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器

53/80页 共2358

李三孤堆楚墓与“铸客”大鼎

时间:2014/11/1 文章来源:东方收藏


  李三孤堆,位于安徽省长丰县朱家集(20世纪三、四十年代属寿县,据悉近期又划归淮南市),是一座大型战国楚墓。李三孤堆曾两次被盗,出土了数千件珍贵文物,但大部分经军阀和古董商之手而流散到国外,国内所余,也历经劫难。

  1923年,当地农民在附近农田耕作中偶然发现青铜器?有鼎、壶、簋与带钩、镜、车马饰具等,后为当时驻留在蚌埠的瑞典人加尔白克所得,现藏于瑞典。1926年,加尔白克发表文章论其中的铜镜时代为战国晚期,该文载于同年的《中国科学美术杂志》。

  1933年,寿县发生严重灾害,当地豪绅以救灾为名,对李三孤堆进行大规模盗掘,出土了铜器及石器等4000余件,一部分为当地官僚豪绅勾结古董商人,私售于京、津、沪、宁等地。剩余的由寿县民众教育馆收藏60余件,天津博物馆收藏10余件,安徽省图书馆收藏700多件(今藏于安徽省博物馆)。流落于各地的文物后由北平图书馆、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及齐鲁大学收藏一部分,私人收藏有天津李氏、上海刘体智、朱氏、容希白氏、南皮张氏、南中某氏等。出土文物中以青铜礼器居多,有鼎、甗、簋、簠、壶、罍、敦、卣、豆、盘、鉴、勺、量、箕、炉以及兵器、生产工具等。

  1934年,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考古组李景聃、王湘两位先生前往安徽寿县朱家集,调查李三孤堆情况。后李景聃发表了《寿县楚墓调查报告》一文(见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田野考古报告》第一册)。文中对调查寿县古迹的缘起、当地人盗掘李三孤堆的经过、遗物的收缴情况及出土文物的分散现状作了记录。

  1938年,国民党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令其驻寿县所部使用3个连的兵力,历时3个月,进行了一次彻底的盗掘,挖到30多米深,才发现棺木。棺内椁外又盗出文物数百件。李品仙将出土文物运往他的香港私邸,李的参谋长所得文物运回其老家湖南益阳。李品仙的侍从副官傅笃生、交际科长邓峙一,也都分得若干文物。解放后,邓峙一发表了《李品仙盗掘楚王墓亲历记》一文(见《安徽文史资料》第一辑),详细记录了这次盗掘的经过。

  1983年夏,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对李三孤堆古墓道进行了清理。测量结果是:墓口东西长41.2米,南北宽40.2米。墓口以下设9级台阶,墓道东端宽10.3米,西端宽15.6米,长22.4米。是一座有封土堆带斜坡墓道近正方形的竖穴土坑木椁墓。

  楚“铸客”大鼎是1933年盗挖出土的。由于器物庞大笨重,一时难以搬运,被当地政府发现,运到当时安徽省会安庆收藏。楚“铸客”大鼎,重400公斤,高113厘米,口径87厘米,腹深52厘米,腹围290厘米,足高67厘米。气势雄伟,端重古朴,属“国宝级”文物。鼎口平沿刻有12个字铭文,开头为“铸客”二字,因此叫“铸客大鼎”,又因为它是楚国重器,习惯上也称之为“楚大鼎”。大鼎平口折沿,束颈,腹微鼓,圜底,三蹄足。口沿外侧置两附耳外撤。腹上部饰一周突起的圆箍,箍上饰蟠螭纹,双耳和颈部饰菱形几何纹,足根部浮雕漩涡纹。口沿上有铭文12字:“铸客为集膴侣膴睘豚膴为之。”诸家释读仍有分歧。前足膝部和左腹外壁下有相同的铭文,疑为“安邦”二字。此鼎造型宏伟壮观,大小和重量仅次于司母戊大方鼎。是目前发现楚鼎中的最大者,不愧为楚国的重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这批楚器分装为12箱运送到大后方的四川避难,寄存于前故宫博物院,又改装为27箱,先存重庆,后移乐山。1948年又运回南京前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收藏。全国解放前夕,南京国民党政府将大批珍贵文物运往台湾,由于时间紧迫,人心慌乱,铸客大鼎未来得及上船。南京解放了,1949年运至芜湖,1953年又运回合肥收藏。1954年,安徽省博物馆专门从山东请来专业技工进行维修,恢复了大鼎的原貌。1958年9月17日,毛泽东主席视察安徽省博物馆时看到了铸客大鼎赞叹不已,风趣地说:“好大一个鼎,可煮一头牛哇!”

  李三孤堆楚墓珍贵文物的出土,是楚文化考古的重要发现,国内外考古界、历史界对此极感兴趣。几十年以来,对这批楚国铜器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止,许多考古学家诸如郭沫若、唐兰等都为之发表专论,显示了这批楚器的重要价值。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李三孤堆楚墓与“铸客”大鼎-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