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5/6 20:17:48 来源:中国艺术报
艺术类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专业艺术表演以及文化艺术产业的从业人才。在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互联网已渗透于大众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艺术职业教育也获得了不断的发展。现阶段,我们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艺术职业教育的特点,不断推动艺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朝着更加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自由性、及时性、交互性优势
现代社会,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社会步入了“大数据时代”。在新媒体大数据背景下,职业教育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现代新媒体技术具有自由性、及时性、交互性等特征,对于促进艺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有着天然的优势。就自由性而言,新媒体技术能够为艺术职业教育人才提供更加开放的学习环境。在新媒体背景下,艺术专业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学习,专业学习无须局限在线下课堂当中,教师可以将教学课程、教学内容上传到互联网虚拟教室中,学生则可以随时随地在虚拟的教学环境下实现对于专业课程知识的有效掌握。通过虚拟课堂教学,能够极大地提高艺术人才培养效率,促进多样化人才培养。
就即时性而言,新媒体技术能够为艺术职业教育人才提供全新的教育资源。在新媒体背景下,各种信息资讯都能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有效地传播到世界各地。传统书本教材上的内容在某些方面可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通过互联网平台,艺术专业学生能够获取到最新的专业教育资源,这对于提高艺术职业教育人才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就交互性而言,新媒体技术能够不断拉近艺术职业教育院校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互联网平台授课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是教师与学生可以实现实时的互动和交流,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教育平台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提问,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和难点,学生也能通过在线平台进行实时讨论,以达到合作解决问题的目的。在互联网平台上,艺术专业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对于不断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了重要作用。
综合利用互联网平台,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新媒体环境下,要想促进艺术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培养机制,必须从以下几点做起:第一,综合利用网络平台开设艺术课程和艺术讲座。当下的艺术职业教育不应仅仅局限在线下课堂当中,而是要进一步加大对于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的使用,要能够综合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课程教学。一方面,学校要建立专门的网络授课平台,教师通过线上教学,实现跨区域、跨时间的在线授课、在线学习、线上互动。另一方面,学校还应在获得版权的前提下,搜集一些具有指导价值的艺术讲座素材,并将其上传到学校的教育平台当中,以不断提高学生对于本专业的认识,提高自身审美能力,感悟艺术精神。
第二,不断提升艺术职业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高低对于人才的培养起到决定性作用,构建完善的教育体系是艺术职业教育中的重中之重,如今我国部分艺术职业院校中仍然存在着教师专业素质较低、新媒体技术运用能力不高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艺术职业教育需要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深化校企合作,以此来推动教师队伍朝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职业院校不仅要聘请理论素养较高的专业教师为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还要与相关企业社团合作,引入兼职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践上的指导,从而不断优化教师结构、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与此同时,艺术职业院校还要加大对于艺术教师新媒体运用技术的培训,教师应转变传统教育思维,要能够熟练运用多媒体设备,并通过互联网教育平台实现对于学生的在线教育,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三,构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现代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新媒体环境下,艺术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辅助和引导作用。具体而言,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可以通过互联网教育平台向学生下发预习任务,学生亦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自己想要了解和学习的知识信息,以此来实现对课程的初步了解。课堂中,教师可以主要解决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不断提升学习效率,空出更多的时间让艺术职业院校的学生参与实践。课后,教师也能够通过互联网线上平台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实时批改和监督。这种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可以为教师节省出更多的教学时间,从而集中精力提升自身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
现代社会,新媒体技术已经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对于促进艺术职业教育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不仅在潜移默化地影响艺术职业教育的授课形式和授课内容,对于艺术专业学生思想观念的进步和行为方式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要继续加大对于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构建全新的教学模式,以此来推动艺术职业教育人才的多样化培养。
(作者系广西科技师范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讲师,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职教师资专业能力培养与1+X证书制度的课证融通改革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