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页 共591

陈履生:王林森从宣纸到瓷板



时间:2022/10/12 20:55:53 文章来源:陈履生美术馆 


  中国绘画的起源从新石器时代陶器的硬质表面上开始,那是6000年前左右的早期阶段。那时候因为没有战国到汉代之间出现的丝帛,也没有后来的纸张,所以,人们只能依附于硬质的器物表面,用最原始的颜色和工具去画那些属于图案或者装饰的绘画。因此,与一定的器物所关联的硬质表面的绘画就成为中国绘画源流的开端。

  显然,经由壁画,尤其是屈原所看到的楚先王庙的壁画等,以及此后有可移动的丝帛和纸质绘画的出现,绘画走上了文明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可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绘画的多元化和多样性的发展,并没有局限在一种可移动的纸张之上,壁画或者依附于器物以及硬质表面上的绘画,依然在自己的发展的道路上前行。所以,中国绘画的历史发展并不是后来人们所看到的文人艺术的单一的样式,它有着多样化的发展的路径。而绘画史上的文人画对其他的遮蔽,则是文人对于绘画发展和认识上的局限。

  及至近现代,在元明时期瓷器绘画发展的基础上,在脱离器物而走向平面化的瓷板绘画的发展过程中,从开始的那小规模的星星点点的尝试,以及这种瓷板依附于装饰所表现出的特别的意义,瓷板绘画作为一种装饰,也有它生存的空间,并为很多画家和收藏家所喜爱。特别是和装饰的结合,这是瓷板绘画艺术发展的一个支撑点。如果没有它的具体应用,没有它的受众,它就不可能受到欢迎,也不可能持续发展。无疑,瓷质表面的绘画以景德镇为代表的这样一种方式,发展到今天可以梳理出它的发展历史。可是,只有到了当代,瓷板绘画才有了如今的繁荣景象。而如今的繁荣对于很多画家来说,可能并没有去研究这种瓷板绘画的一些固有规律的问题,只是凭着画家的天性,用瓷板,用釉料作为一种绘画的材质来画画,并显现出不同于纸质、布面的特殊的效果。或者可以说是一种“玩”。

  今天我们来看瓷板绘画,很难脱离作为瓷板绘画基础的纸本绘画。从审美上看,瓷板绘画往往会与宣纸上的绘画产生一定的关联性,包括笔墨,包括晕染等很多方面,都有一定的联系,人们好像也乐意看到这种联系。可是,经过烧制之后所形成的变化,往往在可控与不可控的范围之内,有着意外的惊喜,有着不同于纸质绘画的特别的效果,这也就是瓷板绘画受到欢迎的另一方面的原因。因此,王林森先生近年来所热衷的瓷板画,正如同他在纸上绘画的多年的努力发展所表现出来的成就一样,依然表现出了自身的特点。可是,却关联到艺术的一种新的拓展。王林森先生并不局限于纸上绘画的瓷板画实践,更多的是基于地域文化的影响,他也是想利用地方文化资源中的瓷、瓷板以及瓷板绘画这样一种材质上的联系,拓展自己绘画中所表现出的那些特别的内容,也丰富了自己的艺术构成,同样吻合当代艺术发展中的跨界。虽然他跨的幅度不大,却在纸之外表现出了瓷界的精彩。

  王林森先生擅长于山水中的云的表现,他所建构的山水气象有着江西的特点,而其表现上的特色也正在这种契合中显现了当代山水画发展中的特点。他在瓷板上画的云,所有的感觉和画在宣纸上有相似之处,却有瓷板绘画中独特的一个方面。因此,欣赏王林森先生的瓷板绘画,可能会在他的纸本绘画的基础上感受到新的美学风格。而这样一种美学风格是融入到瓷板绘画的整体之中,正好像他的纸本绘画同样融入到宣纸绘画的一个整体氛围中一样,都是希望能在这样一个材质的范围之内,能够表达自己的胸臆。当然,它画自己所擅长的题材,他的山、他的水、他的烟云出没,依然有着他自己的特色。这就是艺术家,当他脱离了具体的材质,或者是运用不同的材质来表达自己所擅长的题材,正好像他用水来表现和用笔墨来传达,其间悬殊非常之大,然而,人们看到画面中的墨分五色,又和青花这样一种颜色所关联。同样在五色的分别之中显现出了与宣纸同样的丰富性。而他对于釉水的把握,以及在烧制过程中所产生变化的一种预估,则是他所展现的瓷板绘画的魅力之所在。

  当然,就瓷板画艺术而言,王林森先生的艺术不是孤立的,他是和景德镇当代瓷板画的发展与现状相联系的。王林森先生的瓷板绘画在当代艺术审美中的独特性,同样是在一种群体中展现出了个性魅力。毫无疑问,作为一种样式,或者作为一种材质的表现,他的努力,他的表现,他的探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是他自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的一种丰富和发展。


The End

【陈履生博物馆群

开放时间】

  疫情防控请予以配合:入馆人员须佩戴口罩,进行信息登记、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行程码,扫“镇江通行码”。

上午9:00-11:30(11:00停止入场)

下午2:00-5:00 (4:30停止入场)

免费参观

周一闭馆

地址:江苏省扬中市新坝镇新治路199号

电话:0511-88225018

邮箱:clsgm@qq.com        clsgm5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