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照亮记忆的阴影”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科特迪瓦国家馆展

时间:2019/8/11 15:34:39  来源:雅昌艺术网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19-05-11 - 2019-11-24
  展览城市:意大利 - 威尼斯
  展览机构:Castello Gallery
  展览地址:Riva dei Sette Martiri(意大利加里波第街) Castello1636/A,威尼斯Castello Gallery
  参展人员:童雁汝南
  展览介绍

  照亮记忆的阴影——中国艺术家童雁汝南参加2019年威尼斯双年展科特迪瓦国家馆

  度过了紧张而漫长的布展期,接下来迎接的就是令人心潮澎湃的威尼斯双年展开幕式,在这个人造小岛上,每年这个时候都将吸引来几十万人的参观,这一天有将近200场开幕同期举行。

  在位于Giardini(意大利城市)和威尼斯军械库之间的战略位置的红色建筑物,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科特迪瓦国家馆展览在这里——Riva dei Sette Martiri(意大利加里波第街)- Castello1636/A,威尼斯Castello Gallery隆重开幕。现场嘉宾云集,济济一堂。科特迪瓦外交部长、科特迪瓦共和国文化和法语国家事务部部长、科特迪瓦驻意大使、科特迪瓦驻梵蒂冈大使、科特迪瓦国立美术学院院长、威尼斯市长、威尼斯美术学院院长、威尼斯双年展策展人、威尼斯双年展主委会负责人、著名艺术家、博物馆馆长、策展人、收藏家等参加了开幕式。

  中国艺术家童雁汝南(Tong Yanrunan)作为该馆参展的四位艺术家之一,携带他为展览新创作的40余件肖像作品参加了开幕。这是一个非常特别又十分有意义的举措:作为地道的中国艺术家,代表科特迪瓦国家馆参加威尼斯双年展,打破了一贯地域和民族的成见,给予地域和民族不同于习见的艺术视角上的新诠释。亚洲与非洲艺术的碰撞,并列在欧洲最重要的艺术盛事——威尼斯双年展上呈现,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具有国际性意义的文化现象。

  非洲和亚洲艺术是欧美艺术向现代艺术转型中重要的灵感借鉴来源,如马蒂斯、毕加索、马奈、梵高等艺术家都从中吸取养料。其后乔治·布拉克、莫迪利亚尼、安德烈·德朗、亨利·摩尔等也从非洲面具和雕像的色彩和线条中找到灵感。大英博物馆和黑非博物馆的展品曾带给艺术家们丰富的创作源泉,20世纪的众多作品中,都可以看到来自于非洲的养份,成就了当时多个艺术流派。尽管我们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欧美艺术在当今时代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在当代艺术的先锋前卫形态中,隐藏着的非洲原始艺术的天然、野性、夸张。今天的当代艺术世界格局中,非洲艺术也占有很大份额,逐渐打破了欧美艺术家垄断全球各大型展览会的局面。就今年的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来说,金狮奖的获得得者来自美国的亚瑟·贾法(Arthur Jafa)也是一位黑人艺术家。而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非洲籍的艺术家占比约有参展艺术家的14%;如非洲风格为借鉴和非洲题材的作品加起来则更多。以本土元素为创作源泉,形成更加浓烈且独特的语言,正在慢慢改变艺术的发展方向。使艺术向更多元化发展,共同推动着当代艺术的前进步伐。它们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作为中国艺术家参展科国国家馆展览并非是艺术家和策展人想当然的举措。相反,这是策展人和童雁汝南(Tong Yanrunan)相识后,多层面思索的决定。独立的策展人Massimo Scaringella因与欧洲国家的紧密交流而在欧州等地拥有很大声名,与欧州艺术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在担任科特迪瓦国家馆展览策划人以来,他作为策展人的机敏,对童雁汝南(Tong Yanrunan)在欧州展出的“FACE TO FACE”系列活动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在机遇巧合相识后,就童雁汝南(Tong Yanrunan)的作品和创作展览模式进行了详细的交流,并且作出了把“FACE TO FACE”系列活动与威尼斯双年展科特迪瓦国家馆项目相结合的决定。在Massimo Scaringella看来,童雁汝南(Tong Yanrunan)是20多年来肖像画界的伟大创新者之一,他在策展前言中写道:

  童雁汝南(Tong Yanrunan)是20多年来肖像画界的伟大创新者之一,他使我们重新审视画中的人物,铭记他们,使我们与人物内心深处的本质和谐一致。他总是描绘眼前鲜活的模特。即使有时惯用距离把他置于存在和精神之间的不定状态,一个特写还是会提升他与模特之间的联系。他描绘的是个体角色的象征性形状,不是人格,也不是面相。横向的笔触和色彩的渲染,时常柔和,间或强烈,更多的是在寻找风景画的感觉,而非仅仅画出一张面孔。

  视觉来自于颜色和光。人眼最初感知光和颜色,经过大脑区分形状和空间位置:脑海里的信号变成姿势,姿势通过颜色变具体,产生一幅带有情感色彩的画作。这个过程中,许多姿势构成一张网,定格了我们对画作的记忆。当然,相比真实的物质本质,艺术家更感兴趣的是人物个体生活的自然性。

  正如美国诗人爱德多姆所说:“风景赋予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形式和物质。”这也正是童雁汝南(Tong Yanrunan)作品的表现方式。他所描绘的人物超越了人物本身,拦截了所有穿越时间和空间的特性。他理想的创作(通常为41 x 33厘米)规格揭示了艺术家的意图,即把一切都集中在个体本质的本体论上,明显而简单,差别与无差别间就像一场博弈。童雁汝南(Tong Yanrunan)的肖像画可以被描述为“灵魂”:他关注的是一个连贯而复杂的社会心理状况。

  可见策展人对童雁汝南(Tong Yanrunan)的创作有着深度的理解,并发现了艺术家在这个时代的可贵之处。童雁汝南(Tong Yanrunan)一直关注有着原始生命力和神秘力量的那些艺术形式:古埃及艺术、非洲原始艺术,以及中世纪的宗教艺术。他曾深入研究古埃及艺术,专程去埃及考察。对非洲艺术的关注使他始终把考察非洲艺术作为计划之一。而这次机缘促进了计划的实施。此次参展科特迪瓦国家馆,也并非只是随机展出他现成的肖像或者随机创作一些作品去展览。作为一个国家馆的展览,当然首要的树立国家的形象。为此,在科特迪瓦外交部、科特迪瓦文化部、威尼斯双年展科特迪瓦馆的帮助与配合下,由童雁汝南(Tong Yanrunan)完成了科特迪瓦当代文化界名人的谱系图——40余件作品,模特都是科特迪瓦文化界的重要人士,他们是该国文化部专立的文化墙上突出的成员,也是科国文化之魂。

  科特迪瓦国家馆重视文化,以这种方式,把他们的作家、艺术家、音乐家、表演艺术家带到全球,这对于科特迪瓦及他们的威尼斯国家馆来说,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于艺术家童雁汝南(Tong Yanrunan)来说,“FACE TO FACE”系列的继续,把这个活动从欧州伸入到非洲大地,既了解了当地的文化,在创作中吸取该民族的气质,又把中国传统文化理念带到当地,形成互动互渗。“FACE TO FACE”有一个重要的理想,就是通过绘画,建立当地名人谱系,之前在欧州数次写生创作,以及前不久在武汉举办的“直面”武汉展,都是以这个思路进行的,科国欲展出本国文化名人画像的意愿,与艺术家的创作想法不谋而合。在这样丝丝缕缕的关系中,可见科特迪瓦邀请中国童雁汝南(Tong Yanrunan)代表科国参展,既是深思熟虑的可行方案,同时也令人耳目一新。

  于2018年底策展人Massimo Scaringella与童雁汝南(Tong Yanrunan)就创作与展览方进行了深度讨论。于今年4月策划并实行了艺术家的科特迪瓦驻地创作之行。在当地,科特迪瓦文化部为艺术家提供了模特信息资源,模特包括艺术家、音乐家、作家、演员 、歌手、导演 、艺术评论家,以及世界足球先生。在科特迪瓦创作数周,从早工作到晚。每每画完一幅,艺术家总是抓住结束后短暂的空暇,与模特进行艺术探讨。能与这个国家最重要的文化艺术前沿代表们进行对话,必能触摸这个民族的文化的根魂与未来的动向。对于一直积极于中外文化交流的童雁汝南(Tong Yanrunan)来说,这是不可多得的好机会。他不仅能听到模特们聊他们的文化,也可以面对面听他们讨论自己的画像,讨论艺术家的创作,这是创作中极为有趣的一环。可以发现,不同的眼睛在看到作品之后的反应和表达。比如艺术家及音乐家Paul Wassaba说:“我能看到很多细节,很多自己的细节,我认出这是我的肖像,感觉很亲切。”喜剧演员Binda Ngazolo以一种更艺术的风格表达观点:“童先生令我印象深刻,他设法找到一个入口,去表现我面孔背后的呼吸。”导演Bienvenu Neba在看到自己的肖像后充满了想象力地说:“它让我感觉我好像还在母亲的肚子里,那时我比现在更好看……这是一张革命性的画像,如果不是革命,那至少也非同寻常。” 雕塑艺术家Ka?din Monique le Houlleur作为艺术圈的同行,则有着更专业的判断,他说:“艺术化的肖像与功能性画像不是同一回事……我能感受到这种工作……拿着画笔轻轻触摸……不得不说,他创作过程中的确需要极大关于面孔的敏感度……”音乐家Obin Manfe?则惊讶地说:“我以为这将是一幅古典派照片,就像相册里的那种,但是当我看到我认识的其他人的肖像时,我又认出了他们,这让我看到了肖像的另一种形式……”。作家Isabelle Kassi-Fofana和这种音乐家一样惊讶于这样有别于传统的模糊不清的肖像,他说:“非常神奇,它(画作)捕捉到了神情,他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每位模特都在被画后表达了对艺术家中国山水写意式的肖像图式的惊讶及兴趣。而非洲人民的淳朴、和善的气息更是影响了艺术家的创作,凝聚成了一笔笔色彩浑厚并浓烈的色块。

  创作过程中对作品的讨论热潮延续到了开幕式。4月底, 童雁汝南(Tong Yanrunan)带着40余件科特迪瓦名人肖像赴威尼斯参展。作为“照亮记忆的阴影”主题的一部分,童雁汝南(Tong Yanrunan)的绘画也恰到好处地诠释了展览主题:时间因为人类的记忆而变得有意义,这些肖像,作为科特迪瓦当代文化领域的“立此存照”,也将是科特迪瓦民族历史的“记忆”的灯盏。开幕式上人们对于这些肖像的表现出强烈关注,不管是作为科特迪瓦当代文化谱系的介绍与宣传,还是带有鲜明个人风格的出自中国传统文化根源的写意式绘画语言,都足够引起人们的思索与讨论。展览刚刚开始,童雁汝南(Tong Yanrunan)作品的影响力,将随着展览时间的推移更加明显,正如他多次在欧洲的展览一样。

  以“照亮记忆的阴影”为展览主题,作为有着浓厚非洲特色的科特迪瓦艺术,一直受到全球艺术机构和人士的高度关注。科特迪瓦的艺术家们往往在本土传统文化和发达的全球化环境之间找到联接和话题。参展艺术家Ernest Dükü ,1958年出生于布瓦凯(科特迪瓦)。以非洲本土传统文化为创作的源泉,同时在绘画、雕塑、装置等多个领域有所成就。摄影艺术家Ananias Léki Dago,1970年出生于阿比让(科特迪瓦),他关注着古老非洲的传统与现代化文明之间的冲突,并通过照片呈现。艺术家Valérie Oka,1967年出生于阿比让(科特迪瓦)。以绘画和摄影,重拾被人们遗忘的古老非洲的故事,让被遗忘的非洲英雄重回人们的视野。中国艺术家童雁汝南(Tong Yanrunan),则以一个全新的,外来的视角,去发现和观看科特迪瓦,以一种摒弃人文情结的完全外在的方式,感知科特迪瓦及非洲文化。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