  艺术家脚下的泥土有多厚,创作的积累就有多厚;只有感知当年共产党初创时期有多么艰难,才能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只有胸中满怀崇敬之情,才会有汩汩不绝的豪情凝聚笔端,纵情讴歌中国共产党,讴歌伟大时代日新月异的巨变。

汪家芳  《贵州土城 四渡赤水》 

纸本水墨写生  32x30cm  2018年

汪家芳  祥和西藏 

纸本设色写生  1100x780cm  2020年

汪家芳  《扎西会议旧址》 

纸本设色写生  32x30cm   2018年

汪家芳  《安徽皖南新四军军部旧址》 

纸本水墨写生  32x30cm   2016年

汪家芳  《太行山八路军总部旧址》 

纸本水墨写生  30x40cm  2014年

汪家芳  《黎平会议旧址》 

纸本设色写生  30x30cm  2018年

汪家芳  《鹰潭红色剧院旧址》 

纸本水墨写生  32x30cm  2018年

  曾有人问我,用20多年的时间重走长征路,前往中国共产党各时期驻地采风写生,意义何在?我这样回答:我以亲身经历穿越时空,就是为了汲取信念的力量、精神的力量和真理的力量,进一步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明责。我用脚步丈量大地,是为了感受当年工农红军的艰苦努力,那种为广大人民谋幸福的红色情怀,铭记那些壮怀激烈、惊天动地的革命历史,进一步理解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重走长征路能让我更加真实地感受到历史,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始终熠熠生辉。在我看来,不能领会红军长征的精神,也就永远无法感到雪山的震撼之美;不能怀着感恩的心去体会,永远无法从那些日益荒芜的古战场上品出大喜大悲。重走长征路,是当代中国人的心灵选择,是我们党优良传统的精神追溯,更是我们彰显民族精神的最好再现。 

汪家芳  《井冈山茨坪》 

绢本水墨写生  32x30cm  2016年

汪家芳  《毛泽东诗意》 

纸本设色写生  32x30cm  2016年

汪家芳  《延安宝塔山》 

纸本水墨写生  32x30cm  2021年

汪家芳  《赣东北工农剧团旧址》 

纸本水墨写生  42x42cm  2011年

汪家芳  《梁家河》 

纸本设色写生  28x28cm  2021年

汪家芳  《贵溪革命老区》 

纸本水墨写生  32x30cm  2016年

汪家芳  《上海博文女校》 

纸本设色写生  45x45cm  2018年

汪家芳  《上海梧桐树下的太仓路》

 纸本设色写生  45x45cm  2018年

汪家芳  《茨坪八角楼》 

纸本水墨写生  28x28cm  2021年

汪家芳  《梁家河全景》 

纸本设色写生  28x38cm  2021年

汪家芳  《瑞金会议会址》 

纸本设色写生  28x38cm  2021年

汪家芳  《延安抗日红军大学旧址》 

纸本设色写生 32x30cm  2021年

  作为新时代的艺术家,如何在现实社会中显现人生价值?如何以自己所长,映现祖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如何在自己的笔端,精心细微勾勒社会面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和一景一物,由此彰显城市发展的人文温度、境界高度和建设速度?如何通过艺术作品,鲜明告诉后来者今天时代的巨变?40年多来,这些问题始终徘徊于我心间。我认为,先贤为我们创造了这么美好的生存空间,可以不受干扰地安心学习与创作,作为时代培育的艺术家,应该不忘初心,铭记感恩情怀,全身心投入到讴歌时代巨变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创作中,笔墨当随时代,为社会文明进步营造更积极良好的氛围。

  呈现给大家的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画展,既是我长期坚守中国画创作阵地的阶段性汇报,更是我艺心向党的心路历程。作为一个土生土长、长期受党培育成长的上海艺术家,数十年间,我不仅看到了上海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更是感同身受,体验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发图强,开启伟大复兴强国征程的铿锵步伐。由此,我秉持与时俱进的创作观,接连创作了一系列再现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以及祖国改革开放取得宏伟成就的主题画,鲜明突出“变新、变优、变得更温馨与美好”的情感,勾勒中国共产党留下的红色印迹,彰显红色基因,传承党的光荣传统与优良作风。

汪家芳  《太行革命老区》 

纸本设色写生  45x45cm  2016年

汪家芳  《太行老区》

 纸本设色写生  45x45cm  2016年

  一百多幅画组成的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画展,以大型中国画《上海石库门》为起始,以巨幅中国画《万里雄关》为收官,首尾呼应,寄意中国共产党由上海石库门的星星之火起步,发展壮大至北京天安门的伟大复兴之雄伟征程。全部作品以历史背景时期为串联,分为三大部分,即“东方欲晓”“民族脊梁”“伟大复兴”。其中,包括我在以往20多年间沿红军长征路途采风创作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驻地的各地实景写生画稿90余幅和10多幅主题创作画稿,另外还有部分当年在各地写生时留下的摄影图文,及相关历史背景等。画展作品创作形式包括水墨画、速写稿以及明信片等,其中,明信片由于盖上了含有作品创作时间与地点标志等的邮戳,具有特别的纪念意义。

汪家芳  《孟连哈民族村》 

纸本设色写生  10x14cm  2010年

汪家芳  《西溪南记事》

 纸本设色写生  16x25cm  2018年

汪家芳  《保安革命旧址》 

纸本设色写生  30x32cm  2021年

汪家芳  《孟连革命老区》 

纸本设色写生  10x14cm  2018年

汪家芳  《甘南晨曦》 

本水墨写生  45x45cm  2017年

汪家芳  《普洱澜沧江拉祜族》 

纸本水墨写生  30x32cm  2018年

  主题中国画《上海石库门》以石库门形象为主线,重点刻画上海城市的红色文脉、历史承载以及翻天覆地的变化,画面铺以金黄透红样式的暖色调,通过城市标志性植物梧桐树的绿色的渲染,寄意上海城市金秋时节处处洋溢着的收获与喜庆气息,映衬“这里是上海”的时代强音,彰显城市建设与发展而特别呈现出来的人文温度、历史厚度、建设速度和发展高度,展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伟岸气魄。画面具有前景、中景与远景三个板块,彰显上海城市发展过程中红色脉络的今天、昨天与明天,以及“红色文化”“江南文化”与“海派文化”之间的纽带关系。

汪家芳  《上海》 

纸本水墨  540x720cm

  画幅前景凸显上海这座城市特有的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大家风范与精气神之韵,突显“海派文化”的求新求异,适应现代大都市的丰富多变,有着与时代潮流同节拍的摩登趣味。画面上的石库门图形,外观看来是花园洋房、别墅、公寓等中西建筑的合璧乃至奇迹,内蕴则是本地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与创新的产物,属于“海派文化”发端的缩影之一。它记录着上海近一个世纪以来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的变迁与进步,承载着上海市井生活的深刻记忆,也浸透着多种文化与传奇故事的演绎。

  画幅中景更多呈现的是上海老式石库门景观,与前景显现的太平桥地区上海新天地新式石库门建筑相比,起到了“铺垫”作用,它告诉人们石库门建筑的历史沿革,寄意上海城市建设发展中“江南文化”的轨迹,以及人文历史进步的脉络。

  画幅上方的远景部位,采用工笔与写意相结合、淡彩勾勒的绘画方式,突显浦东陆家嘴金融街高楼建筑物天际线越来越高,“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艺术境地,寄意上海城市奋斗精神,突出“红色文化”发扬光大取得的正能量效应,彰显城市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取得的日新月异和突飞猛进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上海,不仅仅是一段时间上的概念,它见证了中国的崛起和上海的高速发展,是旷古罕见的历史变迁,令世界为之震惊,也是一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对其自我命运的深刻洗礼和重新认识。在浦东这块热土上,见证着中国的发展,有着上海的建设速度以及上海的历史文明高度。

  画展收尾之作巨幅中国画《万里雄关》,以写意泼彩与雄阔笔力为基调,突显伟岸山脉的豪迈气势,寄意伟大祖国基业永固与强盛不衰。画面上,气势磅礴的山脉延绵不断,长城绵延数万里,宛如一条东方巨龙,让人浮想联翩,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生生不息。


汪家芳  《万里雄关》 

纸本水墨  300x780cm

  于我而言,以庆祝建党100周年为主题创作100多幅中国画,意义非凡,但仅属开端。我将保持更加勤奋有为的创作态度,情聚笔端,不懈努力,创新突破,不断创作无愧于时代的精品佳作。明天更美好。人生有了远方,才会如梦初醒。走得再远,走到再辉煌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汪家芳  《遵义纪事》 

纸本设色  200x350cm  2017年

汪家芳  《遵义土城古镇》 

纸本设色写生  16x25cm  2019年

汪家芳  《娄山关雄姿》 

纸本设色写生  16x25cm  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