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4/29 8:14:52 来源:苏富比亚洲
尚·米榭·巴斯基亚《致水神》
苏富比当代艺术晚间拍卖荣幸呈献西方艺术大师的精选杰作,包括尚·米榭·巴斯基亚 (Jean-Michel Basquiat)《致水神》。
在美国当代艺术家尚·米榭·巴斯基亚一夜成名、再而晋身国际巨星殿堂之前,他是一个来自纽约布鲁克林的小伙子。1970年代和1980年代后期,一个年轻黑人艺术家想在纽约闯出名堂的,得面对种族歧视和其他社会和文化差异的障碍,巴斯基亚对此最清楚不过。巴斯基亚生于1960年,母亲拥有波多黎各血统,父亲是海地人,成长时兼用英、法及西班牙文三语,种族身份和他对历史的理解成为了一种源源动力,主导他一生的艺术创作。
尚·米榭·巴斯基亚《无题》《纽约时报杂志》,1985年2月10日,封面载彩图
从1982年起,巴斯基亚开始专注探索非裔移民的形象和种族身份。创作于1984年的《致水神》,无论在探讨种族主义、宗教和灵性等主题以至表现形式上,均已达致成熟阶段,称得上是这位少年得志的天才艺术家毕生杰作之一。
我从未去过非洲。我是一位受纽约环境启发的艺术家。但我有文化记忆。我不需要去找它;它都在。它在那边,在非洲。这并不意味着我必须搬去那里住。无论身在何处,我们的文化记忆都伴随左右。
尚·米榭·巴斯基亚
大器早成:年轻小伙
与安迪·沃荷擦出艺术花火
1984年是巴斯基亚的艺术风格和内涵形成的关键之年。就在此前一年,他与安迪·沃荷及法兰切斯科·克雷门蒂开始合作,为此穿针引线的,是他们的艺术经纪人布鲁诺·毕修伯格。三人共同创作了一系列十五幅作品,后来巴斯基亚和沃荷展开更紧密的合作,在1984至1985年间合力创作逾150件作品,互相启发。他俩亦师亦友,惺惺相惜,巴斯基亚尝试以沃荷的丝网印刷技术创作拼贴画,例如他曾在1984年创作过一些画布作品,而《致水神》则是现时文献记载唯一一幅在胶合板上有使用丝网印刷技术的作品。
尚·米榭·巴斯基亚及安迪·沃荷《手锤牌II》1984年作,压克力彩画布
尚·米榭·巴斯基亚《无题》
压克力油彩笔木板(共三部分),1985年作,217.2 x 275.6 x 30.5 公分
成交价:289,316,000 港币
CONTEMPORARY CURATED: ASIA | 周杰伦 x 苏富比 | 晚拍,2021年6月18日
作品完成一年后展于在Mary Boone-Michael Werner 画廊举行的1985年重要个人展览,后来再获挑选于多个重要展览亮相,足证作品意义非凡。
艺术史学家罗伯特·法里斯·汤普生的著作《精神的闪现:非洲人及非裔美国人的艺术与哲学》(Flash of the Spirit: African & Afro-American Art and Philosophy)(1983年出版)对巴斯基亚影响深远。他读过这书后,于1984年开始将汤普生作品内的符号象征及主题加入创作之内,透过黑人运动家、爵士乐手及自画像探讨种族歧视的现象。
尚·米榭·巴斯基亚《Grillo》 1984年作,压克力彩、油彩及影印纸拼贴
创造种族与民族之网
巴斯基亚在1982年开始围绕非裔侨民的主题创作,后来成为他艺术创作的一个中心。1984年,他以让人想起跨大西洋奴隶买卖的著名香烟品牌Player’s Navy Cut的商标图案为启发,创作一系列作品,成为巴斯基亚的重要作品系列,其中《致水神》是杰出的例子。
在深入探讨这个商标的意义之前,首先要审视巴斯基亚从不同来源取材的创作手法,以及他丰富的跨文化视野。巴斯基亚在创作诸如《致水神》等作品时藉鉴了非常广博的范畴:西方艺术史经典、西非象征主义和信仰、圣经、海地伏都教、克里奥尔传统和奴隶制的历史。在《Basquiat:Boom For Real》一书当中,历史学家和策展人迪特·布哈特认为巴斯基亚的创作方式可比较「互联网时代和后互联网时代以『剪切和贴上』选取样本」的做法。
作家布莱恩·吉辛及威廉?布洛斯从圣经、儒家经典、报章及信件等不同来源「剪切」字词,在将文字重构并赋予全新意义。布哈将这种「剪切」手法与巴斯基亚的创作互相比较,而事实上这种非正统的语文技巧让巴斯基亚深表钦佩。巴斯基亚吸收了图像、口语、文字、广告、书籍和文章等不同来源的材料,创造成为一种极具感染力的独特视觉语言,表达他在纽约的生活体验,并以之诠释其加勒比文化根源以及西非血统有关的集体记忆。
事实上,巴斯基亚的作品体现了黑人身份和生存经验的复杂性。巴斯基亚也有论及欧、美、非洲和非裔侨民的题目,但这些议题并非独立存在。这些历史和身份同时存在于一个非常后现代的现实当中。这位艺术家的黑人身份不断在变化;我们不能只在图像中找它。相反,我们必须观察巴斯基亚在画作中创造的种族和民族之网。尚·米榭·巴斯基亚创造了属于他自己的、多重观点的独特美学,我们必须若要理解当中意义,则必须摆脱旧时人们对种族、文化、及其艺术史上地位的误解,重新审视。
乔丹娜·摩尔·萨吉斯
与《致水神》同样创作于1984年的还有《商标》、《奴隶船(烟草)》、《薄箔》和《手臂与锤II》等作品。这些画作全部都有引用香烟品牌Player’s Navy Cut的商标图案,意指美国香烟业靠奴隶经营的历史过去。在这些作品当中,《致水神》的处理手法可说是最含蓄的一幅。
尚·米榭·巴斯基亚《奴隶船(烟草)》1984年作,压克力彩及油彩棒画布
尚·米榭·巴斯基亚
《致水神》
尚·米榭·巴斯基亚《致水神》
1984年作,压克力、油彩棒、丝网印刷、钢裱于木板
209.6 x 274 x 10.2 公分
估价:62,000,000 - 93,000,000 港币
除了烟草商标之外,《致水神》还引用了多个符号,表达巴斯基亚对自我身份认同、种族主义和奴隶制黑暗历史的探索。画中奴隶的头部两侧各有两艘奴隶船,嘴巴似乎被铁枝覆盖。
本作刻划两个人站在画面的左右两侧,将二人联合起来的是画面上方中心位置的发光圆形,或是代表太阳或月亮。
右边那人举起双臂,单臂作抱蛇状。巴斯基亚多次在画作中引用源自非洲的恩西比底(nsibidi)象形文字,在这里,举起的手臂可能也是一个恩西比底符号,表示「这里的整片土地都属于我」。从右方人物手臂上无力垂下的蛇,让人想起非洲的水之女神玛米瓦塔。相传玛米瓦塔懂得呼唤灵蛇、弄蛇,故此多以手握灵蛇或被众蛇包围的形象出现。玛米瓦塔亦常以美人鱼的形象出现,在非洲大西洋地区信众尤多,在非洲及美洲以各种形象出现,在海地则成为伏都教的一部份。伏都教在奴隶制和殖民主义历史当中扮演重要角色,是抵抗法国殖民帝国的一种手段。《致水神》丰富的象征意义展示了巴斯基亚作品引用的文化元素之广博,以及他对非洲宗教体系和美国文化历史的深入理解。
《致水神》右边细节
意带双关的木板和铁枝
巴斯基亚的木板作品或利用木板创作的作品并不多,大部分出自 1984 年。这一年,高古轩的东主拉里·高古轩替巴斯基亚在加州威尼斯市租了一间画廊,他就在这里用回收的木板作画,其中包括《Gold Griot》(1984年作)和《无题》(1984年作),因此在这段时间里,木板是一个反复出现的创作媒材和元素。
巴斯基亚极擅长运用不同媒材配合主题,突出作品背后的意义。英国巴比肯艺术中心的策展人埃莉诺·奈尔恩指出,巴斯基亚在创作生涯里不断研究各种媒材,以求赋予作品“即兴天才的理想外观……他最杰出的作品是以媒材的质感来突出作品的主题”。
《致水神》在这方面的成就尤其出众,巴基思亚在作品的下部加上木板,再在画面右侧加上一条铁枝,暗示了一艘船的形态和结构。通过描绘一艘运送奴隶穿越大西洋的船,加强作品的叙事性。总体而言,本作一大值得细味的精彩之处在于其质感和立体感;木板和铁枝成为传意和叙述的工具,而不只是画中人物的背景或支撑物。
《致水神》木板细节
巴斯基亚作为拥有多重文化背景的美国人,他以《致水神》重新审视民族祖先的历史,并将之发扬光大。时至今日,他的作品仍与当下息息相关,当中涉及的思考和讨论主题,也是这个时代急切需要面对的议题。当年巴斯基亚以桀骜惊才震撼当代艺术界,余波至今未了,足证他在艺术史上无可取代的地位。
拍卖详情
香港苏富比当代艺术春季拍卖
当代艺术晚间拍卖
4月27日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