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故宫故事

时间:2023/2/14 22:13:59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李 舫 赖 睿 邹雅婷

  故宫是中国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重要载体和集大成者,是享誉四海的世界文化遗产。本报记者日前专访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倾听故宫数不尽的精彩故事。

  ——编 者

  新年钟声即将敲响前的傍晚,王旭东参加了一年一度的故宫封门仪式。伴随着宫门关闭,他感慨:“在北京工作的又一个年头即将开始了。”

  2019年4月,王旭东卸任敦煌研究院院长,履新故宫博物院院长。如今,无论他走到哪里,心里总是念着故宫。

  从“敦煌”到“故宫”,对于驻守大漠28年的王旭东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他看来,故宫与西北大漠中的敦煌,大有不同,“莫高窟是因为民众的宗教信仰而创造出来的,而故宫的营建体现了国家意志、家国情怀,其丰富的收藏也来自国家力量的推动。”

  建筑之宏大,藏品之雄富,典籍之浩瀚……故宫令全世界为之向往。

  斗转星移,山河变迁。紫禁城携着历史烟云,一路走到今天。诚如敞开的宫门,故宫把自己的故事层层铺开,等待着世人的解读。

  丹宸永固,六百年宫城巍峨

  今天的故宫,与明永乐时期所建宫殿规模相当。这座世界现存最大的古代皇宫建筑群,在6个多世纪前的营建,凝聚了无数中国人的智慧和汗水。

  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朱棣下诏“建北京宫殿”。一场浩大的工程自此拉开序幕。朝廷官员们被派至全国各地,负责采木、凿石、烧砖、运送物料等艰巨而庞杂的营建准备工作。

  建造大殿所需的楠木,生长在川贵湖广地区的高山深谷里。那里山势险峻,时常有虎豹狼蛇出没。采木工“入山一千,出山五百”,很多人丢了性命。这些巨大的木材,通过水路从南向北,运抵北京。

  采运石料同样艰辛。保和殿后面,有一块故宫里最大的丹陛石,据说采自北京房山。这块重达200余吨的巨石,且不论开采之艰,仅运送就征调了两万民工和一千多头骡子,用时整整28天。

  10余年间,北京城到处是热闹的建设场景。今天北京的琉璃厂、台基厂等地,都是因当时加工建材而得名。

  参与肇建紫禁城的,除了少数记录在册的官员,主要是多达百万的劳动人民。他们之中,有工匠,也有从各地征调的民工、卫军。这些默默无名的人,造就了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典范。他们运用的修建手艺,被后人概括为“八大作”,即木作、瓦作、石作、扎材作、土作、油漆作、彩画作、糊裱作,一直延续到今天。

  1420年,紫禁城终于落成。整个宫殿建筑群坐落在北京中心地带,集百工之大成,空间布局参照《周礼·考工记》中的营建原则,体现着中国人的传统礼制思想。

  紫禁城的命运,从此与国运和时局紧密交织在一起。中国历史上的诸多精彩故事在这里上演。

  故宫博物院2020年举办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大展上,有几张尺寸不大、老旧泛黄的游览券,那是故宫博物院前身——古物陈列所的参观凭证。

  1912年,清代最后一位皇帝溥仪退位。在时任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的主导下,承德避暑山庄和沈阳故宫两地所藏文物运至北京紫禁城陈列展览,外朝部分区域一并对外开放。1914年,古物陈列所成立,紫禁城初次向民众敞开大门。1925年,故宫博物院正式成立,迈出了从“宫”到“院”的第一步。直到1948年,古物陈列所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并入故宫博物院。

  1924年冬,溥仪出宫后,由一批专家学者组成的清室善后委员会进入紫禁城内廷区域,清点查验宫中物品。清室善后委员会中有一位来自北京大学历史系的学生——年仅17岁的单士元。他回忆初次进宫的情景:“时正隆冬季节……步入冷宫,寒气袭人,又无炉火,两足站地三至四小时痛如刀刺。”清点工作就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紧张有序地进行着。清点工作进行的同时,成立博物院的计划也提上了议程。

  1925年10月10日,神武门前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城门上悬挂的一块写有“故宫博物院”的匾额,昭示了故宫博物院的成立。这一天,超过两万名民众涌进故宫,争相参观昔日神秘的皇家宫殿。从此,数百年来的禁地正式对外开放,成为集保护、研究、展示、教育为一体的文化机构。

  然而,成立不久的故宫,就面临战火的侵袭。在20世纪的动荡岁月里,一批批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尽心竭力守护中华文脉,保护故宫及其藏品免受战火之灾。他们是提出《完整故宫保管计划》的易培基,是与军阀政府据理力争的陈垣,是护送故宫文物一路西迁的马衡,还有李煜瀛、庄蕴宽、沈兼士、吴瀛……

  新中国成立后,新一代故宫人接过前辈的接力棒,故宫得到更加科学、规范的保护。1961年,故宫进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1987年,故宫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的瑰宝。2002年,故宫古建筑整体维修保护工程启动,这是近百年来进行的最大规模维修,被称为“世纪大修”。这次大修持续了18年,至2020年紫禁城建成600年时完工。

  历经600年风雨,壮美的紫禁城依然巍峨矗立。

  和合共生,五千载文明流淌

  故宫不仅是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更是中华五千多年文明的重要载体和集大成者,这是王旭东来到故宫后最大的感受。“过去我们对故宫的印象是皇家禁苑,可当你真正走进这里,就能感觉到它的广博宏大,感受到中华五千年文明在这里传承、流淌。”王旭东说,“故宫的历史绝不仅是600年,它是一代又一代文化的厚重积淀,是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明成果的交融荟萃。”

  2021年5月1日,历经两年闭馆改陈,故宫陶瓷馆在武英殿对观众重新开放。展品数量增加了一倍多,展示形式亦有所创新,将中国陶瓷源远流长的发展史生动呈现在眼前。从距今约8000年的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陶器,到3000多年前夏、商之际的原始瓷,再到东汉时期烧制出真正意义上的瓷器,此后青瓷、黑瓷、白瓷、五光十色的颜色釉瓷和缤纷绚丽的釉下彩、釉上彩瓷等层出不穷。不论是“南青北白唐三彩”,还是官、汝、哥、定、钧“五大名窑”,乃至巧夺天工的像生瓷和镂雕瓷,都在馆内有极具代表性的佳作展示,让人感受到博大精深的中国陶瓷文化魅力。

  清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各种釉彩大瓶,器身上下装饰的釉、彩达15种之多,既有传承古韵的仿哥釉、仿汝釉、仿官釉,又有创新烧制的珐琅彩、粉彩等,高温釉与低温釉、釉上彩与釉下彩融于一身,集中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制瓷技艺,被誉为“瓷母”。在这件流光溢彩的瓷瓶上,不仅能看到乾隆盛世的繁荣气象,更能看到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匠心与智慧的传承。

  2021年9月,“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亮相午门展厅,这是故宫与敦煌莫高窟两大世界文化遗产时隔70年的再聚首。1951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曾在故宫午门举办展览。70年后,敦煌瑰宝再次走进故宫,与故宫的恢弘建筑、璀璨文物交相辉映,体现了中华文明伟大的融合力、创造力和生命力。

  “敦煌壁画中描绘的很多东西,在故宫都能找到相应的文物,这充分说明中华文化是一脉相承的。”王旭东说。

  方响是一种宫廷打击乐器,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时期,流行于隋唐,明清时仍用于宫廷雅乐中。专家在敦煌壁画里看到的大量有关方响的图像,在故宫有实物收藏,不光是形状,还有演奏方式,壁画上呈现的都与故宫所藏的方响实物如出一辙。沿着悠远的丝绸之路,方响从西域传入中国,逐渐融入中原音乐文化,成为宫廷雅乐的一部分,一直流传下来。正是这种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让中华文明始终保持着勃勃生机。

  从红山玉龙到良渚玉琮,从商代刻辞卜甲到春秋鼎簋,从汉代铜镜到唐代织锦,从元代外销瓷到清代珐琅器……在2022年9月开幕的“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上,品类多样的文物,令人对故宫馆藏之丰厚惊叹万分。

  王旭东说,故宫186万余件藏品中,既有历代皇家的收藏承袭,也有清宫从民间征集的珍品,还有宫廷制作的礼仪和生活用品、大量的君臣作品以及明清编撰书籍和明清档案。这些藏品包罗万象,汇集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

  除了壮美的建筑和海量珍贵文物,故宫博物院还保存着一系列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北京故宫)”“古字画装裱修复技艺”“古书画临摹复制技艺”“青铜器修复及复制技艺”“古代钟表修复技艺”“宫廷传统囊匣制作技艺”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近一个世纪以来,一代代故宫人秉持工匠精神,用心做好故宫文物保护修复,这些富有价值的传统工艺在不断的实践运用中也得到了活态传承。

  沐浴五千载文明光辉,古老的紫禁城更加自信从容、豪迈庄严。

  四海雅集,新时代勃发生机

  博物馆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

  今天的故宫,可知可感,可亲可近,不仅深厚,还很鲜活,不仅宏大,还很轻盈。新时代10余年来,故宫用更多的“打开方式”把历史带到当下,不断给今天的人们带来惊喜。

  2月5日元宵节当晚,国家大剧院戏剧场内座无虚席。儿童音乐剧《甪端》正在上演。甪端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独角神兽,常伴明君左右,通晓四方语言。该剧以故宫所藏明万历年间的掐丝珐琅甪端香薰为原型,讲述了甪端和他的文物家族成员之间一系列有趣又感人的故事。

  一件文物就是一段历史。故宫海量的珍贵文物,蕴藏着数不清的故事。然而要把历史故事转译成今天人们喜闻乐见的作品,并不是简单的复制,还需要在文物历史、文化内涵和设计元素的基础上创作转化。

  故宫选择了“借力”,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合作,共同抒写故宫故事。

  《甪端》是故宫博物院与艺瑞奇国际文化联合出品的首部原创儿童音乐剧,却不是故宫第一次尝试舞台作品。2021年,故宫博物院与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人民网共同推出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舞蹈展现北宋画家王希孟传世名作《千里江山图》,在全国引发“青绿热”,至今仍一票难求。目前,故宫正与中央民族乐团、环球音乐积极谋划,邀请世界各国艺术家走进故宫,创作“故宫之声”,用音乐演绎故宫故事。

  与此同时,更多馆藏文物通过不同形式与大众见面。

  数字化展示就是其中一个方面。2015年1月上线的“故宫名画记”,如今已收录名作1000余件。展子虔的《游春图》、韩滉的《五牛图》、赵孟頫的《秋郊饮马图》等传世珍品,都可以数倍放大,使细节清晰可见。除此之外,还有“全景故宫”“数字多宝阁”等展示平台,“故宫博物院”小程序、“每日故宫”应用程序等,在网上营建出一个浩瀚的“数字故宫”。目前,故宫已累计完成85万件文物的基础影像采集。这项工作还将以每年大约采集7万到7.5万件的速度持续下去。

  紫禁城自诞生以来,一直呈现出多元文化融合的景象。这里的建筑、藏品,都深刻记录了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优秀文化的交融碰撞。今天,人们同样相信,文明的交流互鉴将为故宫写下新的精彩。

  2022年7月3日,位于香港西九文化区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这座屹立在维港之滨、形似方鼎的金色巨型建筑,以融汇古今、结合中西的方式诠释故宫文化,甫一开放,便吸引了世界的目光,被誉为“有望成为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文化新地标”。

  2022年9月,“万方雅韵——驻华外交官故宫音乐交流会”在故宫举行。来自瑞典、委内瑞拉、阿根廷、日本等国的外交官,与中央民族乐团演奏家、故宫博物院员工同台献艺,以乐会友,其乐融融。活动的新颖形式让外交官们啧啧称奇,他们充分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艺术魅力,高度评价活动的意义非凡。自2012年起,故宫博物院每年都组织驻华外交官来院开展参观交流活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把海外文物“请进来”,让故宫文物“走出去”。故宫积极搭建交流平台,通过多元合作,深化文明互鉴:

  ——“穆穆之仪:来自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的俄罗斯宫廷典礼展”,带领中国观众走进气势恢宏的克里姆林宫宫廷盛典;

  ——“传心之美——梵蒂冈博物馆藏中国文物展”的精美展品,印证了中梵之间历史文化的交融与交流。

  2023年新年伊始,各种国际交流大展已经在谋划中:故宫博物院与巴基斯坦国家遗产与文化署考古与博物馆局合作的犍陀罗艺术展,即将在故宫拉开帷幕。与奥地利、意大利、法国、阿富汗、伊朗等国相关机构策划的展览,紧锣密鼓提上日程。

  文物学、博物学、考古学、艺术史、文明史……各种学术交流此起彼伏,新项目新进展如雨后春笋:

  2022年8月,故宫博物院启动“太和学者计划”,面向国(境)外招收访问学者,并选派故宫学者赴国(境)外访学。今年,第一批“太和学者”即将出发——来自美国、日本、德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4位学者走进故宫;6位故宫学者访学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越南、美国等国。未来,还会有第二批、第三批更多地区的学者参与进来。

  故宫同样向国内学者敞开怀抱,设置开放课题,邀请学校教师、社科机构学者,从不同视角对故宫进行研究和解读。这些课题涉及建筑、文物、历史、哲学、美学、中医、教育学、传播学等多个领域。

  与其他文博机构互通有无、共享资源,也是故宫正在探索的一个方向。目前,故宫博物院已经与中国国家博物馆达成战略合作,一起推出展览,未来还将在更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王旭东曾在敦煌研究院工作28年,那里开放包容的基因深深地影响了他。他还曾到美国和日本访学,对文化交流有深入的理解。他一直相信,交流就有创新,创新就有发展。

  在距离故宫30公里开外的北京西北郊,故宫博物院北院区项目已经破土动工。北院区建成后,故宫文物的保护与展陈条件将得到大幅提升,大众对教育、欣赏、知识共享的多样需求,也将得到进一步满足。

  2025年,故宫博物院将迎来建院100周年的重要日子。千百年来,故宫心怀“国之大者”,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她的故事讲也讲不完。故宫,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更属于我们的子孙万代。

  我们期待,故宫北院区将在故宫博物院百年华诞之际开门迎客,让世界看到一个开放博大、雄美瑰伟、历久弥新的故宫,让蕴藏中华文脉的珍品万年永宝,镌刻长留青史的盛世华章。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