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嘉德四季第56期百瓷集韵:玲珑剔透万般好 静中见动春山来

时间:2020/7/6 16:50:15  来源:雅昌发布

  为响应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紧急通知,为保障每一位客户朋友和员工的身体健康,嘉德四季第56期拍卖会延期举行。本期拍卖会准备充分,拍品琳琅满目。在延期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呈现精彩的四季拍品,力求带给大家更深刻的艺术体验,帮助您为举槌时刻做足功课。

  一切只为了最值得的等待。

  ▼▼▼

  嘉德四季56期《百瓷集韵》专场,从征集千余件瓷器中甄选百件,汇集“余韵”、“意韵”、“明韵”、“色韵”、“气韵”、“新韵”六个专题,以飨众家。今日,便先为大家介绍其中“明韵——明式瓷器”、“气韵——清代早中期御窑瓷器”及“色韵——单色釉瓷器”三个专题。

  1
  明韵——明式瓷器

  明式瓷器的概念,不仅包含明代瓷器,还有清代御窑继承明代御窑追慕之式,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将两式对照,意趣非凡。

  Lot 4491
  清康熙
  素三彩折枝花卉云龙纹大盘
  直径 D 32.2
  “大清康熙年制”款
  RMB:50,000-80,000

  康熙一朝素三彩器极富盛名,在继承明代三彩技法的同时,更加注重精工细作,符合御窑的严格标准。此式黄地素三彩大盘为康熙朝独创,见有折沿及敛口两类,其中折沿一类在晚清时曾为慈禧太后仿作,若本品敛口之类则为康熙朝所独有。本品器型端正,工艺精细复杂,纹饰堂皇大气,釉面光洁莹润,色彩明亮鲜丽,尽显康熙盛世气象,带有浓烈的皇家气派,实属康熙黄地素三彩之上品佳器,颇值珍视。

  Lot 4485
  明嘉靖-万历
  蓝釉堆白孔雀牡丹图将军罐
  高 H 42
  带日本包装
  来源:本拍品与lot4548、4549、4613 为同一日本私人旧藏
  RMB:20,000-30,000

  Lot 4487
  明万历
  青花岁寒三友花鸟纹葫芦壁瓶
  高 H 32.5
  “大明万历年制”款
  RMB:10,000-20,000

  Lot 4494
  清乾隆
  仿明青花矾红海兽纹大碗
  直径 D 21.2
  “大清乾隆年制”款
  RMB:120,000-220,000

  2
  气韵——清代早中期御窑瓷器

  Lot 4523
  清康熙
  青花御题耕织图人物诗文大碗
  直径 D 20.2
  题识:“碌碡。力田巧机事,利器由心匠。翩翩转圜枢,衮衮鸣翠浪。三春欲尽头,万顷平如掌。渐暄牛已喘,长怀丙丞相”、“大清康熙年制”款
  参阅:《御制耕织图》,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 年)内府刊本,第五图
  《故宫博物院藏清代瓷器类选(第一卷)·清顺治康熙朝青花瓷》,陈润民主编,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第210、211页,图130
  RMB:260,000-360,000

  《耕织图》是我国古代为劝课农桑,采用绘图的形式详实记录耕作与蚕织的系列图谱。最早由南宋画家楼俦所绘,共计45 幅,其中包括耕图21 幅,织图24 幅。清代康熙皇帝执政期间,尤为重视农业的发展。康熙二十八年(1689 年),圣祖皇帝二次南巡时,偶获楼俦所绘的《耕织图》,展卷阅览之余,感慨织女之寒、农夫之苦,遂命内廷供奉焦秉贞以楼作为基础重绘《御制耕织全图》。并亲撰序文,于每图上亲笔题写七言诗,首开清代帝王亲颁《耕织图》的先河。由于康熙的倡导,嗣后雍正、乾隆、嘉庆、光绪几代帝王都以皇室名义摹绘或修订《耕织图》,以示不忘“衣食之道必始于耕织”之理。

  《御制耕织图》,清康熙三十五年内府刊本

  康熙《御制耕织全图》计有“耕图”和“织图”各23 幅。碌碡,本为碾压种子脱粒或平整土地的一种工具,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在康熙《御制耕织全图》中,“碌碡”属耕部第五图,即农耕的第五个步骤。因《耕织图》“图绘以尽其状,诗文以尽其情”,在普及农业生产知识,推广耕作技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故而深受康熙皇帝喜爱。以至于康熙认为摹绘耕织图仍不足以尽意,于是在其授意下,景德镇御窑承命以《御制耕织全图》为蓝本,于康熙三十五(1696 年)起,烧制了一批既可赏玩,又可以起到警示和推广作用的御题诗耕织图瓷器,可谓用心良苦。这批瓷器不但制作精良,而且备受后世称赞。清人陈浏《陶雅》赞曰:“康熙彩画精妙,官窑人物以‘耕织图’为佳。”清末许之衡《饮流斋说瓷》亦赞:“‘耕织图’为康熙官窑精品,兼有御制诗,楷亦精美,声价殆侔于鸡缸也。”

  故宫博物院藏品

  故宫博物院藏品与本品款识对比图

  传世所见同类型康熙青花御制耕织图诗文碗尚有“择茧”、“耙耨”、“持穗”、“采桑”等主题,所描绘内容与康熙时焦秉贞所绘《御制耕织全图》基本一致。由此推断,此类青花耕织图诗文碗应46 只成套,分别绘46 副耕织图场景,但流传至今的却屈指可数,且不成套,珍贵程度可见一斑,其艺术和学术研究价值应远高于康熙名品“十二月花神杯”,颇值珍视。值得注意的是,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只康熙青花御制耕织图诗文碗,为“耙耨”一节,无论尺寸、纹饰布局均与本品一致,碗底所书“大清康熙年制”款更是出自一人之手,当知本品当与故宫博物院所藏原为一套,实为一件融入康熙皇帝“以农为本”治国情怀的康熙御窑佳器。

  Lot 4519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铺首尊
  高 H 25.5
  RMB:10,000-20,000

  铺首是古代建筑大门上的衔环兽面。汉代铺首多表现虎、螭、龟、蛇等神兽的面部,到了明清时期,铺首主要以“椒图”的形象出现。椒图是龙生九子之一,性好闭,最反感别人进入它的巢穴,因此人们就将它的头部形象放在门上,取其紧闭之意,以图平安。雍正、乾隆时期御窑瓷作开始流行以铺首装饰。铺首尊造型取法上古青铜器,创烧于雍正,盛于乾隆,道光以后不见。乾隆一朝青花铺首尊见有两类作品,一为大尺寸的青花莲托八宝铺首尊,另一类即为本品。《清档》曾记载乾隆三年(1638年)六月二十五日,乾隆皇帝命唐英以“宣窑收小青花双环七弦尊”为样本进行烧造。所创应为本品一类铺首尊,相对于大尺寸作品,更显精致俊秀。

  本品器型端庄典雅,青花发色艳丽,纹饰层次清晰,描摹精细,实为一件可遇而不可求的乾隆官窑青花隽品。

  Lot 4528
  清乾隆
  青花缠枝莲纹赏瓶
  高 H 32
  “大清乾隆年制”款
  RMB:30,000-50,000

  赏瓶在清代文献中又有“玉堂春瓶”之称,由于其主题纹饰用青花绘成缠枝莲纹,故取谐音“清廉”,常被用于赏赐下臣,故有“赏瓶”之名,暗含谨慎劝诫,为官清廉之意。赏瓶自雍正朝创烧伊始,即成为清代御窑经典品种,雍正以后历代皆有烧制,并以乾隆一朝最具代表性。传世所见乾隆青花赏瓶,根据器形与纹饰,大抵可分两类,一类为肩部起三层凸弦纹,腹部仅饰单层缠枝花卉,上腹硕,下腹渐收式样;另一类为肩部无凸棱,腹部饰双层缠枝花卉,腹部浑圆,外足端起唇边式样,本品则属前者。相对于后者而言,本品工艺更为复杂,凸起弦纹装饰更为器物线条变化增添了几分韵律。其胎釉质量和青花发色具佳,称得上是乾隆青花赏瓶中的翘楚。

  Lot 4530
  清康熙
  五彩过枝枸杞花蝶纹盘
  直径 D 17.3
  “大明成化年制”款
  来源:叶义医生旧藏
  香港苏富比1984年11月22日秋季拍卖会第722号(两件之一)郭克礼旧藏
  RMB:10,000-20,000

  3
  色韵——单色釉瓷器

  Lot 4505
  清光绪
  蓝釉描金团花纹赏瓶一对
  高 H 38.5
  “大清光绪年制”款
  RMB:120,000-220,000

  赏瓶是清代雍正时期诞生的作为赏赐之用的新器型。因其外形俊秀、线条柔美、比例协调,深受宫廷所喜爱,雍正以后历朝皆有烧制。而蓝釉描金皮球花赏瓶则是晚清官窑新品种。《清宫瓷器档案》“光绪四至十三年传办本”及“江西九江关造具光绪三十二年分烧造大运及奉文传办各项瓷器花名件数分装桶数清册”中曾多次提及“天青釉描金皮球花玉堂春瓶”,足见光绪皇帝对此类作品之喜爱。

  本品器形周正,品质极佳,蓝釉与金彩交相辉映,富丽堂皇之感倍增,颇具皇家华贵气韵,而且成对流传,品相完好,殊为不易,颇值珍视。

  Lot 4507
  清嘉庆
  蓝釉簋
  长 L 24
  “大清嘉庆年制”款
  RMB:50,000-80,000

  瓷簋为摹制上古青铜簋而来,是清代宫廷祭祀礼仪用器。据《清史稿》载“乾隆十三年,诏祭品宜法古,命廷臣集议,始定制……凡陶必辨色,圜丘、祈谷,常掣青”,即为此一品种之由来。另据《皇朝礼器图式》载,天坛、祈谷坛均使用形制相同的青色簋,然两处所置青色簋大小有所不同。如天坛正位簋口径“七寸二分”,而祈谷坛配位簋“口径六寸一分”,所见蓝釉簋还有一式较本品稍大,故本品应为嘉庆时期为祈谷坛定烧的祭祀用簋。

  Lot 4511
  清道光
  炉钧釉灯笼瓶
  高 H 23.2
  “大清道光年制”款
  来源:台湾慎德堂旧藏
  RMB:150,000-250,000

  炉钧釉是清代雍正时期新创的一种以炉内低温烧造而成的仿钧釉,主要以流淌的蓝绿色釉形成自然垂流条纹装饰,别具韵味。雍乾时期炉钧釉颇具垂流感,至清晚期则呈圈点状。炉钧釉搭配灯笼瓶瓶型为清代御窑经典搭配,乾嘉时期多有烧制,亦为多见,而道光此品殊为少见,炉钧既有垂流之姿,又具圈点之状,将炉钧一色由雍乾时期过渡至晚清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能为很多无款炉钧之断代提供可靠依据,研究价值与艺术价值并重。本品加之台湾慎德堂来源,流传有序,品相完好,实为收藏佳选。

  Lot 4509
  清康熙
  洒蓝釉梅瓶
  高 H 21.4
  带座
  RMB:50,000-80,000

  Lot 4516
  清康熙
  仿哥釉大碗
  直径 D 18
  来源:聚珍斋张仲英先生旧藏
  上海重要私人旧藏
  RMB:60,000-90,000

  张仲英(1889-1969),祖籍江苏,是民国时期上海颇有名气的古董商,其开设的“聚珍斋”是当时非常著名的古董名店。经营项目以明清官窑为主,兼营金石、书画等。张仲英自18岁执掌“聚珍斋”,眼力极佳,远近驰名,就连大古玩商仇焱之也自称晚辈,成为“聚珍斋”常客。英国大维德爵士更是一次性从“聚珍斋”购买了三万银元的古董。可见当时国内外古董商、收藏家对于“聚珍斋”藏品的认可。中国嘉德于2018年9月18日释出一批“聚珍斋”张仲英先生早年旧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温馨提示

  嘉德四季第56期拍卖会延期举行
  我们将继续呈现精彩的四季拍品
  给大家带来更深刻的艺术体验

  咨询电话:
  010-85928288(总部)

  工作时间:
  9:00-18:00 周一至周五
  (节假日除外)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