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邓居华:只研朱墨写春山

时间:2023/3/11 20:26:54  来源:中国艺术报

汤里秋色 90cm×98cm

  唐代张璪云“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论断。“师造化”明确了现实是艺术的根源,强调艺术家应当师法自然,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变成艺术的美,这其中存在的转化过程,包含着艺术家的内心情思和构想设计等诸多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个转化的过程,不是再现与模仿,而是要重视主体的抒情与表现,是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

  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西国画院副院长邓居华深谙其味,在多年的笔墨生涯中,他一直践行和坚守“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理论,师法造化与自然,让自己的作品打开了新的视野,呈现出新的美学追求,特别是他近年来描绘江西省铜鼓县汤里的多幅巨幅山水创作,展现出一位始终勤奋“研墨”的艺术家“绘写春山”的创作新路。

  可望、可行、可游、可居

  “我在上世纪70年代就认识邓居华,他是我们江西省的美术创作骨干。80年代,他考入广州美术学院——那时考入广美的江西美术青年是不多的。”江西省文联原副主席、江西省美协名誉主席蔡超回忆道。在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求学期间,邓居华师承中国美术界名家杨之光、陈金章、周彦生等诸先生,经过系统科班训练,学成以后回到江西,“感觉他的绘画水平脱胎换骨了,和我刚认识他时完全不一样——他逐渐成长为一个很全面的画家,山水、人物、花鸟都画得很好,功底很深,造型能力很强”,蔡超说。

  “毕业后,在工作和生活当中,他踏遍万水千山,寻访古村远寨去写生,是一位致力于户外写生创作的画家。正是因为长期坚持写生创作,使得他笔下的物象充满着生意与生机,画面壮阔秀雅又不失对世俗生活的诗性观照,在题材内涵与外延扩展上体现了山水画、人物画的深度与广度,呈现出人与自然交融转换的不断流变。”江西省美协秘书长杨震说。

  《黄洋界》《烟空云散九龙山》《午餐》《溪山烟云》《云山空蒙》《巍巍井冈》《西山人家》《雄奇泰山》……诸多基于写生的创作,无论是谋篇造势还是笔墨渲染,都显现出邓居华娴熟的艺术功力。《美术》杂志原副社长、评论家张文华认为,邓居华的山水画为祖国山河写照,传承了传统山水的审美特点,作品雄奇俊逸、气势磅礴,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形成了富有个性的艺术面貌。

  在山东省国画院院长朱全增眼中,邓居华的《日落秋山远》《山路入云端》等作品,画出了山川的精神内蕴,传递了生命的存在意义和大自然的勃勃生机,笔墨精妙、气韵高雅;而在《泉鸣山幽》等作品中,又体现出人们所向往的桃花源式的精神追求——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复返自然,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邓居华在这些作品中,画出一种可望、可行的境界,又画出了可游、可居的另一番妙趣。他的作品既有传统经典作品的特点,又富有新时代的精神意蕴。”朱全增认为,邓居华在致力于建构当代山水画的新意境的同时,还在作品中强调传统水墨表现与现代审美形式的融合,追求画面的视觉张力,构图气势宏阔,又长于水墨山水和人物写意,画风水墨交融、淋漓酣畅、清新雅致,极具浪漫抒情之风。

  “桃源”汤里的沃土

  “2019年,江西省旅发大会在宜春市铜鼓县汤里文化旅游度假区召开。当时主办方请了很多省内外的知名画家为汤里创作作品,当时邓居华为汤里完成了四张大型山水画,令人印象深刻。”蔡超的回忆,也是很多江西美术界人士的共同感受——《山壑松云图》《山河献瑞》……在历经两个月有余的写生采风、构思创作后,呈现在公众面前的这几件作品,均采用了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手法,用笔用墨大胆创新,每张画都有鲜明的特点。

  近年来,邓居华将“师造化”的落脚点放在汤里,不仅因为这里是“冬泡温泉、夏避暑”的旅游胜地,更因为这里地处赣、湘、鄂三省交汇的罗霄山系九岭山脉的崇山峻岭中,山青水绿、林茂人康,丰富的人文与自然物象,更是画家取景、写生、创作的沃土。

  在铜鼓这个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8.04%的绿色之城,依托森林、温泉、湖库等生态资源,逐步丰富旅游业态,打造了汤里这个古色古香的文化旅游度假区。汤里原是大山深处的一个古村庄,村中有一口热水井,古时人们称热水为汤,里面为小村落,故此地叫汤里。

  在邓居华看来,集旅游观光、养生度假、文化体验、温泉沐浴、避暑休闲、运动拓展于一体的汤里文化旅游度假区,分明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群山环绕间,绿植成荫,延绵不绝,山水一色;亭台楼阁,交相辉映,从明鉴湖、仁亭、孚应桥、新国风书院,到氤氲着汉唐之风的长街……一步一景,移步成景。汤里的建筑主要是汉唐风格和当地赣西传统民居风格相结合,将自然美和人文美融合在一起,所有建筑都是依山而建,最大程度保护了汤里的自然生态;一座风水车,周围云雾缭绕,薄纱弥漫;一条长街,规模宏大,气势磅礴,整齐而不呆板,华美而不纤巧;一座步云阁,站于其上,舞榭歌台景色尽收眼里,绿水青山风云全在胸中;一泓明鉴湖,取自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日月为明,光洁为鉴,此湖水源取自山中活水,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湖上的“汤里”二字为著名化学家、教育家周其凤先生题写,亦是点睛之笔。

  邓居华在汤里创作出《汤里秋色》《桃源汤里》《汤里揽胜图》等描绘汤里自然风光与人文胜景的作品,其文化意义不止于它是个“师造化”的对象。“乡村,覆盖了我国最广袤的土地,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基石。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20个中央一号文件。文化振兴是‘五个振兴’的关键一环,文化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在宜春市政协主席袁川看来,汤里就是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的非常成功的个案,“在这里,红色文化、乡村振兴、绿色生态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文化‘组合拳’,可以为乡村振兴赋能”。

  “近年来,铜鼓县充分利用绿色生态资源、文化旅游资源,助推乡村振兴。”江西省人大代表、江西铜鼓汤里文化旅游度假区董事长周其亮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践行‘两山’理论,关键在怎么把生态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造福当地百姓。”秋收起义的红色文化源远流长,绿色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让铜鼓汤里的乡村振兴前景广阔,一如那句流传在网上的——“世上有两个桃花源,一个在心里,一个在汤里”。

  汤里、画里、心里

  “画面的构图形式感很强,山石云雾水系处理得都很通灵。意境、笔墨趣味也很到位,画出了江南山水的中国气派,画出了汤里文化旅游度假区的人间仙境。”在邓居华诸多汤里主题作品中,令蔡超尤为印象深刻的是那幅10米长卷《汤里揽胜图》。

  在作品中,邓居华画山峦、浓树、温泉、长街与四时之景,人们在其中游弋、休闲之举,更为画面增添活力。“在创作这件作品时,邓居华深入景区采风写生,提炼归纳,把汤里的重要景观进行艺术组合,用丰富的笔墨语言表达了他对汤里的感受。作品笔墨淋漓、意境超然,既有江西地域灵秀的审美特点,又有北派山水的厚重。”张文华说。在朱全增看来,《汤里揽胜图》《汤里温泉》《桃源汤里》等邓氏汤里主题作品,虽然画面中可以看出写生的成果,但更多地体现出了画家所追求的理想审美境界:“这些作品不仅表现了当代山水画的精神风貌,而且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汤里历史巨变中蕴含的社会精神的变迁,将山水画置于具体的生活场景中,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拓展了山水画的新传统。”

  山鸣谷应,文心气象——邓居华多年来的作品,特别是汤里主题绘画,都呈现出这样的艺术理路。在邓居华的画里,可以深切感受到:汤热人心暖,里仁岁月和。他的艺术实践,助力着汤里一步步走进公众的审美体验中。“邓居华这几年来积累的汤里题材的系列作品,整体展现了他在中国画方面探索历程的主流面貌,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当代美术个案现象,并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汤里,了解汤里的旅游文化。”张文华说。

  对邓居华而言,艺术始终是“画家的新意匠”,反观内照,对语汤里的山水,细研朱墨,只为自己心中的大美汤里绘写春山。他手中的画笔,已翩然幻化为文艺赋能乡村振兴的翅膀。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