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

15/23页 共650

迁安一农民雕出“动物世界” 作品大都被人收藏

时间:2011/10/8 文章来源:长城网
 一支刚刚出壳的小鸟,黄黄的嘴角,细嫩泛红的身体,旁边是刚刚破开的蛋壳……在坚硬的石头上雕刻出柔嫩的生命———曾代表我省参加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迁安农民孟祥久,用一双粗大的手,雕刻出了石头版的“动物世界”,截至目前,已创作“俏色石雕”100余件。

  一块石头,让他迷上“俏色石雕”

  今年42岁的孟祥久,是迁安市张官营村的一名普通农民。从小就喜欢画画的他,因为没有人教,常常自己照着书上的图案练习到凌晨两三点。初中毕业后,孟祥久专门到正定一所美术学校学习,后来到首钢当美工,与雕刻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2000年,孟祥久被解放军二炮培训中心看中,迎来了他更加广阔的艺术舞台。

  真正让孟祥久迷上“俏色石雕”的,是朋友送的一块巴林石。“一看见石头上那丰富的色彩,再摸那润滑的质地,就总想着把它变成活生生的东西。”就这样,孟祥久将这块石头作为自己石雕生涯的“开路石”,开始尝试学习“俏色石雕”。

  据介绍,“俏色石雕”就是利用同一块石材上的不同颜色反差来设计、雕刻的一种石雕形式,通过对石头本身的形态、色彩、纹理、光泽乃至裂隙等的精巧构思布局,加以精巧布局,雕琢成不同的花草鱼虫、飞禽走兽。

  为雕动物,他的屋子成了“动物世界”

  深受农村生活的影响,孟祥久的创作题材也多是农村常见的小动物:蜗牛、蟾蜍、蝉、瓢虫……

  怎样才能将动物雕得传神?首先要对动物的一举一动都了然于心。将每一种动物的表情、动作,做详细地观察记录,孟祥久专门从集市上买来或者从田间捉来各种小动物,把它们养在屋里,有青蛙、乌龟,甚至还有蛇。渐渐地,不大的屋子被他变成了小型的“动物世界”。

  慢慢地,在他的刻刀下,石雕版“动物世界”也越来越庞大,一个个颜色与造型惟妙惟肖的“小生灵”别具神韵,令人爱不释手。

  如今,孟祥久雕刻的100多件作品大都被人收藏。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迁安一农民雕出“动物世界” 作品大都被人收藏-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