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页 共377

警惕纪念币背后的商业味



时间:2008/7/15 19:40:32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 

    奥运纪念钞的发行火热,近期的新闻报道显示:北京、广州、南京等全国各地都有密集的市民在银行门口排队等换奥运纪念钞。夏季炎热,人们对奥运纪念币的激情可谓火热,偌大的国家,仅仅600万张纪念币,不火热去“抢”,想得到谈何容易。

    追捧奥运纪念币该以两类为主,一类:确实是本着纪念的初衷;其二就是商业的内容在作祟了。当然,也可以说,这些其实本无可厚非。发行纪念币,其本质该是为了“纪念”。本不需要将奥运纪念币附加太多的商业色彩。但有消息称,原本十元的纪念币现在已经有炒到几千元了!看来这个限量发行的奥运纪念币,在限量的背后商业的气息似乎无法避免。这时候,忍不住想问,在排队等候的人当中,有多少是真正为了纪念意义、有多少是为了用它来升值的?

    因为这种因素,搬板凳排队的市民兑换奥运纪念币的成功率也在大打折扣,想得到的人太多了啊!由此我们也见着了不少哀怨,即:“一票难求”。纪念币一时洛阳纸贵,争相“抢夺”也是情理之中。总共发行600万,这么大的国家,这纪念币不火都难。如果商业的气息减少,炒作的成分淡化,相信纪念币的“纪念”意义会更大。人们兑换的心态会更趋于平和,那么,纪念币才真正体现出了纪念意义。但是,若从纯粹就纪念意义而言,发行的数量,600万,不能不让人费解:无形中推崇了升值的意义而降低了收藏的本身意义———因为想收藏却要为收藏而付出的过程与代价太大。如此,纪念币想不升值都难;如此,在南京才有抢购纪念钞引发的若干混乱场面,还惊动了武警来维持秩序;如此,才造成全民根本无法分享奥运纪念币的埋怨;如此,说“警惕纪念币背后的商业味”也是徒劳笑谈。

    “僧多粥少”,奥运纪念钞发行过程中涌现出的诸多“抢夺战”,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主发行方有没有在发行前考虑到老百姓会遇到的兑换难题;主发行方对发行奥运纪念币的数量有没有经过科学的调研与实际的意见征集;对发行模式有没有从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出发,这样的“混乱”发行法是不是显得粗糙?

    老百姓的质疑:凭啥剥夺我们参与奥运的激情,不无道理;甚至有说“发行它13亿张,争取每人一张留作纪念,这样就不会被拿到市场上炒作了”。也是反映民生的话语。熬夜“疯狂”排队兑换却难以换到纪念币,本来大家都高兴的事情为何尽是扫兴,有关部门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