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页 共519

【同心同行】江苏省中国画学会、美国中国画学会学术推荐名家——杨远威



时间:2021/11/1 10:03:23 文章来源:江苏省中国画学会 


杨远威

  1943年出生,中国江苏人。北美画院画家,美国中国画学会荣誉会长,现居美国芝加哥。曾任江苏省装潢设计协会秘书长、江苏省工艺美术学会秘书长。

  擅长以中国传统笔墨表现城市风光与异域风情。曾赴欧洲、美洲、澳洲、日本、东南亚及中国港澳台地区写生和举办个人画展和联展。2013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杨远威中国画写生集》。1995年参加加利福尼亚州San Padro 市五大洲5人联展, 2019年1月美国芝加哥Robert Morris University State StreetGallery 举办个人画展《云影与屐痕》。

《杨远威:对其艺术融合的赞赏和品味

《地老天荒--穿越内华达》The age of the earth and the heaven--Travel through Nevada. 2021年作品

纸本水墨,ink andcolor on paper. 69X49cm. c.2021

  关于亚洲艺术和西方艺术比较方面的著作很多,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材料、风格、色彩等方面的差异的研究,并且最重要的是纠缠在艺术家和她/他的前辈艺术的关系。在这些讨论中,中国的绘画最常与欧洲和美国形成对比。常见的区别是中国艺术家使用传统的笔墨材料,主要以黑色或白色或单纯的色彩创作,他们的创作自觉地表现出对于前辈艺术家的模仿和尊重。另一方面,西方艺术家,尤其是从十九世纪开始,使用大量的颜色,通常在一个蘸满颜料的刷子上,以各种各样的风格进行创作,并且通常是以否定过去艺术家的艺术方法和效果为目标。虽然以上的这两个概括都不是完全准确的,但我们在对两种文化评论中所看到的许多不同确实增强了学术界这方面的印象。

  近年来,来自中国、日本和其他地方的亚洲艺术家纷纷参与到西方现代主义运动之中,将绘画、摄影、学院派等结合在一起,展示了他们对西方当代艺术的景仰和吸收。在大多数情况下,传统的技术和主题至少已经趋向于服从于与过去不同的审美法则。

  而后,我们遇到了杨远威的艺术,推翻了前面的这些假设。他是这样一位艺术家,精通并高度尊重中国传统绘画技法和风格,游历广泛,对西方艺术颇有研究,并创造了把东西方两种传统独特而有意义的综合。他既不排斥中国传统笔墨,也不排斥画面诗意、隽永的场景。他对于中国传统艺术技巧如此亲切地接受,却又欣赏和表现了西方世界的伟大城市和自然风光,并用丰富的色彩和适当的抽象手法注入他的绘画,创造了两个文化世界的独特融合。

  这些作品的尺幅大小适中,但因为画家戏剧性的安排和我们与他之间因为画面的感情交流,画面感觉起来比实际更大一些。色彩对他的作品是如此的不可或缺,以至于我们不怀疑艺术家对他面前的场景的美好的情感反应。我们接受在我们面前的美景,吸收完美的技术、新的视觉和丰富的意象的混合,这些共同构成了杨远威艺术的奇妙、鼓舞人心和美丽的结合。

荣誉退休教授 David M. Sokol(大卫 索科尔)

艺术史系

伊利诺伊大学芝加哥分校

《回首维也纳》Looking Back of Vienna. 1997年作品

纸本水墨  ink and color on paper.41.5X38cm. c.1997

《月洒琼楼--布拉格写生》Moonlightshines on the jade-like tall buildings--FieldPainting of Prague  (Czech ). 2008年作品

纸本水墨 ink andcolor on paper. 74X45.5cm. c.2008

《老院子》Ancientcourtyard. 1997年作品

纸本水墨 ink andcolor on paper. 69X69cm. c.1997

《暮色苍茫--欧洲写生》Twilight -European(Sketch). 2014年作品

纸本水墨,ink andcolor on paper. 70x47cm. c.2014

《托斯卡纳的夏日》Ttuscayin Sun (Italy). 2016年作品

纸本水墨,ink andcolor on paper. 69x50cm. c.2016

《自述:回到“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继承和创新”正在渐渐成为让艺术家心灵不得安宁的魔咒。为什么要去继承?当我们高山仰止地去参拜前贤,“继承”的“归顺”也许正在悄悄地格式化我们的想象力,冥冥之中前辈或许正在取笑我们的“弱能”;而“创新”,又像一剂春药,让艺术家在亢奋之中丢弃理智的判断力和情感,狂妄而进退失据。我们也无需言必称“当代”,去向时尚看齐。因为时尚终将站在时尚的对面。对于现世的画家,没有什么艺术法则是必须遵从的,既没有必须要“继承”,也没有必须去“创新”,当然更没有必须去“弄”个什么“中西结合”。

  我们只能回到我们自己,回到我们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经验,把这种经验用可以被读者理解(或趋于理解的)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才是我们艺术表现的核心,其中包括这个经验过程的创建和对过程中情绪的真实感知。一切都是基于个体和个人潜在意识的存在,是最真实情感的体现。不知这是否也暗合了唐代张璪前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箴言。我还想通过作品和读者建立一个对话,希望听到读者自由的解释,请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形成个人化的、能让画家思索的独特回应。

  一位未曾谋面的艺术家朋友说得好。不要想去撩动“什么是艺术”这个宏大的带有哲学意味的话题,也不要妄图解释为什么自己的作品是艺术。

  只画自己有感受、有体会的东西。没有感觉,没有感动和参悟,宁可不画。这个选择对于我而言,自觉是比较明智的。也望古、今、中、外的大贤者在我迷茫的时候,都能向我显现出他们神奇的力量,助我一臂之力。

《乡关何处----古稀浪子感怀之作》Where is my hometown. 2021年作品 

纸本水墨,ink andcolor on paper. 69X49cm . c.2021

《韶华不在的北美老矿区》 Theold Mining Areas in North America where the glorious youth is gone. 2020年作品

纸本水墨,ink andcolor on paper. 69X49cm. c.2020

《夜游迈阿密》TourMiami at night. 2021年作品

纸本水墨,ink andcolor on paper, 69X49cm ,c.2021

《英伦初雪-1985》The first snow in London-1985. 2021年作品

 纸本水墨,ink and color on paper. 69X49cm. c.2021

《岁月不饶人》(纽约写生)Timemakes people aging (New York Sketch). 2021年作品

纸本水墨,ink onpaper. 69X49cm.  c.2021

《布鲁克林在望》(纽约写生)Brooklynis in sight (New York Sketch). 2021年作品

纸本水墨,ink onpaper. 69X49cm. c.2021

《出浴》(芝加哥写生)Out ofBath (Chicago Sketch).  2021年作品

纸本水墨,ink onpaper. 69X49cm. c.2021

《水玲珑》(芝加哥写生)Asbeautiful as water. 2021年作品

纸本水墨,ink onpaper. 69X49cm. c.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