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挪威现代艺术展

时间:2020/3/31 13:26:30  来源:北欧生活日志 白鹭/文图

  白鹭:逛展览我们能做些什么?能真的读懂作品表达的想法,还是只想拍个照发朋友圈,显示自己是个有品位的人?不如一起来看挪威现代装置艺术展,跟随策展人的脚步,读懂艺术。

  艺术于普通人而言,最直观的感受是好看不好看,至于想要看懂一场展,需要有一定的艺术底蕴和修养。《何人说梦》是一场来自挪威的现代艺术装置展,想看懂这场展不难,我们先来了解一番。

  弗洛伊德曾说“与清醒时的思考相比,梦程并没有更加粗枝大叶,理性欠奉,容易遗忘,不够完整;两者在本质上截然不同...... 梦绝不以任何方式思考,计算或判断;它自给自足,而焕然一新。”

  无论在原始的过去,还是在有全新科技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做梦,也没有停止过探索梦的脚步。而五位来自挪威的当代艺术家通过声音与时间的媒介,解读一场梦,是为《何人说梦》。

  《何人说梦》由姜节泓教授历时两年筹备,终于得以在魔都展出,此次展出让我们与挪威艺术更近了一步。

  注:姜教授任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艺术学院节艺术研究总监,中国视觉艺术中心主任,英国视觉艺术学术刊物《中国当代艺术研究》(Intellect)主编,并一直专注于当代艺术和视觉文化的研究。

  梦是声音

  雅娜·文德伦雅娜·文德伦,1965年出生于挪威博德,现工作、生活于挪威奥斯陆。她的创作聚焦于人类难以进入的声觉环境和生态系统——无论是在物理上还是在听觉上,比如水下深处、冰里或者人类无法听到的频率范围。她创作的沉浸式多声道声音装置和现场声音作品已在全世界诸多艺术机构和公共空间展出和表演。

  我个人印象最深的应该是《31°14’37"N121°28’2”E》,雅娜·文德伦将标题取自上海OCAT展厅中心的准确经纬度。这是一个只有一丝光源的展厅,当你处在黑暗的环境中,你的感官会弱化视觉,提升其他感觉,你会听到有一些声音,一些你平时不能听见的声音,与一些你日常能听见的声音,沐浴在微光中的指南针指示了海洋声音的来源方向。

  站在当下却可以听见来自全世界海洋的声音,指南针会指出南北,能够听到来自东南西北不同的声音,比如海豹来自北方,碎裂的声音就是海冰碎裂的声音以及加勒比海结晶的声音。如果听的时间比较长,还会听到研究船科考船驶过的声音。

  在幽暗的环境里,提升你的感官来聆听这些来自大自然的声音,或许你的梦里曾经有出现海浪的声音,也有出现冰川碎裂的声音,即使你并没有接触过这些,但是它就是出现在来梦里,因为这是自然的呼唤。

  雅娜还有一个身份是生物科学家,在她研究的领域,她深刻的知道人类活动带给生物的伤害和自然的毁坏,我们所听见的这十几分钟的录音中,背后是雅娜几千个小时的录音历程。在录音的途中,或许雅娜看见了惨死的鲨鱼,亦或是被污染的北极净土,自然将自己的悲伤带入来我们的梦中,而艺术家用艺术的方式,将这些景象带到了我们眼前。

  梦是时间

  A K Dolven(窦文),1953年出生于挪威奥斯陆,现工作、生活于挪威的奥斯陆和罗弗敦。她的实践游刃于宏观与微观、普遍性与私密性之间,交织的概念与结构超越了单一的特定作品的局限。人际沟通和互动在窦文的作品中占据核心地位,她的很多基于现场表演的作品都涉及到与他人的合作。

  《To you 1994-2008》是我惊觉时间瞬息万变的一个作品,一段黑白的胶片影片,一个长满青苔圆台的照片。在这黑白胶片影片中,12岁的塔尔·多尔文在一个白色圆圈中伸展四肢和移动。她独自一个人专注于自己的动作。

  这是一个直径110厘米、由白水晶大理石板制成的圆圈,这是窦文于1994年在挪威桑内斯附近永久安置的雕塑。在影片播放的屏幕旁边,挂着一幅窦文在2018年找到的这件“被遗忘的”雕塑时所拍摄的照片。

  大自然在时间的洗礼下重塑了一切。这个被苔藓覆盖的雕塑,几乎很难被人辨认出它就是出现在1994年的影片中小女孩脚下的石头圆圈。这两件作品共同描绘了时间的流逝。

  有时候我们专注于自己的世界,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一转眼我们已经老去,我们曾经印象深刻的地方也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记忆会淡化,时光流逝,你成了什么样子?

  梦是奋斗

  A K Dolven的《一个另类年轻人》也是反应现实的作品,通过以梦境的方式反应社会,影像是一群衣着体面、来自各个年龄层的人群排成一条长队在地上休息,大约有二十个人,他们相互倚靠着,看上去舒适和放松。这些人都朝向一个方向——头向左,脚向右。人群中,只有一个人在看着我们——一个十几岁的女孩。我们同时会看到画面上还有另一位年轻女性——塔尔,34岁。

  她正在从左向右移动,她时而压在人群上,时而部分陷入或绕过人群。她的衣着并不讲究,只穿了T恤、裤子和袜子,并没有穿鞋。影片开始时,她已经位于画面的最左侧,面向与其他所有人相反的方向,并向最远端移动——在画面的最右侧出框。其他人则继续呆在原地。

  我们的生活中总有一些出类拔萃的人,在我们都浑浑噩噩的时候,有的人已经在逆流而上,寻找到了人生甚至是社会中的制高点,而反观我们自身,还停留在原地,享受当下的舒适圈,以此度过一生。你是逆流而行的塔尔,还是沉睡的观众?
梦是成长

  托瑞·罗纳斯托瑞·罗纳斯,1978年出生于挪威克里斯蒂安桑,现工作、生活于挪威奥斯陆。罗纳斯是一位声乐家和艺术家,她的艺术实践涉及诸多媒介,包括行为表演、雕塑、影像和装置。通过使用声音、乐器、服装、道具、建筑和雕塑来改变艺术的形式。

  《古老婴孩》给我第一印象是可怕,五个梦幻的婴儿形象投影在展览空间的不同墙面上。悬浮在墙上的婴儿一边唱歌,一边演奏着不同大小的长笛,呈现了一场交织着随机动作和声音的音乐会。

  这件录像装置作品,是托瑞·罗纳斯为其在哥本哈根的夏洛特堡宫展厅的个展而创作,在《古老婴孩》中,构建了一个使年龄变得流动和抽象的影像,并且存在于时间之外的世界。婴儿和老人都表现为一种阿勒曼德式的极端身体,即一个在新生和陈旧的知识之间摇摆的,负荷的人类形象

  这五个婴孩的形象,与我们现代社会的巨婴何其相似,有着承担家庭责任的年纪,却还一口一个我妈说,我爸说,作为一个成年人,没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也没有该有的成熟与稳重,与这忽上忽下飘忽不定的《古老婴孩》形象不谋而合。艺术多为反应现实,留心,你就会发现。

  梦是现实

  卡米尔·诺门,1970年出生于美国,并完成学业,现工作、生活于挪威奥斯陆。她的作品以文化及心理声学的概念作为美学和观念框架。在她看来,社会文化现象可以通过声音和音乐——特别是杂音来表现,并借由不同的声音作用于身体、心灵和社会。

  《说梦之灯》是卡米尔解读现实之作,1955年的SHURE麦克风作为一个文化标志,早已成为了“黄金岁月”的象征。在这件作品中,麦克风外壳放射出一束明亮耀眼的光,在墙上投下一道巨大的阴影,看上去像一个金属外壳或人的胸廓。光随机地进行周期性闪烁,就像一只即将报废的灯泡那最后几下闪烁;它是社会现实中的无声噪音和被压抑之声。

  在《说梦之灯》中,闪烁的光线和投射的骨架阴影诉说着这个时代的故事,也是我们自身的写照。动摇不定的光线像是一位温柔的口吃者,揭示了矛盾之中的美丽。

  伊格纳斯·克鲁格勒维修斯,1979出生于立陶宛考纳斯,现工作、生活于挪威奥斯陆。他的装置、影像和雕塑作品通常结合声音和文本材料,以探索由全球技术发展所产生的权利、经济、自然和存在的现实之间的复杂关系。此次展出的《噪音比率》、《健体交易》都是很好的作品,等你去解锁。

  梦境我们无法预测,同时它又隐隐之中预示着一些事情,但我们又不能以此作为证据去推断事态的发展,这是个奇异的现象,梦不仅穿梭于我们的潜意识,飘摇于我们在醒时的想像——白日梦,还安居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感受过程中。

  透过艺术家们的作品,你看见了什么?你听见了什么?每个人看到的是不同的梦,但肯定是同样的社会现实,何人说梦?何人做梦?等你观展之后,讲于我听。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