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基金与基金艺术



时间:2011/5/4 20:41:04 文章来源:仲敬干 
  余曾有一篇小文《艺术,好玩的2011年》,拙文中我点到了艺术领域里,“出人意料”或反反复复经策划出一些“新而不鲜”的事。其实还有一个重要个案,不得不另题另议的,那就是“艺术基金”。“艺术基金”在国外已有百年历史了,而在我们这里绝对是个新鲜事,所以有人说:2011年是中国的“艺术基金”年。说到“艺术基金”早在2007年民生银行就以“理财”的形式推出过,我当时也曾写有文章在《青年报》上发表,并肯定这种做法。

  为此曾有几位“财主”问我,什么是“艺术基金”?其实,大可不必被“艺术基金”吓住的。说得通俗、大路一点,就是几个人凑钱购买自己喜欢的艺术品,或看中某位艺术家作品的“成活率”,就买谁的作品先把它们藏起来,等着涨价呗。到某年某月涨到自己的心理价位了,一出手,就赚钱了。

  从目前相关的信息量来看,2011年似乎真的是“艺术基金”年了。这里有一串数字,据记者谭敏报道:“4月16日从信托业内了解到,艺术品信托投资受到投资者热捧,目前已发行产品实现年收益水平可达到10%,而新发行产品的预期年收益多为8%。

  受艺术品市场呈现整体牛市行情影响,艺术品信托投资近期迅速升温。除了中信信托和中融信托涉足发行艺术品信托投资计划,国投信托更是已经发行了9期艺术品信托产品,向投资者募集的资金规模超过60亿元。

  中融信托近日发行的“融美1号艺术品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发行规模仅为1亿元,投资门槛为100万元,运作期12个月,预期年化收益率为8%,同时为非保本固定收益型产品。

  另一款北京信托发行的“宝腾一号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预期年化收益率则可能达到9%到10%。”

  还有很多家银行也都是跃跃欲试的样子。而从几家公开“艺术基金”锁定的艺术家来看,无一例外都是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等名家。这样问题就来了:一是大家都一边倒的把钱投向这几位大师,多少年后接盘的人傻不傻?接不接?接不了怎么办?二是向张大千、齐白石作品的存世量估计在三万幅左右,而目前在全国各级拍卖行出现过的张、齐作品,恐怕三十万幅都不止,那么谁能绝对保证“基金会”所购的作品是真迹?将来接盘的人,凭什么就相信你?

  不过,多年从事投资的业内人士,从这种“火爆”的现象中看到了不好的苗头。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表示,在天津文交所交易的画作,是一个典型的金融泡沫。“艺术品投资市场的泡沫开始不断增大,而天津文化产权交易所更是给其添了一把火。”有业内人士表示,“就像荷兰著名的‘郁金香’泡沫,现在艺术品的价格已经脱离了其本身的价值。”从艺术品投资的现状来看,如不严加管理,艺术品泡沫破裂是早晚的事。“信托公司是否要对一个泡沫已相当大的产业进行投资,应该给予谨慎考虑。”

  一旦泡沫破裂,金融机构及其投资者都将不能独善其身。目前大多数金融机构发行的艺术品投资产品并非“保本”。也就是说,如果艺术品市场泡沫被挤破,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很可能会损失惨重。

  业内人士表示,投资者应警惕投机心态,投资艺术品产品不能只看到它吸引人眼球的“预期收益率”,更要对它的投资对象、专业能力、运作模式和风险控制机制等做全面的考察和评估。同时,在运作模式上,投资者也要明白金融机构是否能保证本金的安全。“仅为一个很可能看得见却摸不着的预期收益,不值得入场。”

  以上几段文字是专家说的话,我抄袭的。看来凡事都得问个为什么是没错的。“艺术基金”的设立,本身是没问题的。我的问题是在选“基金”上要有“艺术”性,即“基金艺术”。“基金会”的“基金”,就是画家或作品,也即是艺术品。假若作品选得不对,画家选得不好!那“艺术基金”还有啥用?基础不稳,焉能得金?仲敬干2011年5月3日于上海延安饭店三象画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