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tfair
上一页
1/3页 共68

独树一帜的中国书画名苑



时间:2005/11/19 10:24:57

  为期5天的2005(第九届)上海艺术博览会昨日在上海世贸商城拉开帷幕。

  当记者来到三楼二号馆E区“中国书画名苑”时,眼睛豁然一亮,这里集聚了不少当代实力派艺术家的国画及书法作品,比如著名山水画家秦岭云先生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后起实力派山水画家王梦湖先生(曾为澳门回归主笔《江山万里图》)的《源远流长》《云起金山岭》及王文芳先生的《朝圣》、实力派花鸟画家郭石夫先生的《秋情》及著名花鸟画家李燕先生的《壮志凌云》、陈佩钰先生的《仙客来》、原中央美院副院长著名舞蹈人物画家阿老先生的《南亚古典舞》、实力派书法家于寓真先生的《前后出师表》、著名书法家张有清的“汉简”和“梦幻2+1”等等,都是极富传统功力与时代创新的精品力作。可谓本届博览会的一大看点,独树一帜。

  “中国书画名苑”的代表朱先生说:“上海市场近两年基本被油画占据了大半壁河山,这似乎已成共识,但是我认为这里还应该有国画的一席之地。因为珍贵的国画和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不管社会发展多快,这都是不能丢掉、也不能忘记的!这是在中国举办国际艺术博览会,这就意味着,在欢迎外国艺术家前来交流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拿出代表中国的艺术精品,让外国艺术家和经纪人看到中国现当代书画发展的真实现状(虽然我们不能代表现当代中国画和书法的整体状况,中国书画博大精深,但至少能让外国朋友看到冰山一角,做到这一点,也算我们中国书画名苑为到底什么是‘中国书画’的确立尽到了自己的一份责任)。所以如果都一阵风上油画,那我们的国画和书法谁来弘扬?当然我不是说油画不‘中国’,我是说既然是国际性的艺术品交流展会,就必然产生创作思想的碰撞,那就应该旗帜鲜明,以让外国人看了更理解中国人的思想情感,让中国人看了更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朱先生表示,“正是出于这个根源,我们才努力展示中国画和书法,而且还要坚持到底。”

  随后记者采访了中国书画名苑国强主任及书彬总监。

  记者:从整个参展作品来看,我发现中国书画名苑的作品比较特别,既不是特别有名的中国书画大家,又很富传统功力和时代创新,这和中国现代书画的两种极端很不相同,即上海市场看好的“中西合璧”的油画和后现代主义的抽象派及印象派的“国画”,你们为什么取这个“中间概念”?

  国强:你很有眼力!但是我先强调一下我们不是要取“中间概念”,因为油画和后现代主义的“国画”从根本上就不是中国画,它们各自有其自身的发展历程和表现形式。中国画走到今天有人说“传统走到了穷途末路”,需要创新,可是似乎总也突不破,这说明创新的艰辛和不易,于是很多人纷纷放弃传统,“另辟蹊径”,这就出现了中国人抄袭西方抽象艺术的“后现代主义”,并冠以“创新”,以为人们看不懂的就可以堂而皇之地穿上“创新”的外衣,但它和油画一样,从艺术思想的发展本质上不是“国画”。所以并不是用墨来表现的绘画就是中国画,墨仅仅是材料,中国画的灵魂是中国艺术家对时代发展的思考表达和感情寄托,是内容上的,而不是形式上的。

  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们之所以要啃这块硬骨头,一方面我们有这个资源,我们有自己的网站,在人民日报市场报还开办了“中国书画名苑”专栏,我们可以直接取材于当今中国健在的、最优秀的书画艺术家。另一方面,也是主要的动力,弘扬中国书画就是在延续和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一个方面,这是文化界人士的共同责任。就拿这次参展来说,有人劝我别到上海展国画,但我还是坚持要来,因为这是在中国举办国际性艺术博览会,我们不仅要展给中国人看,更要展给外国人看,为人们弄清到底什么是中国书画尽一份力量。外国人通过什么来认识和了解中国艺术的发展现状?参展不就是很直观的交流吗?所以不能跟倒卖水果的投机商那样,今天看到这个品种赚钱就拿这个,明天听说那个有油水就拿那个,人人都这么干,真正代表中国的东西谁来做?总得要有人去做。

  第三点,你说这些艺术家不是最大名气的,却很富传统功力。是的,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中国近现代的大家比如张大千、吴昌硕、李可染、陆俨少、李苦禅等,正因为他们的名气足够大了,才出现拍卖场上展出赝品的恶性事件,仅凭他们作品拍价屡屡刷新的“新闻”就让中外业界耳熱能详了,他们现在还需要参展宣传吗?真正需要宣传推介的是那些名气还不足够大,又代表着中国现代书画演进真实现状的艺术家们。他们放弃眼前追逐名利,扎根传统、在继承的基础上奋力创新,这样的艺术家不值得去弘扬吗?某种程度他们担当了延续中国书画脉络的重任。凭他们的实力,短期内搞“个性化”、“爆炒市场”是件很容易的事,为什么不这样做呢?这就是真正中国艺术家的使命感。就像李可染先生所说,继承就是要以极大的艰辛打进去;创新就是再以极大的勇气打出来。基本功都没做好,忙着搞“名气”,即使有些新意将来也不可能成为大家、一代宗师。

  记者:听说书彬先生以前不是搞艺术的,怎么对中国画和书法这么感兴趣?

  书彬:这可能跟一个人的性格有关,比方我过去是做企业的,那时我更多地在想,怎么把企业做大做强多纳税,就算为国家做贡献个人也实现自我价值了,没太多想为中国文化产业做点什么。可越做越发现我们企业人的价值观往往受文化价值观的影响,正好我们接触了中国书画名苑,发现当前中国文化产业正呈现勃勃生机,这正好暗合了我这些年来的很多感想,对我触动很大,这才下定决心“弃商从艺”。希望通过努力,能为中国文化产业做出点成绩。

  记者:有人说你们这个展位很显实力,可又担心是否都是真品。

  国强:刚才我说了,我们拥有自己的平台,可以直接取材于我们的目标艺术家(我们的目标不是已经鸣声四海,而是极具潜力的未来书画大师)。从这个角度,我们的使命感跟真正中国艺术家的使命感是一致的。如果作假,就盯黄宾虹、李可染、陆俨少等前辈大师好了,他们的价高啊,何必作这种不温不火的?!我的意思是想说,李可染、李苦禅、陆俨少等前辈,他们已经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高峰,这个时代已经过去了,那么进入21世纪的时代高峰在哪里?有最大“名气”就是“峰”吗?时代不同了,应该做一些更易于人们审美判断的事,这正是在考验我们的勇气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