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战国秦汉时期的陶瓷——瓷器诞生于东汉
一般认为,中国的铁器时代,是从春秋起始的。在铁的冶炼成熟初期,属于铜铁并用,铜占多,铜铁此消彼长,到春秋战国时期,铁器超过青铜,进入铁器时代。战国时期,铁器达到了一个顶峰。
战国铁器
战国之前的春秋时期,是奴隶社会土崩瓦解的时期,到了战国,正式进入了封建社会。中国的封建社会形态时间达2500多年,直到20世纪初,所以中华文化中,涵盖最多、影响最深的就是封建文化。为什么我们总是强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道理就在这里。
战国铁器
进入封建社会,以铁为主、铜铁并行、陶向瓷转化,社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先进工具,比如纺织机、农具、马驾车、弓弩,等等,生产力大大发展了,生产关系也相应变化,奴隶获得解放,但土地主要由地主占有。地主占有土地但不占有农民,当然也存在少量占有关系,如家奴等,但这已不是主要关系了。农民不占有土地,农民和地主的关系是雇佣关系和租用关系。到了封建社会,才产生了真正的平民、老百姓,老百姓不属于任何人,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
瓷器仿青铜器
平民老百姓阶层的诞生和存在最有意思。比如,达官贵人、地主都用金银青铜器作为日用品,而我们老百姓为什么只能用陶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用不起真的金银器和青铜器,用仿制的总可以吧?于是,陶器仿青铜器,又成了这一时期的主流。哈哈,这是戏说。不过,真实的情况确实是这样,从出土的器物来看,从春秋开始,到战国、秦汉、隋唐,陶瓷的实用器型、礼器等多种器型,多以仿金银器、青铜器器型为主,这一时期出土的这类陶瓷比比皆是。
战国彩绘陶罐
战国时期的彩陶和白陶、原始瓷,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技术高度。
战国原始瓷
这个时期出现陶器仿青铜器还有另一个原因。封建社会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到战国中后期时,民间老百姓的富足程度也有很大的提高,民间拥有金属制品如青铜器具、铁制器具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到战国末期时,战乱纷飞,群雄四起,秦时统一六国,平定天下。为防止民间造反,秦朝廷从中吸取教训,开始限制民间拥有金属制品的数量,以防别有用心的人收集民间金属制品打造兵器来造反,民间越来越不容易得到青铜器具、铁制器具,客观上催生了陶器仿制青铜器并不断提升品质的需求。
下面说说最重要的——陶器的演变、发展和瓷器的诞生。
陶器的发展——陶俑
进入铁器时代,陶瓷的用途越来越广泛,除了前几集所说的炊器、饮器、盛器、农具、工业生产用具如炼炉、陶范、陶模,以及祭祀用品之外,建筑用陶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包括砖、瓦和上集所说的陶制水管,这得益于社会的高度发达、城市化建设的需要。
陶制祭祀用品在这一时期发展到了极致,一些皇族、统治者为了将现实生活中的权威和奢靡生活,在死后仍然能够延续,用陶来复制出现实生活的盛况,然后埋入地下,如秦陵兵马俑。
秦陵兵马俑最令人震撼的地方是陶俑的制作。在当时的条件下,制作出一支几万人的军队,包括各级陶制军官、士兵,各种陶制车辆,各种陶制马匹,各种弓弩、武器,大小与真实人物、实际物件一致,每一个、每一件都不一样,这样的规模,这样的复杂工程,堪称盛况空前,没有倾国之力是难以完成的。
陶俑的制作很有独到之处,制陶和雕塑工匠们使用工艺和方法是:以模为主、塑模结合、分件制作、逐步套合和入窑绕制、出窑绘彩。
陶俑头部大都是合模制成,俑腿和俑身是采用模制或泥条盘成,臂和手用模制或手制。
对各个细部的制作,运用塑、模、捏、贴、刻、画等方法,逐个进行雕塑。例如陶俑头部的制作是先模制成头形,作成初胎,然后敷泥,制出眼、鼻、耳、嘴、胡须。
身部也是在打好初胎后再复泥,用手制成衣服,用刀刻出甲片,用印模压成甲钉。
陶马的制作也是采用分件合模和堆塑的方法制成的。分件制作后,安装套合,用泥粘接,然后入窑烧制,烧好后绘彩。
陶俑的手脸为粉红色,服饰有粉绿、粉紫、深绿、赭石等颜色。在陶俑的身上还刻有“宫疆”、“咸阳”、“都仓”、“宫系”、“廿”、“得”等字样,这些有的是中央制陶作坊管理下的工匠名字,有的是编号。
有童鞋肯定会说,秦太腐朽了,皇帝的陪葬竟然如此大费周折!你骂得没错,但如果搞清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的话,你不但不会骂,还会称赞秦统治者的仁慈和改革。
用活人殉葬是伴随原始氏族社会瓦解、奴隶制建立而产生并立即盛行起来的一项残酷而野蛮的丧葬制度,因为奴隶不是人,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与猪狗无异。用活人殉葬最兴盛的时代是殷商时期,商代贵族大墓中都有殉人。在安阳殷墟已发掘的十几座大墓中,被生殉、杀殉的多达五千余人。周王朝吸取了殷商暴政的教训,强调“明德保民”,推行周礼,使得人殉现象得到很大程度的抑制,但并未根绝。到了春秋时期,列国争霸,时代动荡,人殉复燃。战国时期,诸侯各国先后废止了人殉制度。秦献公元年(公元前384年),“止从死”,秦国正式废止人殉制度。废除活人殉葬,并不等于根除了贵族对殉葬的渴望和需求。于是出现以俑殉葬,即用陶俑、木俑等来代替人殉的社会变革。“俑”的本意就是人殉,当人殉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之后,“俑”便成了墓葬中陶塑、石雕、人像的专有名词。秦兵马俑就是以俑代人殉葬的典型,也是以俑代人殉葬的顶峰。秦俑之所以在规模、写实程度上达到如此的高度,除工匠的智慧之外,还与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皇帝的皇权意志分不开。
陶器的发展——原始瓷的继续发展
上集讲过,在青铜时代的商周春秋时期,原始瓷已经逐渐增多,质量也越来越好。但陶瓷考古资料表明,到战国时期末期,由于多年的战乱,烧制原始瓷的工艺曾经一度失传、中断,致使秦汉时期的原始瓷器,无论在品质还是工艺上,都出现了退化现象,其发展似乎有一个独立的新开端。例如,上海嘉定外冈一座战国末年墓葬出土的原始瓷,无论形、胎、釉,都与附近不远的吴越的战国中后期原始瓷不同,而与后来汉代流行的原始瓷近似,其胎质不如战国时细腻,显然出现了原始瓷烧制工艺上的退化。
商、西周原始瓷
所以,秦时原始瓷的烧制,有一个重新复苏的过程。根据墓葬出土看,秦和西汉初期的原始瓷概括来说,胎质粗松,吸水率高,烧制水平低,严格来说,只能叫“釉陶”。到西汉中期,烧制水平有所提高,器形也有所变化,之前常见的陶鼎陶盒大为减少。到西汉晚期,原始瓷的烧制,已经赶上并稍稍超过商周时期原始瓷的最高水准,盒与鼎已经很少见。
战国原始瓷
原始瓷工艺、配方、烧制水平经过不断探索、提升,继续往真正的瓷器发展、过渡,终于在东汉,完成了原始瓷向瓷器的过渡——瓷器诞生了。
陶器的发展——瓷器的诞生,在东汉
一般来说,烧制成功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的选择与加工,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主要表现是氧化铝的提高和氧化铁的降低,使胎质成白色,氧化铝越多、氧化铁越少,胎质就越白;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使胎质烧结致密、不吸水分、敲击发出清脆的金石声;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胎釉结合牢固,厚薄均匀。
在浙江上虞县出土的东汉四十余处汉代窑址中,可以看出由原始瓷向瓷器过渡的整个过程。这四十余处窑址横跨时间长,有前后的时间顺序关系。有十一处东汉早起的窑群,主要生产高温硬陶,并烧制一部分原始瓷,刷的是青釉。稍后期的六处窑址中,原始瓷比重增加,罐、壶的胎质细腻,质量提高。在稍后的五处窑址中,原始瓷比重进一步升高,品质增多,器壁减薄,釉层加厚,胎体更细腻更坚硬,白度增加呈灰白或淡黄色,质量进一步提高。在这些窑址中,也同样发现大量烧制不成功的原始瓷。
汉代青瓷四系罐,出土于长沙
随着烧窑的时间顺序,在位于越窑著名产地——慈溪县上林湖两岸发现的六处稍晚窑址中,首先发现了质量不错的原始瓷的窑,接着发现了原始瓷与瓷器交替出现的窑,然后在上林湖西岸的周家岙和桃园山,发现了制瓷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的瓷窑,在这里出土了非常丰富的瓷器,有壶、罐、盆、缽、碗、盏和印纹罍等,大都施青釉,釉层均匀,釉色淡雅,已经是真正的瓷器了。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所有考古当中,发现的最早瓷窑——越窑——浙江省慈溪县上林湖西岸周家岙窑和桃园山窑。最早的瓷器是越窑青瓷,时间定格在东汉晚期。
除最早的慈溪越窑之外,东汉晚期的瓷窑窑址在上虞、宁波和永嘉等地都有发现,其中以上虞的数量为最多,产品为青瓷和少量黑瓷。从此,在中国广袤大地上,由南至北,瓷器的发展呈雨后春笋之势,在萌动、发芽、生长。
好,本集就谈到这里。由于秦之后,陶器的发展已步入相对平常势态,以后的讨论,将以瓷为主,如果不是重要的陶器,便不再做专门的讲解。后续请看(七)三国两晋南北朝——中华大地起瓷窑
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用于商业目的请联系作者本人。
程彦林2016年11月30日于北京
关注作者其他文章,请扫以下二维码,关注作者私人公众号,点击查看历史信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