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百年狂想——浦东美术馆呈现的超现实主义梦境

时间:2024/6/8 16:27:24  来源:艺术中国

《百年狂想:苏格兰国立美术馆的超现实主义杰作》现场  图片:浦东美术馆

  撰文_沈超

  1924年,第一篇《超现实主义宣言》发表,其影响已持续百年。不管是大名鼎鼎的美国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杰克逊·波洛克的行动绘画,还是设计史上的红唇沙发,即使在宣言发表100周年后的今天,依然有大量观众来到上海浦东美术馆的展厅。

  人们或许因最广为人知的达利,或许为米罗,亦或是带着对超现实主义的好奇而来,但更多的人是似懂非懂,在略感诡异的震撼中,更加直观地近距离感受一百年前的超现实主义艺术群体的思想与情感,创作与表达。观者如同闯入超现实梦境的爱丽丝,漫游于这奇妙的艺术场域。

《百年狂想:苏格兰国立美术馆的超现实主义杰作》现场  摄影:许柏成

  带你走近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最早是发生在文学领域的运动,然后才延伸到视觉艺术方面,在欧洲产生了巨大影响,拥有众多的追随者。二战期间,很多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流亡到美国,深刻地影响了美国的艺术。超现实主义艺术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影响,挖掘潜意识,特别是梦境,在非理性的世界中表现想象、思考与情感。

  本次展出的作品全部来自苏格兰国立美术馆的馆藏,100余件作品涵盖了如达利、马格利特、恩斯特、米罗、贾科梅蒂等当今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同时展出了超现实主义相关书籍、摄影作品、雕塑与设计作品,全面地呈现一个多维度的生动的超现实主义艺术世界。

多萝西娅·坦宁与她的《原始座椅》 摄影:许柏成

  展览主要呈现了超现实主义的三个重要时期:1916—1929从达达到超现实主义,1930—1938超现实主义拓展期,1939—20世纪晚期流亡期和战后的超现实主义。以时间为线索展开陈设,布局精致,点面结合,尤其是穿插的巨幅艺术家群体照片,更是将观众带入了与之对话的场景,充满故事营造的的氛围。

  近距离细赏世界艺术大师的真迹

  马克思·恩斯特(1891—1976)受弗洛伊德的启发,追求布勒东所说的“纯粹的精神自动性”,利用偶然性进入无意识的世界。他可以通过在凹凸不平的表面上进行拓印、擦刮来引出无意识图像。这一技法是先放一张纸在某些纹理粗糙的物体表面上,然后用蜡笔或涂料擦印出图像,再结合图像继续创作。拼贴也是他常用的方式,从旧书、杂志等印刷品中寻找满意的图片,进行拼贴。恩斯特的实验艺术的态度,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开创性。在这幅作于1925年的《海洋与太阳》中,太阳与它在海中的倒影形成某种意义的对立,一个是光明的真知之眼,而另个是黑暗的倒影,似乎是任何光明事物不为人知的阴暗面,而这也符合哲学中任何事物的两面性。

马克斯·恩斯特《海洋与太阳》 1925年 布面油画

  胡安·米罗的艺术作品具有稚拙的美感,他不但是画家,还是雕塑家、陶艺家、版画家,是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他笔下的星星、月亮、眼睛、女性和鸟都是反复出现的重要主题。女性代表宇宙,鸟则代表大地,这两个主题构成地球与宇宙之间的原始联系。由点点、线条、色块构成的奇思妙想的世界五彩缤纷,充满回归儿童情感的原始追求。

胡安·米罗《加泰罗尼亚农民的头像》 1925年 布面油画

  那个画写有“这不是一个烟斗”作品的马格利特,无疑是机智而幽默的,他将寻常生活中的苹果、酒瓶、靠背椅等物品形象,放置在与之无关联的环境中,巧妙构思,别具新意。他的作品《魔镜》仿佛是对当代社会观者的映射,人们看向魔镜,看到的会不会是真实的自己呢?正如马格利特的名言:写作是对思想的不可见的描述,而绘画是可见的描述。

雷尼·马格利特《魔镜》,1929年,布面油画

李·米勒《雷尼·马格利特,布鲁塞尔,1944年》,黑白照片(印制) 

  而萨尔瓦多·达利,则是充分地将超现实主义应用于设计中。本次展出了他的经典代表作龙虾电话,一只巨大的龙虾形态的电话听筒,格外引人注目。回望与反思人类与工业文明的关系,沟通联系与饱腹的基本需求的联系,是这件作品给人最大的震撼,充满荒诞不羁的幽默。

萨尔瓦多·达利《龙虾电话》,1938年,彩绘石膏、老式拨盘电话 摄影:许柏成

  展览随着作品的延伸和叙述的铺呈而慢慢走向尾声,留给人们很多回想。超现实主义的时代似乎和中国观众更近了,一位位艺术巨星以艺术的形式直接面对观众,思想的自由光芒与经典的艺术就这样穿越百年,经久不衰地流传下来。

萨尔瓦多·达利 《拉斐尔式的破碎头像》 布面油画 1951

雷尼·马格利特 险恶的天气 布面油画 1929

雷尼·马格利特 世纪传奇  布面油画 1950

  展览名称:《百年狂想:苏格兰国立美术馆的超现实主义杰作》  

  地点:浦东美术馆,中国上海

  展览时间:2024.2.2—2024.8.31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