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到川博,近距离了解巴蜀画坛巨匠陈子庄

时间:2019/2/12 14:02:52  来源:天府文化

  2019年1月25日,情怀——吴凡任启华捐赠陈子庄作品展在四川博物院开幕。这批捐赠的藏品共213件,其中包括陈子庄书画作品、亲笔书信、便条、其学生代笔书信百余件,以及其他著名老一辈巴蜀书画家诸如冯灌父、吴一峰、伍瘦梅、晏济元、周抡园等人的作品,还有陈子庄先生拓制或收藏过的拓片,任启华先生手拓的皖北汉墓拓片以及与研究陈子庄艺术相关的任先生的早年作品。这不仅是四川博物院捐赠史上的盛事,也是整个四川乃至全国文化史上的大事。

展览现场

  陈子庄,20世纪巴蜀画坛巨匠,才华绝代,迥不犹人。他涉足巴山蜀水,让他着墨最多的不是名山大川,而是人们眼前最普通、最常见的村舍溪流、草虫花卉、风土人情。他笔下的一石一树、一花一草无不倾注其独特的见解和纯真的感情。他怀情山水,境由心生,将文人画写意传统和对现代诸写意大家的取法完美结合,独成一派,他的作品在中国绘画艺术史上闪烁着璀璨的光芒,历久而弥新。

  陈子庄先生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陈子庄先生与四川省文化局美术工作室有好几次卓有成效的合作,在四川国画界影响极大。当时积极参与其事的美工室工作人员任启华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受教于潘天寿、顾坤伯先生等,他深知陈子庄绘画的艺术价值,非常推重陈子庄,给了陈子庄极大的支持。相交数年,陈子庄经常与任启华讨论绘画艺术,在高涨的创作激情下,为任启华先生留下了百余幅画作精品。上世纪80年代以来,陈子庄的画价格日益高涨,但任启华先生却把自己珍藏的陈子庄画作、书信等两百余件都捐赠给了四川博物院,他致力于陈子庄先生绘画作品的整理及研究,在他看来“他送给我的画,都是谈艺术谈得兴起时画的。这些画能体现他的绘画理念,是成系统的,绝不能散失。”

任启华先生

  “美矣流水意,当为知音赏”,陈子庄先生的诸多艺术创作精品多年来一直为吴凡和任启华二位珍藏。现两位先生将其毕生珍藏的两百余件作品无私捐献给国家,使四川博物院成为海内陈子庄作品收藏最多的机构。值此新春之际,四川博物院将其全部展出,这不仅承继了子庄先生的艺术情怀和巴蜀情愫,更重要的是礼赞吴凡及其家属、任启华及其家人对中华文脉的珍爱之情、崇高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捐赠作品赏析

  子庄先生历来重视写生,认为艺术必须在现场写生的基础上对素材进行提炼加工后方能成为艺术。此为子庄先生唯有的两幅现场用毛笔写生的画作之一,描绘了山村赶场的场景。

描绘了在山野里一片芭蕉丛林里坐落了数间农舍,周围小溪环绕,整幅画面浑然一体,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感觉。但此画无落款,子庄先生认为还不够称意。左下角钤白文“石壶之印”,此印为后期任启华先生请子庄先生补盖。

  子庄先生喜爱梅花,其以前的家宅周围种有很多梅花树,此幅作品中的梅花虽很生动,但他并不满意,改笔数处。钤白文“南源”印为后来补盖。

  画两株巨大的黄果树荫下有房屋数间。子庄先生不够满意,后改笔数处。所钤朱文“石壶”印为后来补盖。

  画面中把各种树的特征以及树与树之间穿插有序的关系都描绘得非常精道,给人以幽深致远之感,实属难得。此幅画子庄先生比较满意,当即落款南原,后补朱文“石壶”印。

  此幅描写陈子庄初来夹江,由当地肖科长陪同到几个造纸作坊去参观,所见马村一带风光。 “玲珑巧峭”是指人文与自然相结合的一种天人合一的精神。上题“蜀山玲珑巧峭为难状之境,不明此意,无从下手也。甲寅之夏于成都,石壶”,钤白文印“石壶”。

  绘彭山、夹江一带自然风光。此画笔法较抽象,色调以赭石为主,辅以花青。左下款署“石壶”,钤朱文印“阿九”。

  绘汉旺暮霭之中的山色。画面饱满,仅于边角留白。山石树木笔触概括,其远山用淡花青、阔笔涂抹,乃子庄先生典型的个人画法特征。右上款署“石壶”,钤白文印“小字阿九”。

  观展指南

 

  展览时间:2019年1月25日——3月26日

  展览地址:四川博物院临展1厅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