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1/17页 共503

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张广才素描作品欣赏



时间:2018/1/26 21:04:50 文章来源:江苏省中国画学会 


  张广才,1958年生,江苏丰县人,1982 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7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做访问学者;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原院长,全国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省直分会会长,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理事。 

  学术专著《张广才画集——现代彩墨卷》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江苏画刊提名21世纪优秀艺术家 —— 张广才》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张广才插图艺术》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张广才素描作品集》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有多幅作品参加全国性美展和美国、法国、俄罗斯、日本等国际艺术交流展并获奖;有多篇论文在《美术》、《中国书画》、《国画家》、《艺术百家》等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有多幅作品被重要学术机构和个人收藏。

佳作赏析

素 描 刍 议

          ——张广才

  素描的概念

  素描,是一个完全来自西方的概念,十四世纪以前,素描只是从属于壁画等画种的草图,文艺复兴时期西方开始将素描作为工场教授徒弟训练造型能力的手段,这时的美术教育实际上是在画家的作坊中进行的。十六世纪,意大利卡拉齐兄弟创办的波伦亚美术学院将素描教学系统化,从此,用单色材料进行古希腊罗马石膏雕像和人体写生的方法成为西方美术学院造型训练的基本课程,同时也成为衡量学生写实能力的标准。这一在二维平面上再现三度空间的训练方法,自上世纪初传入我国并备受重视和推广。

  在50~70年代我国素描的审美价值取向基本上被囿于前苏联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学体系之上,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之后,随着人们视野的开阔,审美观念的不断更新,在素描教学中出现了意向素描、设计素描和抽象素描等多种表现形式,但人们所称的不加定语的“素描”通常还是指传统的具象写实为主的素描。素描可分为长期素描、短期素描、慢写和速写。按理说,速写和素描并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速写只是素描中的一种形式,但在现实中,人们还是约定俗成地将以线条为主的快速的素描称为速写,将以明暗为主的较长时间的调子素描称为素描。

  素描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素描所涵盖的概念范围越来越宽泛,“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的提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和挑战。但素描作为当代高等美术院校基础学科的地位仍然难以动摇。素描中蕴含着最一般、最基本的造型知识和规律,其在绘画基础训练中仍然是一项重要的和不可缺少的中心课题。素描以其博大精深的艺术容量和教学思想的学术价值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因为,一切艺术现象和流派,都是基于对自然造化的感悟,人类面前变化无穷的自然形态永远是进行艺术创造的第一源泉。研究人、人体、人与自然社会的联系,是任何天才的艺术家都无法逾越的阶段。素描教学的根本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西方美术史上所有杰出的大师,几乎无一不是从学习素描开始走向艺术之路的,任何一种观念的表现形式也都是将素描作为最初的铺陈。

  素描作为最基本最直接的训练手段,饱含了客观物象形体、空间、比例、结构、透视和黑、白、灰、点、线、面的造型因素和画面构成的基本规律。学生通过对素描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获得对自然形态的明确体验,对造型规律的深刻理解,以及协调观察与表现的一致性的能力。米开朗基罗说:“素描是绘画、雕刻、建筑的最高点,素描是所有绘画种类的原源和灵魂。”

  素描的法则

  素描是高等美术院校基础课的主修课程。素描写生主要是对学生眼、手、脑三者的综合训练,而写生过程中的分析与综合是素描至为重要的法则。我们在素描训练过程中诸多的兴奋与困惑,差不多都与观察与表现时的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以及粗与细、长与短、虚与实、明与暗……能否得到正确的处理有关。这就要求画家在观察的过程中,不能孤立、片面、静止地观察事物的个别部分和个别因素,而应当由点及面、由此及彼、由局部到整体,由现象到本质地在联系与比较中,力求在主观上将客观物象形成一个系统的整体。只有在整体意识的指导下处理各个局部,才能够真正体现出整体的价值,局部的存在才更有意义。徐悲鸿把《礼记中庸 》上的一句话“致广大而尽精微”用在素描教学上,来指导观察、分析、综合造型的训练,确是十分恰当的。总之,素描是主观感觉和理性分析相互交替进行的艺术劳动。素描完成的过程始终是贯彻着感性与理性,整体与局部,表层与内部结构的反复调整的心智活动过程,同时也是在审美心理上不断深入、不断净化的过程。

  速写相对于素描而言,要求画家在客观物象上发现、感受到独特的东西,并能紧紧地抓住这种“感受”,迅速、稳健、准确地将这种感受升华为形体特征表现出来。马蒂斯说:“最重要的是表达内心的感受和情绪,以一种简化的方式,使表达出来的东西更简洁、更率真、更轻快地直接走人观众的心灵。”可见,速写的本质是在于画家如何主观能动地将所描绘的形象概括化、单纯化,在此基础上才是提高作画速度的问题。如果说素描靠的是理解和苦练,那么速写则主要靠感悟和才情。

  线条的魅力

  线条在素描中既具有写实造型功能,同时也具有艺术表现功能。安格尔说:“线条就是素描,就是一切。”线条是最富有生命力的因素,它能使素描更有表情,更有力,更概括,更具表现力。我们从欧洲的绘画发展史可以看出,线始终占居着重要地位,历代大师在素描中用线表达各种不同的感情,波提切利、米开朗基罗、拉菲尔、安格尔、荷尔拜因,丢勒等都曾对“线”有过高度的概括和深刻的理解,并在自己的作品中不同程度地发挥了线的表现力。如果说西方古典绘画大师作品中的线还主要起着物象外轮廓的作用,在线的形状、色彩、方向、节奏等认识尚未达到主动和自觉的话,那么西方现代派绘画大师由于受到东方艺术的影响,其作品中的线则在表达画家情感方面跨出了一大步。像毕加索、马蒂斯、康定斯基、蒙特里安、米罗等都坚信“精确描绘不等于真实”,都把线作为自己精神的载体,作为一种形式标志和审美并把表现自己的“内在心象”作为自己的至高追求。

  就素描要素中线条的形式美感和性情表现力而言,中国绘画较之西方在理论和哲学层次上确有更高、更丰富、更深奥的认识。早在 1000 多年前,南齐谢赫就提出以“骨法用笔”为技法纲要,以“气韵生动”为审美主旨。唐代张彦远说:“无线者非画也”。中国有着众多的光照千秋的线描大师,像顾恺之、吴道子、阎立本、顾闳中、武宗元、李公鳞、张择端、陈洪绶等等。我们要深切体会传统白描、勾勒的简练传神之妙,在吸收西洋素描解剖、比例、明暗、块面的同时,注重我国传统的线造型规范,如轻重、虚实、方圆、刚柔、转折、顿挫等等,以形成我们自己的造型技巧。

  写形与传神

  形与神的问题是中国传统画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形与神互为表里,互相依赖,实为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两者是紧密联系而不可分割的。形是客观的物质存在,神是依附于形而存在,神由形而生,与形俱存,形与神也是不能颠倒的。古人云:“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徐悲鸿说:“物有本末,事有始终,应知所先后。不得其正,焉知其变?不得其象,安得神韵?”还说:“传神之道,首主精确,故观察苟不入微,罔克体人情意,是以知空泛之论,浮华之调,为毫无价值也。”故造型能力的培养应是人物素描的第一要务。

  摄影的出现,无疑已部分地取代了绘画记录生活的功能,但永远不可能完全取代绘画艺术本身。这是因为,人类的认识始终和任何机械的反应有着本质的区别。画家在客观物象与画面之间充当的决不是简单的传媒角色,画家在作画过程中,有着独立的创作意识,他可以运用虚构、想象等创造力,最大限度地调动造型手段和技巧,纵情挥洒,以表现自己的心灵律动和聪明才智。好的速写,画家往往仅凭几根线就可以传达出他对事物的第一感觉,并准确快速地表现出事物内在的精神和本质,这是任何高明的摄影技术所无法企及的。徐悲鸿提出要“妙造自然,不要妙肖自然”。我认为,所谓“妙造”,就是画家根据自己的艺术素养而作的艺术处理;所谓“妙肖”,就是画家根据客观物象所作的如实描绘。“妙造”是主观的、能动的;“妙肖”是相对客观的、被动的。写形只是手段,传神才是目的。传神既是传物象之神,也是传画家之“神”。 因此,学习的过程,应首先从“妙肖”开始,只有掌握了严格的造型基础,才能够自由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达到心手相应的传神境界。只是在进行严格的造型训练的过程中,不被物象表面的非本质因素和偶然因素所迷惑,始终不忘传神这个总目标,不忘“妙造”的高境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