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以材料的视角重构当代艺术

时间:2023/1/31 20:53:29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以材料的视角重构当代艺术

——观“唯物思维:首届国际当代材料艺术双年展”

  材料语言作为一种共通的语言,一旦被赋予具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就可以打破不同语种之间的隔阂和观念的樊篱,也让平等地沟通与对话成为可能。当金属、纤维、土木、塑料、玻璃、植物等多种材质经各国艺术家之手,成为多元的当代材料艺术创作时,一场精彩纷呈的材料艺术之旅就这样开启了。2022年12月29日至2023年3月5日,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南池子美术馆承办的“唯物思维:首届国际当代材料艺术双年展”在北京南池子美术馆展出。作为清华大学发起的首个关于当代艺术的国际双年展,“唯物思维”通过集中呈现国内外艺术家在材料艺术上的先锋性探索,来思考从物质材料到艺术媒介的转化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展开历史的、生命的、社会的不同维度,在材料探索中重构当代艺术的新视野。

  展览于2022年12月先后在青岛和北京双城启幕,从收到的来自世界8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件(组)报名作品中遴选168件(组)入选参展,本次在南池子美术馆的特展呈现了20多个国家的66件(组)作品。国际艺术家的认同和支持让大家感到以“材料的视角”和“物的维度”来建构当代艺术的新路径、新理论与新格局的前景与可能,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当代艺术研究所所长、《清华美术》主编、展览总策展人张敢看来,不管是人工智能还是虚拟现实,最终都需要载体来支撑,“对艺术家而言,传统的物质语言或材料是最基本的创作手段,在今天的创作过程中还是应该以传统‘物’的形式来支撑艺术创作。因此深入挖掘材料和物的可能性,都是对艺术家的拓展。此外在南池子美术馆这样一个充满中国古典气息的环境里开展与当代的对话,有助于我们对‘物’产生多样性的思考”,他说。

  波兰艺术家帕维尔·基尔平斯基用羊毛构建的《空间解剖学》在中式花窗光影的映衬下,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这件作品的灵感来自1510年丢勒所作的木刻版画碎片,作品展现了一个带有十字拱形穹顶的大厅室内视角,艺术家用多色粘胶纤维在黄麻原料上进行刺绣,使纺织材料和编织技术取代了从前大师们的凿子。同样采用编织手法进行创作的还有丹麦艺术家夏洛特·厄斯特加德,她以涤纶、棉、羊毛编织成缠结悬挂在天花板上的两片五彩“织物”,名为《纠缠》。艺术家认为,“横向地体验人与其他物质的关系”是一种“道德任务”,因此她确定了一种特殊的创作思路:在材料和技术之外,让作品在人和物质之间的动态关系中成长。她首先将两件织物悬挂起来,然后邀请设计师、舞者加入,让他们以不同的方式穿着、探索这件作品,并留存一些拖动、拉拽、糅合的痕迹,最终完成作品的“成长”。

  面孔关乎情绪,一些作品也以此透露对情绪的思考。匈牙利艺术家艾斯特·博尔内米萨在《选择性的亲和关系》中用泡沫、纸浆、荨麻纱等多种材质打造,通过一组组背对捆绑的抽象“面孔”探讨人格的复杂性和人际关系的微妙变化:即使是真诚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也会展示更多不同的面孔。而当观众经过悬挂的物体时,微小的空气流动会促使他们转身,有些会面对面地接触,而另一些会转到一边,露出它们的一个轮廓或其内部的反面,喻指人际关系和情绪会时时进行着微妙的变化。《你生气是为了快乐吗?》是土耳其艺术家尤维塔·撒克朗斯凯特用羊毛和牙签制成的毛毡雕塑头像,在这组作品中,单面雕塑象征着俏皮、戏谑的情绪,双面雕塑将一个人的情绪复杂化,似乎经历了一个由单纯青年到复杂中年的变化,观者不禁发问:哪张脸才是真的?艺术家的这组作品探讨了关于认知和情绪的问题,特别是身处互联网生活中的人们,真实的生活与社交媒体反映的不一致让人们逐渐陷入自我重复、模仿的认知失调中。就像雕塑中的人——向右看,你是快乐的;向左转,发现自己被愤怒所覆盖。“展览以材料的视角和物的维度重新建构和理解当代艺术,既是对当代艺术中过分强调观念的一种反拨,也希望为当代艺术的发展构建新路径、新理论与新格局。希望展览能够为各国艺术家、学者提供持续的交流与研究平台,分享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艺术成果,在材料艺术的探索中凝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命情感与智慧。 ”展览总策划、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表示。

  “唯物思维”的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齐物”等观念不谋而合,中国艺术家以作品回应着主题。王建的《云以出岫》出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云无心以出岫”,作品用树脂材料以手动3D打印塑造云气的无机物形象,用PLA透明树脂材料做表皮结构,内部结构以透明红色PLA树脂纤维材料塑造,模拟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张晓雪的《低烧No.1-No.7》是以绢构筑的机械装置的综合材料作品。这些绢构成了“果实”或“蛹”等形态,外表涂满了红色颜料悬挂展示。“低烧”形容人体在疲劳、焦虑下的一种存在状态。张晓雪说:“虽然展览以材料的不同形态为主要呈现方式,但最终的落脚点是思维。尤其在这个虚拟的、严重同质化的时代背景下,材料的非同质性的或是去同质化的表达就显得尤为重要,材料是引发思维的重要源泉。‘唯物思维’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很准确,也很有意义。”

  开幕式当天,来自美国、英国、韩国、巴基斯坦、阿根廷、秘鲁、拉脱维亚、芬兰、丹麦等20余个国家的参展艺术家发来贺词。巴基斯坦艺术家玛苏玛·哈莱说:“唯物思维”是一个绝妙的主题和视角,因为它通过重新校准在地性的材料艺术实验,无缝链接艺术与工艺之间的间隙。刚果(金)艺术家坎·萨鲁穆·卡霍亚表示很荣幸参与展览,这对于他的职业生涯发展意义重大。厄瓜多尔艺术家弗雷迪·科洛认为该展览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新思想和新观念,策展团队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工作。展览学术主持、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马赛表示,该展览的发起立足于当代艺术,放眼于全球视野,聚焦于材料视角。他表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具备雄厚的材料艺术基础,依托清华大学综合平台,拥有艺术与科学交融的视野与跨学科发展的优势,为该展览的生发提供了历史底蕴、学科基础和国际视野。希望该双年展在学术层面促进国际当代材料艺术的发展,不断地推出新人、力作,与全球学者、艺术家一道共建当代材料艺术的学术品牌与理论高地,引领新时代艺术的潮流与发展。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