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肖谷以沈周《东庄图》为题材的项目性油画创作与研究



时间:2013/11/5 16:47:22 文章来源:中国艺术品网 

高远

  一、肖谷访谈扎记

  肖谷近六年来一直在进行以沈周《东庄图》为题材的项目性油画创作与研究。他的研究不仅仅限于绘画本身,而更多是涉及画面以外的历史渊源、文化传统以及对文化建设性的意义探究。他曾说:“历史,以及历史感,在我的整个文化知识结构当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这种历史感不仅体现在肖谷的言谈话语中,也存在于他宁静厚重的画面之中。肖谷将思考贯穿其创作始终,从技法到材料的运用,从文献的考证到观念的形成,都是一个不断思考的过程。肖谷正是通过这样的态度逐渐把他的思想转化成一件件的作品和鲜活的艺术研究项目。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诉求及本土文化意识的探寻,已体现在当今很多艺术家的思想和作品中,艺术家肖谷作为一个积极实践的探索者,从绘画角度及文化建树上有着其独创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中国当代优秀油画家的文化自觉。

  从大的角度说,他在履行一个中国艺术家的文化使命和文化责任;从小的角度谈,其实他在寻找自己心灵中的文化归属,寻找他心中的“东庄”。

  二、肖谷访谈
  (高:高远 肖:肖谷)

  高:肖老师,首先请您谈谈您所理解的“东庄图”的背景及意义。

  肖:沈周画《东庄图》是有其文化传承的,中国绘画中有关园林题材的,最有名的就是唐代王维的《罔川图》。《罔川图》的各种版本在一些书籍里,甚至在拍卖预展上也会经常看到,当然这都不可信。但各种版本的《罔川图》的出现肯定是有依据的,这都可以反证我们中国文人画园林的渊源。王维同时代的卢鸿,画了以园林为题材的十幅《草堂十志图》,到了宋代,李公麟看到了,也画了十幅《卢鸿草堂十志图》。从卢鸿的《草堂十志图》到李公麟的《卢鸿草堂十志图》看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我觉得“东庄图”其实是一个有着很深文化内涵的文化现象,通过对园林的描绘能很好地体现出中国文人在文化上的建构意义,体现中国文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文人画园林,明清之前比较少,以后多起来了。

  我画《东庄图》的目是想体现这么几个意思:第一个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文人在营造一个文化氛围的时候,尤其是营造文化与物质融合氛围的时候,是基于什么思想?我花这么长时间做这么一个题材,不仅是绘画本身,而是想通过深度了解中国传统文人的心路历程,对我们当下的知识界、绘画界的创作和对中国自身文化的关照起到积极的作用;第二,对古代文人营造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氛围我们也应该如何去学习去继承?第三作为学术研究项目,不仅要有一个严谨的学术态度,还要真正把它作为一个项目来做,在创作于思考过程中我碰到的很多的文化现象,说明它是综合的文化现象。

  高:您创作“东庄图”系列作品的初衷是什么?

  肖:其实对“东庄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我很早很小的时候就很有。中国古代人和人之间的那种和谐,在我脑子里面实际上是根深蒂固。有这种思想了以后,就不可能只满足于听听京剧、听听古老的故事,可能还会找一些证史这方面的东西。现在民间传说中的东西通过古典小说、通俗小说传下来。过去的老百姓实际上对所谓的文化的理解有很多是通过民间、民俗的方式得到的,来建立他的思想观念的。这个里面有糟粕,但这里面也是有精髓的。我小时候正好文革,没什么东西看。到了文革刚结束的时候,我那时候岁数也稍微大了点,到书店看到文革当中出版了一些图册,包括我现在用的那个黑白的《东庄图》,就是72年出的。为什么会在文革时候出呢?其实是那个时候知识分子的聪明,借着批判它的名义出版的。当然我们主要是看画面好看不好看。那个东西我大概是八零年左右买的,很早了。

  高:沈周这种文人隐士的精神是如何体现在您的创作中的?

  肖:西方人对中国早期隐士文化的称法,叫“岩穴文化”。沈周不是跟世俗没有关系,其实他跟世俗社会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和他当时所处的时代的仕途是远离的。沈周远离仕途,这个和明代早期社会状况是有关系的。朱元璋对江南,尤其是苏锡常这一带很有偏见,极端仇恨江南的知识分子,很多江南的高级官员在那个时代基本上都不得好死。这样一代一代下来,包括沈周的祖父沈诚,他们都觉得远离仕途是明智的,离仕途近了对自己、对家族都没有好处。所以他们不显山露水。沈周年代京城的官场里面,有一帮人苏州那边考过去,他们有家乡观念,这些人在官场里面其实已经形成了一个集团,这个集团对于沈周绘画的传播是绝对有作用的。我觉得我在画的时候就是被沈周的既超脱,又比较重视现实的社会关系;对自然的尊重以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心态所触动。他的画面我觉得只是一个介入,就因为沈周就在这个环境之中,他对这个环境的尊重,对环境的感悟,要比其他同时代的艺术家深入。沈周对于景物的描绘是非常贴切的,创造了一种“写景”图式。《东庄图》是“粗沈”到“细沈”转折阶段的重要作品,我现在画的,不仅要和沈周整个人的精神相吻合,还要和他从“细沈”到“粗沈”转折过程当中的那种风格相吻合。

  三、关于肖谷对沈周《东庄图》的考证谈话记录

  肖:我原先就觉得48岁到53岁这样画的《东庄图》,当时是从一个方面,比如从他的画风,和他同时期的画风,对照起来,感觉好像就是这一时期的。他肯定是在这个时间段里面画的,这个时间段到底是哪几年现在还在考证,资料很少。

  后来我觉得考证要有依据:李东阳写过一个《东庄图记》,我一直不知道他是什么时间写的,后来我查到一个资料,《东庄图记》其实是在沈周六十三岁时写的,也就是说,沈周六十三岁的那一年,李东阳可能受吴宽之邀到苏州来过的,他感触很深,所以写了个《东庄图记》。《东庄图》记现在对于我创作来说,尤其是“方位考”,《东庄图记》是个很重要的文献。以后李东阳的《怀麓堂集》我要好好翻,找到些蛛丝马迹,李东阳受吴宽之邀到东庄是不是当时沈周也在座?这个也没有考证。假如有的话,那么李东阳写好这篇东西以后他不可能带回去的,我估计应该是当场在东庄写的。因为从文字感看很有新鲜感,李东阳当场在那里写,我想象当中应该是吴宽和沈周都在场,他知道沈周画得很好,又很关注自然,热爱这种亦庄亦园的生活方式。他们都是很好的朋友,我估计他当时鼓励沈周说,这是个很好的题材,其实你可以画的。估计是沈周六十三岁时开始的,那么是什么时候结束的呢?

  《东庄图》前面是李应祯题的款,他是苏州的一个书法家,书法写得很好,所以宫廷就把他召为“中书舍人”——专门抄国家文书的官职。“东庄图”里面每一个景致的题目都是李应祯题写,而且据考证李应祯可能是在沈周六十五岁左右去世的,李应祯是在致仕回家后两年去世的,所以他不可能在沈周六十五岁之后给他题字,是在沈周六十三岁之前题的词。所以沈周的“东庄图”应该是在他五十三岁到六十三岁这十年间画的。我的考证其实是非常艰难的,而且是严谨的。

  我现在想再进一步证明沈周究竟是这十年中哪几年画的。我现在唯一的考证方法就是比对这十年间沈周的其他作品,来推测创作的具体年代。时间可能会偏前一点,沈周在五十几岁时刻了一个章,叫“白石翁”,他考虑到了六十岁花甲就用这方章,但是他在五十八岁就开始用了这方章,所以我们现在考证沈周的绘画,就一用这方章的启用年代和绘画风格对照考证。沈周到了老年就进入“粗沈”阶段,就用这方章,但是如果有的画的落款是五十五岁,但是用了这方章,那这幅画肯定是假的,因为他是五十八岁开始用这方章的。

  沈周创作《东庄图》的时候还没有完全进入“粗沈”阶段,是“细沈”到“粗沈”过渡阶段的前期,也就是说,应该是沈周53岁到63岁之间的前面五六年的时间画的,我估计没有超过六十岁或六十岁前后画的。

  下面再进一步考证,李东阳的全集要看一看,还有就是李应祯的集子。李东阳的集子可以找到,像李应祯的集子,因为他不是大名头,比较难找。但是李应贞这个人很奇特,民间有很多关于他的传说,不仅仅是和东庄有关的,关于他为人、人格的传说也很多。

  很多年前,岳麓出版社出过一套“中国笔记小说大全”,从汉代一直到清代,明代有一部,两百多种笔记小说,其实也是非常好的参考资料。我现在还在进一步考证,这个比较艰难,还急不得,瞎说不行,哪怕是几行字,也许这几行字要花上三四年时间。吴宽写的扇面,我已经找到两幅了,就是写东庄图景的。

  高:大部分所谓“意象油画”画家的作品大都是比较飘逸,颜料比较轻薄,而您的油画却非常厚重,您对这一点怎么看?

  肖:现在正好是两个走向、两种思路。大部分人是借中国传统的景色来画西方理念的东西,我是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认识深度在画中国传统文化,我的内容和形式是吻合的。而许多人的内容和形式是不吻合的,正好是两条路,所以感觉到画的不是中国传统文化。许多人要想的不是表达中国传统文化,他想的是他自己对绘画的认识。

  我这个《东庄图》将来,东庄图册前面,要引用一段,唐代青原惟信禅师的一段话:“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禅师然后发问:“大众,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五灯会元》卷十七(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35页)。早年是一种客观,入门了以后,他从形而上来看形而下的东西——这哪能是山啊?很多观念就进去了。但到了老年又回到原来了,他看到的山可能就和那种心境有关了,和精神层面的东西有关了。

  所以我现在这个事情也是这样的,我现在做的其实不只是画“东庄图”了,“东庄图”的景色、造型对于我来说也是很简单,没什么大的意思,主要是画出一种境界来,一种文化境界。有一点文化境界的人看了就会觉得一个字:静。《中国艺术报》副总编我的一个朋友,到我画室来,他拍了一些照片,他有个博客,把我的画发上去,跟帖的人不多,但是每一个人都说很静、很少看到。这些人基本上是不了解我的,但是他们感觉就是往心里走,这完全和绘画离脱了。不是说:颜色很好!构图很好!噢!这个人很有才气!我这么做,按照我的能力就是使中国绘画界,在绘画创作过程中,应该沉下心来。大家都以自己的能力在认识他所要描绘的对象,假如大多艺术家都这样,那么中国的艺术,画品、艺术质量、包括中国文人那种文化的含量我想都会提高的。这一块对于我来说是任重道远,靠我一个人是不行的,就像吴冠中说的一样,他说,一个人活着,顶多一百年,在这么一段的有限时间里,我们应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假如能够把这些有意义的事情流传的话,这个人一辈子就很有价值。我很同意他这个说法,个人都非常渺小,但是在历史长河当中,做出一点贡献,而这点贡献对一个时代是有启发的,不说有影响,我们也不是大人物,有启发的,我觉得就够了。假如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那就不得了了,这个文化整体上就提升了。

  现在的文化人没有殉道精神,殉道文化传播的那种精神,他不肯付出。另外,我们现代的人,都没有供养艺术的精神,就像供养菩萨一样,有人供养才能有香火,现在庙里没人去烧香,庙里都是泥菩萨,一个艺术家在社会当中也是这样的,为什么这么有成就,因为有人捧你场,有人在供养你。

  艺术家要感恩这个时代,感恩这些供养人,要反馈这个社会,比如关心关心慈善事业,这样人人向善的话,那么我们的社会自然会和谐。

  四、肖谷谈中国当代美术与传统文化内容记录

  肖:中国美术可能在解放以后,一直到八五年前,应该说跟国外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所体现的那种风格、体现的那种时代性,它和整个世界潮流、那种文化上的结合是完全割裂的。相反,文革时候那种全民的思想解放、对于传统文化的质疑和文化的全民性的思潮,实际上在当时是影响了欧洲的。比如说六八年法国青年运动,包括“五月风暴”之后影响到欧美其他国家的这种文化思潮,实际上根源或者爆发点可能就是中国的影响。那么绘画呢,当时的绘画有普及性,那种风格在世界上也是独一无二的。

  从世界现当代艺术发展史的角度看,文革当中有一部分东西可以纳入到后现代这种样式里面去,后现代这一路中的波普艺术到现在为止实际上没有结束。波普艺术那种样式那种思想,它这种和精英的、殿堂式的、经典的,少数的相反的那一种艺术的思潮和样式,它那种无限多样性到现在实际上还在发展。因此,我觉得可以有这么一个观点,后现代主义有一个很本质的东西,即经典和时尚的混合。它不是排斥,它运用了很多经典的形象、经典的手法表现时尚,这种时尚背后,也需要经典的思想、经典的技法、经典的形式来支撑。它不完全是和当代的思潮是完全一致的,因为当代有很多科技的样式,比如说video的表现样式等等。从这个角度来说,我现在在做的这个事情,就要前面加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虽然也是处于后现代,但是我更多的是对传统的反思,而这种反思我个人觉得不是带有批判性的;相反,对传统当中的那种关注自然、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那种平衡,这种永恒的精神的敬畏。这种东西才是人们一直追求和实践的,才是人最文化的一面。假如说我们现在完全追求经济效益,追求科技创新,不顾及人心里的感受与人本身的局限性,“人定胜天”就是不符合客观规律的。

  我是当代人,而且是中国人,甚至是中国人南方人。所以我不可能完全回到我讲的或者我敬畏的那种生活方式和心境中去。我肯定要和古代人表现的东西有区别的。我只是借鉴样式,在观念上肯定是不一样的。这种方式又要和西洋那种方式有区别,就是我个人文化的认识和表现。前一段时间我和几个朋友聚会,谈到了当代艺术家的文化修养;对于传统文化的那种包容、理解,现在很多人都开始认识到了,作为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艺术样式,要有一个比较高的认识,才可以明白现在想要做什么事情,能够做什么事情,哪里能够有突破?这些东西不是爬到传统头上,而是运用传统的力量作为动力来推动这些东西,创造一个更加有意思的空间,这样作为一个艺术家才是有价值的。有时候这样一想,会觉得浩瀚无比,也会体现在我身上,比如说“东庄图”的创作,会停一个阶段,我现在已经停了将近四五个月了。每一次当我再要画的时候,可能又有新的认识,使我比较痛苦的是,对我之前的那些作品,我都会觉得有所不足,矛盾就在这里。现在等于是在不断提高,那么如何对待过去的成果?我“东庄图”画到现在,前面有一半东西还要重新画。这个项目可能会很久,沈周画了八年,这样下去我也差不多了(笑)。

  一个艺术家绝对是不能浮躁的,尤其现在,信息传播得这么快,资源那么丰富,在这个种情况下能够做到很平静的心态也是不容易的。

  像我现在也在思考,对这种传统、经典的东西,如何使它更具当代性,包括表现手法、处理方式,我现在也一直这么尝试。《东庄图》只是我觉得有“中国气派”的那种尝试,或者说这么多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一个小结,我不可能以后一直着迷于画这些,这只是我艺术生涯当中的一个研究课题,这个课题可能需要研究五六年,我觉得也是值得的。有时候也会觉得累,觉得累的时候就是有成果的时候。我画画的时候,有时觉得画到后面非常累,很烦甚至不想画的时候,其实这种情绪的更深处,是一种突破,一种进步。因为对这个样式不满足所以就有这种情绪,很多人不能把握好这种情绪,就可能先放一放,正好前面有个更新鲜的东西去做,那这就可能前功尽弃。比如说《东庄图考》我写到现在觉得资料还不足,很难找,我想,在这个茫茫大海里面,花了这么多时间,一定不会白费的,所以我一直下定决心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