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页 共519条
|
|
【同心同行】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美国中国画学会学术推荐名家——陈国欢
- 时间:2021/11/12 9:39:44 文章来源:江苏省中国画学会
-
陈国欢
祖籍广东、出生苏州,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江苏省当代艺术创作研究会副会长。
《陈国欢论画:谈“气”》
《白云回望合》
纸本设色
一
气,无处不在,无所不成。气,构成万物,气,不断变化运动。
太极即气。老子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气,可意会却不可见。孟子言:“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气是万物之源,变化无穷。分化出阴阳两仪,分化出金、木、水、火、土五行。宋张载《正蒙·太和》云:“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散,变化之客形尔。”
气,也是风水,是环境与人合一的学问。风水的核心是“生气”。风水学认为:山环水抱必有气。晋郭璞《葬书》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气是一种平衡。中医学认为:人体在天地之间,无时无刻都在和自然界的阴阳五行之气同呼吸,如能平衡,即是健康。
回到科学层面,问,何为气?气是超微粒子,是场,是电磁波…
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红外线、紫外光、X射线……微波是各种电磁波家族中的“黄金区”。
光中有气,气中有光,光气一体。气是看不见的光,光是可见的气。
自古盆地往往是富庶之地,因其较好地吸收了宇宙微波,乃气场宝地也。
植物叶子的功能是光合作用,若站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宇宙观来看,它们之所以不是扁平的而是勺状的,是为了接受更多的宇宙之气——微波。
《岚山冬林》
纸本设色
《鹤鸣两岸叶》纸本设色 c.2020
二
每个人的生命个体具有各自不同的“命格”,即具有各自不同的生命信息。每个人的生命信息群形成了一个小宇宙。
故每个人具有不同的气场。每个艺术家具有不同的气息。
人的五脏六腑对应着五行。
艺术家的身、心、纸、笔、墨、载体等综合运作,达到高度统一时,气韵就会生动,实际上是一种气场和谐运动。
当艺术家与自然的能量及气场形成和谐共振时为最佳的创作状态。
这时候,用什么纸,什么笔,画什么题材,尺寸大小习惯等等,包括用笔用墨,浓淡干湿,构图章法,均与每个人的喜好、性情、思想、气局、格调有密切关系,别人学不来,仿不会,是所谓画如气,如品。
不同艺术家,有着不同的气,不同的品。此气,此品,特色各具,独一无二。
由此出发,艺术家就自然而然形成自己特有的风格。
同时,艺术家创作时的方位、姿态、环境等,与当时的气场关系密切,能直接影响到作品气韵。
“谢赫六法”,首重“气韵生动”,强调艺术家与艺术品的气和韵。
中国传统理论认为,文人画家四大要素:人品、学问、才情、思想。
人品既高,气韵既高;气韵既高,笔墨既高。
创作与修养同过程,入世而不随流,出世而不好闲。修养不同则体现出不同的品格,不同的品格则会出现不同的气韵。
气韵生动。“气”可分大气、浊气、雄气、霸气、清气、俗气、雅气……
艺术家各人之气韵均不同,互相模仿不了。身处当今社会,要在画之中做到不做、不滞、不燥、不浮、不火、不油、不碎……就要看艺术家自身能修炼出什么“气”来。
《清风明月》
纸本设色 c.2020
《山中一夜雨》
纸本设色 68X134cm c.2020
三
气吞山河。书生气。小家子气。不透气。死气沉沉。有气无力。心浮气躁。接不上气。脂粉气。邪气。稚气。老气横秋。不接地气……
所有这些“气”,可用来评人,也可用来评诗,也是用来评画。所谓画如其人,其实也是在说,画如创作者其人之“气”。
修身养性,闭目养神,胸有成竹,读书破万卷,搜尽奇峰打草稿,是为养气也。
此气,不仅仅是一进一出,一呼一吸,一虚一实,一动一静……此气,是融于环境,融入内心,融于古今,融于天与地……
倪瓒云:“聊以写胸中逸气耳”。今画者无此逸气。
人不逸,心不逸,时代不逸,何来逸气?人无逸气,画又何来逸气?
一个艺术家,首先给人强烈印象的,并不是作品,而是自身气质。
一个艺术家,作画时最动人的场景,并不是运笔的动作,而是创作时整个的气场。
一幅画,艺术家首先要写气,写手中之气,写胸中之气,观者然后才能感受到气。
一幅画,首先让人看到的既不应是笔墨,也不应是物象,而应是浓烈的气息。
人无气,便无生,无生便是死。如果说死也有气,那边便是尸气。
画无气,便是技,技便是重复。仅凭技者乃是技工。技工之作,如果有气,那便是工匠气,而不是艺术之气。
气,就是画家的生命。
《舞春风》
纸本设色 2020
《夏雨过烟山》
纸本水墨 68X134cm c.2020
《月林归舟》
纸本设色 c.2020
《云泉秋藤》
纸本设色 68X134cm c.2020
《舟中只有琴》
纸本设色 c.2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