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语行话 不蒙圈糊涂
常见行话——瓷器缺陷、修补、造假
既然对瓷器感兴趣,就一定会逛逛博物馆、陶瓷展览、交易市场,在欣赏、接触古瓷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和专家、学者、爱好者、瓷器商人、摊主等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咋一接触,你可能会被对方一连串的行话搞得一头雾水。陶瓷作为一个古老的行业,经过历朝历代的承袭和发展,形成了一个具有浓厚灿烂的文化沉淀和故弄玄虚的糟粕组成的系统,其中历代沿袭而来的行家常用口语即行话,就是一个方面。了解一些行话,对你接触古瓷器行业、欣赏品鉴陶瓷,是很有必要的。我这里编写了一些瓷器行业行家常用口语和简单解释,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又并不爱好瓷器收藏和鉴定,本文不一定全面、到位甚至可能还有谬误,敬请谅解。文中的图片都是示意图,大多从网上收集,向图主致谢!
一、专门对瓷器完整性进行评价,指明器物损伤程度的有以下行话,赏器时可用。如果您手里的宝贝有这些损伤,它的价值将大打折扣,商家更精此道。购买时更需注意。
崩、口磕、足磕、磕伤、磕边——描述器物破损缺陷的常用行话,是指器物口际、底足胎釉,由于撞击而出现大小不等的缺口伤痕。崩是指有碰伤但尚没有出现裂纹。
缺碴——瓷器的损害之一。指器物损坏后缺失碎片。
炸纹、鸡爪纹——瓷器的损害之一。炸纹是指器物的颈、肩或腹部受撞击,瓷器局部出现放射裂纹,有的像鸡爪纹。
炸底——瓷器的损害之一。炸底是炸纹的一种,是比较严重的炸纹。是指瓷器因磕碰而造成底部的釉面或胎釉的裂痕,严重的炸底裂痕一般出现放射状,有三至四条以上,胎内胎外都可看到裂纹。
重皮——也是一句历代沿袭而来的行家常用口语,指明器物的损伤隐患。口部因受重创所出现断面隐患,但外观尚完整;胎釉已分裂却还未剥离,往往一触即脱落。这个不容易发现,需要眼力和经验。
毛口——器物口部损伤缺陷。口边的釉面间断脱缺,主要为长期使用磨损所致。
毛边——器物口部损伤缺陷。口边的覆釉因伤全部脱落。
冲口、冲线、冲——器物损伤缺陷。口部因与它物相碰而出现的细裂纹,长短不等,一些细小裂纹常不易看出。裂纹往往会逐渐自然延伸,若遇冷热相激或外力震荡,便会顺纹路开裂(以盘、碗类最为多见)。冲口严重者则口缘伤缺,既有损美观,又影响使用。
惊纹、外冲里不冲——指瓷器有小缺陷,器物受到外力撞击而出现的不穿透器壁的裂纹。在器外可以见到裂痕,但器里却看不到裂痕,裂纹还没有裂透,比冲线等破损程度要轻一些。
划伤——釉面被硬物划碰后留下了釉面损伤,但未伤及胎。细心的观察者一般都能观察出划伤来。
璺、冷纹——也称冷璺(wen,第四声),瓷器器身缺陷之一。指陶瓷器经过磕碰,使坯体产生破坏,本不应出现片纹的地方,但在釉面上出现了一、二条纹路,胎釉一致,胎体已透或未透。此类伤痕多在口部以下腹部或底部,是无意磕碰等外力造成,有的为条状,有的为鸡爪状,也即所谓鸡爪状。判断方法有轻轻敲击和观察釉面是不是存在失亮两种。轻度的璺敲击时音响不变,重者音哑并有杂音,也称重璺。如果釉面或彩绘上存在局部条状或鸡爪状失亮条纹,则说明器物被硬物划碰后留下了内伤,即存在璺的问题。
磨釉、失亮——磨釉有两层意思:一是描述瓷器的成色和损伤程度的,由于瓷器使用日久,釉面因摩擦而失去光泽时称“磨釉”,俗称“失亮”;二是描述瓷器加工、修补的一个工序,出窑后发现瓷器有些釉面不平的小缺陷时,或者对瓷器进行修补、粘釉时,都会用到加工磨平工序,磨平工序也称“磨釉” 。这也是造假者对老瓷器的仿造或修补的常用技艺。
伤釉、软道——瓷器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和较硬的器物摩擦而产生釉面受损,或者遭受化学物质的侵蚀使釉面受损,称伤釉。包括划痕、划纹、釉面磨损、腐蚀等。软道是指瓷器釉面久经摩擦而出现的细微丝纹。
脱釉、失釉——瓷釉常见的缺陷之一。分全部脱釉或局部脱釉,一般是年代早的,相对脱釉就越严重,南方和东南沿海的窑口古陶瓷脱釉现象比北方重一些,烧成后形成开片多的瓷器,嘴尾部有少许脱釉,低温釉比高温釉脱釉现象及概率要高,高温釉如“黑釉”、“钧釉”的脱釉现象就很少见。 还有就是瓷器埋藏地土壤中所含的酸碱性矿物质,是造成瓷器脱釉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造成脱釉的原因是不恰当的品鉴方式和把玩方式,比如听信一些专家所谓的秘籍,将瓷器低温冷冻或高温蒸煮等。
剥釉——胎釉结合不好,年久胎釉剥离。早期青瓷常有这种现象。
糟坑——开片很细碎,使用年久后,有的开片内的小釉块间断脱落下来,形成遍身的糟坑。
伤彩、失彩——釉伤彩瓷器常见的损伤之一。凡釉上彩瓷器,如五彩、粉彩、珐琅彩等,因长期使用,导致彩色剥落,或色彩的表面或局部,被磨划致伤。
自然开支——非撞击、磕碰等外力因素,仅仅由于瓷器年久,釉面出现局部或整体的冰裂纹,就叫自然开支。这些纹路与汝窑、钧窑、哥窑、官窑等釉面开片不同。
二、专门对瓷器烧制过程中的缺陷进行评价,指明器物烧制品质存在问题的有下列行话,赏器时可用。如果您手里的宝贝有这些缺陷,它的价值将打折扣,商家更精此道。购买时更需注意。有些烧制缺陷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往往被近代或现代造假者利用。
釉泡、吐沫釉、破泡、爆釉——瓷器烧造中的一种釉病,玻璃釉和熔块原料在玻化过程中,产生出大量的气体,一部分被溶解了,一部分以不同的尺寸大小形成气泡。像吐沫一样的小气泡就叫吐沫釉。这些经受外力以致破开(常见于器口或其他部位),影响瓷器的美观和品质。气泡的多少也反映出烧造工艺的精湛成度。气泡的多少,也是带有时代特征的,多为专家做鉴定断器所用。瓷釉中的气泡经过长期使用以至破碎的现象,就叫破炮。釉下的大气泡破裂,露出胎,就叫爆釉,晚清瓷器常见此现象。
鬃眼、棕眼——瓷釉缺陷之一,又称“针孔”、“猪毛孔”。由于釉料中某些有机物和某些杂质含量较多,而在预热和烧成时升温过快,温差大,使这些物质在氧化阶段未能得到充分的氧化分解,而到还原和高温阶段继续分解,这种反应产生的气体逸出釉面——气泡破裂后形成小孔。当高温时釉的粘度大、流动性差,对气泡破裂在釉面形成的小孔不能被釉面覆盖,器物上即形成小小的孔隙。鬃眼的多少也反映出烧造工艺的精湛成度。鬃眼的多少,也是带有时代特征的,多为专家做鉴定断器所用,比如鬃眼是明代永乐、宣德瓷器釉面的显著特征之一。
漏釉、落釉、缩釉、露骨——瓷器施釉时坯胎的一部分有遗漏,烧成后釉面有露胎现象,称为“漏釉”。在施釉前瓷坯沾有油脂或不干净,烧成后污汁处也多无釉。有的缩釉、露骨是釉下坠造成的。说明窑工的工作不严谨(郎窑红除外)。
釉斑、窑斑——釉面不干净,釉水中有杂质,挂在器物上形成后杂质留在釉中形成污迹,或者烧成前有碰伤,造成瓷器表面有斑点或杂色。藏家在鉴赏和交易中,对难看得釉斑和窑斑很在意,但并不是所有的釉斑都是瑕疵,有些釉斑是人们想要的漂亮图案,如建盏的油滴和鹧鸪斑等。
粘沙——瓷器装烧时,先在匣钵内铺一层耐高温的细砂,再把器物放上去,堆迭起来送进窑室焙烧,这是典型的元代仰烧工艺。有时沙多、器物下陷,造成在器物底部粘上一层细沙。这是判断元代仰烧瓷器的一个关注点,同时,造假之徒也利用此道,故意粘沙冒充元代瓷器。
窑裂——又称“窑缝”。瓷器出窑时坯体带有裂痕现象,称为“窑裂”,是瓷器缺陷之一。窑裂的原因有二:一是配料不当,二是在瓷坯未干装入匣钵入窑,坯体还残留有一定的水分,开始烧时须用溜火(小火)时间短,造成水分急剧蒸发引起胎体膨胀而破裂。要区别于撞击或过度使用造成的裂纹。
火石红——俗称“窑红”、“黄衣”或“枇杷红”,是指古代瓷器特别是元、明、清景德镇瓷器和龙泉瓷器露胎处所出现的橘红色或橙黄色的现象,它实际是由于胎土中存在的铁分子在高温中流动聚集,烧窑结束时在冷却过程又被二次氧化而呈现出来的色调,一般都附着于瓷器的胎釉结合处。其分布的特点是与胎釉结合处成平行的、宽窄不一的火石红圈,越靠近瓷器表面的 胎釉结合线,火石红晶体密度就越大,颜色就越浓重,随着远离釉面,露胎部位的火石红晶体的密度和颜色也就越浅淡直至消失。大量火石红是造假者有意涂抹的浆泥或颜料。
糊米底——瓷器底面无釉处出现糊米状的铁锈色斑点。原因是垫烧的窑具和窑床所垫的沙含铁较多,在高温下氧化而变成深色附于器底。铁锈色斑点形状有成片的、有块状的,也有呈点状的,形似烧糊的锅巴。明代成化时期的砂底,常有这一特征。大量糊米底是造假者有意涂抹的浆泥或颜料。
窑粘——专指瓷器在窑内粘在一起者。历代瓷窑遗址里都有这类互相粘结的次品或废品,有的是一叠器物粘在一起,有的是瓷器与匣钵粘结。窑粘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主要是配料不当及装坯满窑不慎、匣钵堆垛倾斜引起。一些造假之徒也充分利用窑粘来达到以新仿旧的目的,比如一些建盏,需提高警惕。
沙底——是指不上釉而露胎的底部的一类瓷器,和窑粘、粘沙是有明显区别。这类瓷器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工艺特点,是瓷器鉴赏关注的重点领域。作伪者经常利用这一特征,将一些时代较晚的瓷器或现代瓷器,将底釉全部磨掉,冒充古代瓷器以牟利。
夹扁、翅楞——专指瓷器在窑内变形者。产生原因有三:一是配料不当,粘性瓷土过多,硬性瓷石过少,烧成过程中出现瘫软变形;二是烧窑时窑温上升过快或温度不均衡;三是倒窑而造成。夹扁瓷器是废品,在古窑遗址里多有发现。品鉴时需提防商家以次充好。
荞麦地、荞麦点——在陶瓷釉面上密密麻麻出现微小的黑褐色或褐色斑点,与和好的荞麦面的黑点极相似,行业业内就给这类瓷器取名“荞麦地”、“荞麦点”。荞麦地历朝历代瓷器都有出现,陶器更多,行业内把它当作一个“鉴古”参考。有的瓷器烧制出窑时就带有荞麦点, 有的是后来慢慢形成的。关于原因,说法很多,根本原因只有三点:一是胎或釉不干净,带有杂质,这是出窑带荞麦点的主因;二是因修补多次入窑,环境和新釉不干净所致,也导致出窑带荞麦点;三是胎质比较酥松、釉层不致密的瓷器,经过长时间在自然环境中沾上杂质或霉菌,形成黑点,这是有的瓷器原来没有荞麦点,后来变出荞麦点的主因。本人觉得,把荞麦地当作鉴古标志,理由不是太充足。
三、专门对瓷器腐蚀性损伤进行评价,指明器物被腐蚀种类和性质的有下列行话,赏器时可用。如果您手里的宝贝有这些缺陷,它的价值将打折扣,商家更精此道。这些缺陷或损伤可以人为地控制,也是造假者以新品冒充旧货的惯用手段。购买时更需注意。
水碱——瓷器损伤现象之一。素釉瓷器长期埋入湿土中,受水浸渍,使釉色变化,多呈灰白色的片状。造假者惯用方式,将新瓷器埋在加有药水的湿土里,制造污渍。
水锈——器物长期受土埋或水浸,有灰、黄、绿等色物质粘附于器表。造假者惯用方式,将新瓷器深埋,制造水锈。
土锈——瓷器损伤现象之一,也是造假者最常用的手法。土锈本来是陶瓷器埋在潮湿土里的时间过长釉面粘有凝固的土,还有土壤里的白蚂蚁在器物上做巢造成很不易脱落的凝固土。造假者惯用方式,将新瓷器埋在加有药水的湿土里,制造土锈。真假土锈本来应该很容易区分的,真的土锈是不容易脱落,作假的土锈容易去掉,但实际上由于信息不对称,造假者利用行规不会让你下重手,所以准确区分并不容易。
土蚀——瓷器的损伤之一。瓷器埋在土里时间过长使釉面、彩绘或胎体被土壤腐蚀,使器物彩绘局部脱落釉表面失亮。造假者亦惯用此道。
四、专门描述为掩饰瓷器的损伤、缺陷而进行的修补行为、以新仿旧方式、造假手段的有下列行话,赏器时可用。这些内容特别重要,只要您稍不留神,就被这些手段欺骗。造假者的手段非常高明,您需要练就火眼金睛。
介面——也称“介面瓷”,指口部损伤经过重新换接瓷器,也指这项技术。对于瓷瓶口部损伤过多者,採取截断方法把口截掉,在截取同时期同类型的瓶口粘结在一起。介面瓷器以清康熙五彩大瓶为常见,介面方法巧妙,粘结处涂以彩色,不易看出接痕。
磨口——指瓷器口部磕碰伤损经砂轮的修磨,指瓷器也指这项技术。磨口瓷器传世很多,修磨后伤痕不显,不妨碍使用。晚清、民国时期有专门从事修补瓷器的行业。看老瓷器是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磨底——指瓷器底部经过修磨,指瓷器也指这项技术。有两种情况:一是因伤而磨,目的在于弥补缺陷;一是为了模仿而有意磨底。明清两代仿宣德、成化( 1426-1487)的瓷器成风,这类仿造的瓷器流传较多,有的把仿得逼真的瓷器在磨去原来的款识,以假乱真。看老瓷器是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打光——器物因长期使用,釉面经久磨损失去光泽,或者釉面被磨伤而失亮后,使瓷器恢复光泽的办法。一是用砣玉工具磨擦,并涂腊以增加光感,但恢复的光度极微;二是用兽皮、兽毛等工具长时间摩擦;三是擦腊,如四川白腊、亮白腊等,甚至经常给瓷器抹核桃油,以增加亮度。这既是古老技术也是行规,作伪者常用这些办法使失亮的器物品相好一点。所以,当你面对一件光鲜亮丽的瓷器时,需要准确识别有没有以上行为。其实,后打光的光泽和瓷器原有光泽是有很大区别的。现在有些机构专门提供瓷器打光服务。
磨款——也叫“磨底”,瓷器作伪的方法之一,指底部经过修磨的瓷器,也指这项技术。磨底有两种情况:一是因伤而磨,目的在于弥补缺陷;一是为了模仿而有意磨底。明清两代仿宣德、成化( 1426-1487)的瓷器成风,这类仿造的瓷器流传较多,有的把仿得逼真的瓷器再磨去原来的款识,以假乱真。磨款痕迹较明显,擦痕一般不易掩饰。
接胎——瓷器接胎是一种古老的制作工艺,制作器型过大或需要收肩的器物时,采用的分段制作、组装,上釉后再烧制,明代瓷器特别是民窑多见。外接装饰物件的接胎历朝历代都有。接胎痕迹可以通过手摸内壁来发现,手艺高超的接胎经过修整,基本看不出接胎痕迹,行外人很难看出来。后来,晚清、民国尤其是现代作伪之风盛行,接胎技术多用在老瓷器修复和造假上。常见的方式是用旧残器、旧底、旧瓷片,与新器互接,达到作伪或修复的目的。接胎工艺分水接胎和釉接胎。鉴赏时需用到眼观和手感,细心者容易感觉出来。
耍圈——一句行话,指胎底与上部粘接不牢,接胎不紧形成大裂缝,或要分离了。瓷器烧制过程会出现耍圈,老瓷器拼接、修补作伪时,更容易耍圈。鉴赏时要注意识别。
套口、插口——瓷器造假的方式之一。做套口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旧器套新器的口颈,二是新器套旧器的口颈,三是新、旧器套新、旧器的口。套口可以用手指触摸器内就可发现。
截口、抹头、剃头、修脚——是指陶瓷器物口部、足部因磕碰缺损,后人直接锯去部分器身,磨光使口沿平整,有的还重新挂釉。细心观察容易发现。
接把——把柄失掉,用其他的柄补接。
镶耳——将器耳的损坏部分或全部,取用其他瓶耳进行粘补,或把原双耳磨掉重新修补。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件青花龙云纹大香炉,其中一耳即为镶补,外观上几乎天衣无缝。
贴花——器物的雕贴花饰边饰伤缺,用旧花片或新花片粘贴。
补洞——壶身柄流均失,将缺洞补贴后作饰。
镶底、换底——指底部经过调换的瓷器,也指这项技术。分三种情况:一是旧器换旧底,器物底部损坏后,在器底近釉处精密旋切,用同类品或其他合度的底足与之镶接,一般不露痕迹,如康熙器底二层台阶处的镶底,更不易发现。二是旧器换新底,器物底部损坏后,在器底近釉处精密旋切,用较晚的器物或新器的底足与之镶接,如传世品中有晚清时期仿康熙五彩大瓶,先把瓶底自圈足以内全部去掉,另将代真康熙宽的瓶底以尺寸磨好后嵌入仿器圈足内,这种技艺要求很高,镶嵌须完整不缺和严丝合缝,倘若只注意款识,忽略对全器的观察,会误把晚清瓷器定为康熙。三是新器换旧底,将新器底取下,特意改装、换镶合度的带官窑款的旧器底足,以混充真品,往往有误将碗足作为瓶足而上当的,其实琢器与圆器上的款识,是有明显区别的:琢器款识紧凑,圆器款识疏散,双圈环扩散。
插头——佛像、仕女等人物的头部伤缺后,取用其他残器的手来修补,或新做进行插配。
配底板——雕塑的底板损伤,而配以新底板。
补釉——瓷器修复方法之一,在器口釉层磕缺部分或磨口处敷以釉汁进行修补,再入火焙烧,往往可以看出釉面衔接痕的边际。这种方法多施用于单色釉器物。鉴赏瓷器时要特别注意。
补缺——瓷器修复方法之一,将因破损而缺失碎片修补上。鉴赏瓷器时要特别注意。
配盖——瓷器修复方法之一,为缺盖的器物配上其他的器盖,或用朝代不同的器盖与之相配。如明时永乐、宣德两朝的青花罐或成化朝的斗彩罐经常缺失,清初雍正、乾隆两朝时多为其配盖。因同是官窑产品,这种配盖有时与原器十分相配。鉴赏瓷器时要特别注意。
镶壶嘴——瓷器修复方法之一,壶流已破损、消失,为缺壶流的器物镶补新壶嘴或其他的壶嘴,或用朝代不同的壶嘴与之相配。鉴赏瓷器时要特别注意。
配腿——瓷器修复方法之一,瓷器的腿或足已残伤不全,用新腿或其他瓷器的腿而进行镶配。
雕瓷、刻瓷、瓷器雕刻——瓷器雕刻是一门古老的陶瓷装饰艺术。有雕刻出的凸起的花纹的,也有使用刻刀刻划阴花纹的,有在烧成瓷器上雕刻的,更多的是在制成的器坯上雕刻,上釉后再入窑烧制。瓷器雕刻技术也被广泛用于作伪。
后刻阴文款——瓷器装饰、矫正或造假方法,在器物上用钻石工具刻上想要的铭文款识,不施釉;或刻后施釉入窑烘烧,以冒充名贵瓷器。后刻的字口,釉的切面有芒不齐。原刻的字口,釉边有坡度并且光滑。有的是为了装饰或矫正错误铭款,但更多的是为了造假。
后刻诗句——旧瓷器上,常有清代乾隆的御题诗。后来有人在一般器物上,摹仿乾隆御题诗而随意加刻,借以抬高身价。
后作阳文款——瓷器装饰、矫正或造假方法,在器物底部,后刻阳文款字而填以釉,或用釉堆写款识,多不够清晰。多为造假。
镶金属口——瓷器装饰和修复方法之一。有芒口瓷器以金、银、铜、锡等金属薄片镶口边以遮芒,或因口磕伤后为掩盖伤痕而加镶口。宋代定窑器为遮盖覆烧的芒口镶口较多,称为“扣器”。明、清以及民国时期,则多为掩盖伤况。元末明初伊斯兰教地区为瓷器镶口、把,则是迎合了穆斯林的审美习惯,增加装饰效果,也属于一种装饰方法。
旧胎补彩、后提彩——瓷器修复的方式之一。指瓷器彩绘纹饰由于长年使用或出土而是彩色磨伤或脱落者,再照原样补上彩色的瓷器,在旧胎上恢复其原来面貌,入低温窑烘烧。明嘉靖、万历时墓葬出土的红地金彩和绿地金彩碗,红绿金彩多脱落,补彩者甚多。
旧胎新彩——一种作伪的方式。专指在宋代或明代白釉瓷器上彩绘者。盛行于晚清民国时期。常见的有仿宋红绿彩花卉纹盘碗,仿明嘉靖矾红彩或红绿彩碗,有的在盘底用红彩书"御膳房"三字楷书款,也有书"上用"两字的。
后挂彩、老头穿新衣裳——后挂彩是指在原来属于白釉等单色釉瓷器或青花瓷器上用低温彩料加绘纹饰,使其变为低温彩瓷的一种赝品,如在唐、宋、元、明、清各代中的素白胎或青花器后挂各种彩色,以混充旧彩器。后挂彩瓷器出现的原因并不是为了重新美化瓷器以恢复它的观赏价值,而完全是为了经济利益而造假。这种做法或行为在清代乾隆、嘉庆及其后的清末民初和现代非常流行。鉴别方法:一看彩料,釉上彩料质地软,长期使用中极易被擦拭磨损而使表面光泽暗淡,若发现釉面有软道而彩料无磨损,则必为后加彩无疑;二、看釉面划痕,釉面产生划痕,皆为外物硬度超过釉质硬度所为,能划伤釉面,则彩料不能幸免,故观察釉面之划痕走向,必定釉、彩齐伤,若划痕仅伤釉面而通过彩料部分无伤者,属补彩无疑;三看青花纹饰,近年有将青花器加彩而冒充斗彩器者,这种后加彩的“斗彩”器最大的破绽在于青花纹饰同斗彩纹饰不同,青花纹饰需绘完所有要表现的内容,而斗彩纹饰则只用青花绘制部分内容,其余部分内容则留给低温彩料在青花烧成后填充完成,因此,如果发现所谓的“斗彩”器青花部分已画完全部应有内容,则此器应为后加彩器。 行内把后挂彩戏称“老头穿新衣裳”,已成行话。后挂彩需重点防范。
新胎后挂——新胎剥去釉面后,作加彩釉地五彩的一种装饰方法。用此法造假者,比后挂彩更加恶俗。
漆彩画——瓷器掩饰瑕疵、破损的一种方法。在破损、残缺的器物上有窑缝、炸纹的地方,以彩漆绘纹饰将裂纹遮盖,也有的在器上以彩漆绘画纹饰。
复烧——陶瓷烧造工艺之一,将烧成的陶瓷制品重新入窑进行二次烧制(复烧),复烧在陶瓷产品中有三种含义:一是本身就是二次烧制的瓷器,如素烧瓷加彩再烧、斗彩等,是一种复烧工艺;二是指欠烧或过烧的不良色釉制品,视其现状施釉重复装烧,如铜红釉用原来的釉浆再薄薄地施上一层,入窑再烧;三是指古代名窑瓷器由于器身有损,取旧瓷修补,加釉入窑焙烧。
锔——器物残伤后,用钻石工具在釉面打眼,并不钻透,以金属锔钉连。明代所用铁锔钉,体形较小。民国以后有的将锔钉起掉,以漆填补锔孔。古老手艺,但往往被商人利用,用无钉锔补技术将古瓷器修复,以次充好。
仿品——指模仿前代的陶瓷器。有两种情况都可以称其为仿品:一种是旧仿旧,如明代正德仿宣德,万历仿永乐或清康熙仿成化等,虽是仿品,仍属文物,有一定历史价值与艺术价值;另一种是新仿旧,如清末、民国初年和现代模仿的历代名窑瓷器,这类仿品少有价值可言。
假出土——瓷器造假作伪方法之一。将仿烧的各类器物有意长期埋入地下,有的竟埋藏数年,以期达到旧器的效果,低温铅釉、五彩、三彩、粉彩等器物,尤其易于氧化或腐蚀,有的假出土器物还涂上红、黄土疤,但一触即掉。有的还故意当众挖出自己预先埋藏的器物,制造新闻效益以牟利。新手和普通百姓容易上当。
茶水煮——造假仿古手段之一。仿古作旧,常以土茶水煮,使器物面上有红褐色的茶锈痕。
浆砣——以匏器破块后的切面蘸水溶的细浆泥,缓慢磨擦釉面,釉面失亮,出现网纹。
药浸——造假仿古手段之一。一是用高锰酸钾水浸泡,使器物全部或局部呈紫褐色;二是用中药孩儿茶调匀涂抹,它的粘性大、附着力强,使器物全部或局部呈黑褐色。
串烟、吃烟、吸烟、烟熏——原指陶瓷器烧造时受窑火烟熏或氧化还原程度不够,在釉的局部或全部呈现灰、黑、黄、褐色斑点的缺陷,像黑烟熏过的一样。后演变成造假仿古手段之一。作伪者故意用香火烟熏瓷器作旧,使其嗔之有味,又称 给瓷器吃烟、吸烟。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用于商业目的请联系作者本人。
程彦林2016年12月20日于北京
关注作者其他文章,请扫以下二维码,关注作者私人公众号,点击查看历史信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