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14 20:43:24 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掘时代内涵、拓展本体语言、强化人文精神
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新”和“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主题性创作逐渐成为新时代美术创作与研究领域的焦点和显学。自2012年开始,国家级主题性美术创作工程相继立项,从“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到“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从“真理的力量——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主题展览”到“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在这些美术创作工程的引领下,新时代正在发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社会现实生活得以在美术创作之中鲜活生动地展现出来。尤其是近五年来,美术家们积极围绕党的百年光辉历程、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黄河、奥运等重大主题,创作了一系列尺幅巨大、意义深刻、水准较高且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
那么,如何来看待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成果?从艺术家创作态度与创作理念上、从艺术作品的题材内容与语言风格上,有没有创新与突破?有哪些能够立得住、叫得响、传得久的优秀作品?主题性美术创作中存在哪些困难与挑战?如何实现《“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中提出的“构建新时代艺术创作体系”,使得优秀美术作品不断涌现、青年艺术家不断成长?本期特别围绕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上述问题展开探讨。
1.还原历史真实 回应时代关切
新的时代语境赋予了美术创作以新的审美要求与题材选择:一方面,从视觉艺术的角度,表现当下的社会主题与时代新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如何将中国艺术的传统资源与当代社会的建构相结合,将艺术审美与日常审美相结合,进而从视觉语言的本体规律入手,塑造新时代的图像楷范;另一方面,如何将国家、民族意志的维度与艺术家个体图像叙事的能力有机结合,也成为当下中国主题性美术创作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等国家级美术工程成果和展览的举办,一大批优秀的革命历史题材美术新作进入人们的视野。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展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美术作品展览”中,诸多尺幅巨大、描绘人物众多的党史题材美术作品,连同党史馆广场前《旗帜》《信仰》《伟业》《攻坚》《追梦》五组大型主题雕塑,都以视觉形象的方式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一百年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在今天愈发展现出巨大的艺术感召力和社会影响力。
对于历史题材主题美术创作的当代价值,中国美协副秘书长王平强调:“历史题材的主题性美术创作通过画家基于历史真实创作的艺术真实,让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历史,进而凝聚历史共识,认识到人民在历史进程中的伟大价值;历史题材主题性美术创作是以当代人的精神观照为内核,更多的是在挖掘历史事件的时代感,着重其对现代生活的积极影响;近年来的历史题材主题性美术创作体现出极强的艺术价值,不仅与其结伴同行的现实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新的发展,而且传统、当代的艺术语言也都成为表现历史题材主题性美术创作的重要语言。”
除了通过从还原历史的厚度和细节的深度,来展现历史事件、人物形象的时代课题,近年来,主题创作在共克时艰,回应时代关切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艺术作为情感形象表达的载体,以其对心灵的抚慰和精神的支撑作用而愈发显现出重要价值。而在近年来涌现出的表现脱贫攻坚主题的美术作品中,也可以看到诸多优秀作品以人物群像展现各地脱贫案例的具体场景,如张见、齐鸣、李玉旺、李朋帮、李丹、管海龙的中国画作品《助梦》选取了四川大凉山火普村表彰脱贫示范户的场面,以传统工笔画的语言为彝族同胞群体写真,从一个局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彝族民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时代画卷;王奋英的中国画作品《暖心——十八洞村贫困户精准识别公示会》以工写结合的墨色表现、暖意融融的画面氛围,呈现了基层扶贫工作者与村民们凝心聚力、落实精准扶贫识别的情景;郭健濂、褚朱炯的油画作品《互联网的春天——农村电商》以现实主义的笔触,生动展现了互联网时代电商经济给农民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于洋将其视为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史诗图景与时代现场。“如何以视觉的语言展现脱贫攻坚的磅礴历程,以美术创作的手法展现家国社会的时代变迁,努力创作出既可信、可亲、可感,又具温度、力度、深度,既能触动人心、感人心智,又禁得住推敲的艺术佳作,成为中国美术家新的创作课题。而在美术展览之外,美术的跨媒介、综合媒体表达,也成为近年来中国美术发展中一个令人瞩目的景观,比如在2021年‘七一’前夕于国家体育场盛大举行的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特别节目《美术经典中的党史》,这些现象级的项目,反映了新时代语境下美术在大众接受及社会影响力与贡献力方面的巨大突破,更显现了以美术内容追溯党史、以艺术视角讲述党史的新角度和新趋向。”于洋说。
2.叙事模式和审美趋向多元并存
如今,美术家面对的时代主题、社会语境和文化氛围都发生着巨大变化。面对新时代人们对文艺产品需求的新变化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多元多变与个性化新特征,面对文艺创作和文艺作品传播方式的新变化和国际传播的新需求,无论是艺术家,还是美术创研单位,都面临多重机遇和挑战。
从主题性美术创作中的宏大叙事与个人化叙事着手,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陈明总结出越来越多元化的叙事模式。比如,宏大叙事更加注重历史图像现实感和精神性,让人物形象更加贴近于当代人情感审美,《共和国的将帅们》中的人物形象充满生活化的气质。《启航——中共一大会议》画面构图也非常自然,将领袖人物安置在画面偏中,回头眺望的身姿突出人物重要性,乌云、曙光,还有启航的红船则带有象征意味。《天下大同》这样的作品也用超现实构图方式,以及充满哲学思考的艺术内涵表现天下大同的理念。再比如,在个人化叙事模式下,图像选择则更加取决于个人经验,《长征途中的贺龙和任弼时》这件作品,即描述了日常化的画面,完全抛开了典型人物、典型事例的束缚,通过不被人注意的场景暗示红军长征的艰苦和将领们举重若轻的大无畏精神,表现战争硝烟散去的那个时刻。
“因为历史观念和观察角度的变化,两种叙事模式下的图像选择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反映出不同时代下艺术语言、风格形态、题材内容以及观看策略的变迁。从艺术史发展的角度来讲,叙事模式的多元并存体现出当代文化的审美趋向。近十年来,主题性美术创作在语言手法、风格形态、艺术观念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尽管宏大叙事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个体经验式的叙事模式已经相当普遍且越来越有影响。”陈明说。
回顾新时代以来主题性美术创作中的重点选题,从早期的军事的、政治的题材,发展到如今更多的关注历史、关注文化。结合多年来对重大题材美术创作教学和研究的经验,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鹏指出:“相较中国五千年文明与新时代丰富的社会生活图景,当下美术家尤其是青年美术家在题材选择上还略显贫瘠,因此,在题材的选择上,既要从现实生活中抓问题,还要从历史脉络中找寻一些规律,从画史角度找到一种讲好中国故事的规律,这对于青年画家来说很重要。将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力,如此主题性美术创作才能够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审美层次。”
谈及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创新与突破,北京画院研究员薛良表示,要有新的角度、新的手法,呈现新的面貌和新的气象。这种创新既可以指选题的多元化与自主化,也可以寻求与地缘文化的结合,还要充分调动艺术家的真情实感,调整艺术语言的丰富性和多元化。“主题性美术创作还是要以观众的审美为导向,虽然说其目的是促进创作,但是我们的作品最终面向的还是普通观众,普通观众的审美取向需要我们在迎合的同时做好正确引导。”薛良说。
3.“艺术地言说主题” 能力有待加强
显然,主题性创作最主要的功用就在于它高扬现实主义理想和艺术精神,关注这个时代、关注人,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精神需求。如何升华主题?在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冯远看来:“如果想让作品感动别人,先要让作品感动自己。这就需要创作者在创作之初就带着满腔热情投入进去。生活无时不在,你就在生活中,生活靠积累,不是为了创作临时去讨生活,体验生活是为了感受和收集素材。即使是一个指定性创作任务,你也需要满腔热情、竭尽全力地去创意,去搜尽奇峰打草稿,去赋形、赋彩,直至作品的完成,不然不会有优秀的作品轻易降生。”
当然,我们也应注意到当前主题美术创作中的一些倾向性问题:程式化、概念化、说教化及过于宣传化。出现这种现象固然有多重原因,但冯远认为,艺术创作者“艺术地言说主题”的能力和本领不够、不强,应当是主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思想精深’是要艺术家们赋予主题深度,包括高度、广度、温度、锐度等;‘艺术精湛’,是让我们创造更好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来丰富延展主题的深度。离开了这两点,纵有深邃的思想也有可能流于简单图解化。更要防止生编硬造、人物形象概念化、方法形式单一化、制作技巧生涩怪异化。务必要警惕某种艺术创作思维定式的影响,这种定式往往让我们在赶任务过程中忽略很多东西,从而影响了好作品、优秀作品的创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达到三者合一必是精品,在现实中确实有难度、也容易顾此失彼,但这不能成为放弃努力的理由。”
当下中国的美术作品以及美术家队伍,量质都呈上升发展之势。伴随着国家高质量发展建设,对文艺作品的质量要求也将不断提高。谁来完成这个任务?这需要艺术领域的管理者和艺术家、艺术工作者共同完成。在不断提高艺术家综合素养、文化修养、艺术学养的同时,共同维护艺术创作环境、尊重艺术创作规律,共同助力创作生产更好的作品。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新时代的精神气象就是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古今中外,能够在不同时代和人民心中留下记忆的,一定是能够代表那个特定时代的主题性艺术精品。
沪公网安备 3101010200643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