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器

53/80页 共2358

青铜作伪九法

时间:2014/10/26 文章来源:东方收藏
  青铜器是较名贵的古代器物。唐代以前的铜器习惯上称为古代青铜器,其价值最高。近年来,古玩市场上常仿冒古代青铜器出现,让人难辨真伪,下面就向您介绍青铜器作伪的几种方法:

  仿古法:作伪者一般均有所据,或依真器,或依图录。仿器形制与真器基本相似,尺寸大小也与真器相近。仿器一般仿得比较准确,若不细心观察,给以判断真伪。但不论仿得如何准确、逼真,其铜质、花纹、颜色均与真器有别,风格也迥然有异。同时,仿器比真器重,有压手感,这是普遍规律。

  拼凑法:又称“插帮车”。或同几个旧器中的残块拼成新器;或真器中缺失了一部分或几部分,另取其他器的残块按格局修完整;或真器中本无某部分,却节外生枝,添枝加叶拼成新器。

  改造法:即以某件旧器修改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新器形。作为伪者将一些不易卖出的或价格便宜的器物加以改造,成为新器形。如原器本无梁无盖,而改成有盖的新器;或原器残存一部分,将其改成另一种新器。

  加花法:即真器上原有简单纹饰,作伪者选择合适的光素部位,刻上相宜的花纹,一般来说加刻的花纹与原器花纹是一致的。

  掏花法:即在原本无花纹的器物上先錾刻花纹,再沿着花纹将无花部位掏透或掏空,使原器变成一件镂空之器。这种掏花的作伪法,不仅刀痕明显,而且不符合器物的特征。

  添铭法:即真品本无铭,后在其上錾刻伪铭。后錾的铭文文笔均匀,字体呆板、松散、不自然,字口面宽底窄,同时有錾痕。铭文字体,内容虽皆能仿制,但笔法和韵法却是难以模仿的。另外,真器伪铭者皆伤皮色,器表有锈而字口无锈,即使字口处作上假地子、假锈,也与器表的地子、锈色不符。

  增铭法:即真器上原有铭,但铭文简单,作伪者在真铭前后增刻伪铭;或真器上本应对铭,因器缺失某部分使铭文残缺,修配时连铭文也一起刻出。在器物上增刻伪铭后,伪铭的锈色、地子与真铭不同,字口也明显不同。

  补铭法:即真器上原有铭,但铭文中缺字,作伪者将其补上;或真器上本无铭,后刻上伪铭,因某种原因漏刻了字,后来又补刻上。

  腐蚀法:这种方法是在青铜器需要刻铭的部分涂上蜡,在蜡上刻好字,然后用三氯化铁在刻好的字口上咬腐,然后将蜡去掉,就会出现凹陷的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青铜作伪九法-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