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新浪当代】艺术、商业、社区空间之无缝对接

时间:2018/12/7 11:27:17  来源:新浪收藏

  刘巽达:艺术空间、商业空间、社区空间之无缝对接

  编者按:“云之空间书写”在11月3日于上海喜盈门国际建材品牌中心举办,同时也组织了一场关于“商业空间里的艺术宣示”的专题论坛。本次论坛由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大可主持,受邀做主题演讲的有上海采风杂志名誉主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光明网专栏作家刘巽达、艺术家春野、艺术家、批评家王南溟、艺术家老羊、艺术家倪卫华、上海美术学院副教授、策展人马琳。本篇文章是上海采风杂志名誉主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光明网专栏作家刘巽达,根据国内外艺术进入“社区空间”的例子,分享了艺术空间、商业空间和社区空间之间的关系。


论坛现场:上海采风杂志名誉主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光明网专栏作家刘巽达作主题演讲

  会场有点严肃,我不大喜欢过于严肃,我少讲观点,举一些例子,让气氛轻松一点。刚才在倪老师的带领下,我观赏了部分艺术家的作品,初步解开了我来这之前的一个疑惑:会不会委屈了我们的艺术家?我在文联工作了几十年,看了无数美术展,基本都是在美术馆展出的,而在商业空间里,观众其实就是顾客,他们只是不经意地偶遇一下艺术品,而不是专心致志地欣赏,这会不会委屈了我们的艺术家?今天看下来感觉没有委屈,因为这高档的环境并不输给美术馆,而且由于策展人运用匠心,让艺术作品与商业环境和谐对话形成互补,产生了“互不委屈”的效果,商业环境没有委屈艺术家,艺术作品也没有委屈高档商品,它达成了一种和谐,仿佛本该如此。观众与顾客本来就是一体的,偶遇的惊喜也许胜过专程观赏的失望——由于心理期待不一样,一旦在商业环境看到眼前精湛的艺术品绝不亚于美术馆里的专门展出,反而会产生意外惊喜,就容易口口相传。我看了之后也有所感慨,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是一条可以普及的道路,可以作为一个模范样本。

  前一时期台湾导演赖声川在上海为剧场选址,虽然很多地方伸出橄榄枝,但他很快被徐家汇的美罗城吸引,于是在那儿建了“上剧场”。理由很简单,闹市中心的商业大厦本来人气就足,如果加上顶级的文化设施,绝对是锦上添花的。台湾人的商业脑筋更灵活一点,他们早就懂得这个道理:把艺术空间和商业空间融为一体,才能够更好地聚集人气。去年我在拉斯维加斯的赌城里转来转去,发现所谓赌城,其实就是一个体量巨大的综合体,一楼赌场,二楼剧场,三楼商场,人流穿来穿去,谁分得清谁是赌客、顾客或观客?往往都是身兼数客。

  前年淮海路上的上海K11搞了一个“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结果是人山人海。据K11统计,特展期间其日常营业额增长了20%。K11艺术基金会创办人称这个商业模式为“博物馆零售”,说这意味着零售品牌、公共空间以及艺术共融一体。而同样档次的艺术展放在浦东的中华艺术宫就很少人去,显得空荡荡的。不但心理空间遥远,而且仅仅只为单纯的目的,这就减少了很多犹豫不决的观众。所以我说,艺术家们首先不要有偏见,并不是说我的作品放在高大上的地方就牛叉,放在商业空间里就降格,我觉得不是这样的。

  刚才看了国内外几位艺术家的装置艺术、漆画艺术、雕塑艺术、陶瓷艺术、水墨艺术作品,水准都很高,我很喜欢。放在这样的高档空间里,可谓互相提升,我觉得非常好。


展览现场:罗永进作品《竹屋》

  关于艺术空间、商业空间和社区空间之间的关系,我再举一个例子可资说明。去年我在洛杉矶待了几个月,有一个际遇给我比较大的触动:我亲戚空下来就会去淘宝,美国人有一项商业习惯,一到周末就会有一个淘宝日,开放某个空间,让顾客去淘二手货。我们在网上看到一个信息,就去淘宝去了。我跟大家描述一下参与的过程,我觉得很有意思。

  山庄上有一栋很高级的别墅,两夫妻都过世了,在别墅里面有很多东西都要卖掉。美国专门有这种经营二手货的公司,选择好的空间让大家来淘货,他们把其他的好东西也都放在这个别墅里面一起卖。周末早上我们去的时候比较早,通向山上别墅的这条路还比较清静,但不多久,车子就排到老远老远,大家都闻讯而来,到11点的时候,整个别墅包括游泳池边上都是人来人往,处处摆着各种用品,处处可以低头观赏。我仿佛产生一个幻觉,这不像是在购物,倒像是在看一次艺术博览。来的大抵都是夫妻,他们在其间穿梭,看着散放着的种种物品,凝神思考,微笑欣赏,窃窃私语,轻轻抚摸……远远望去,就像在开一场派对,宁静的豪宅显出生动的情趣。临近中午时分,一对对青年、中年、老年夫妻走了出来,我发现他们几乎均有斩获,有的夹着油画雕塑,有的肩着裘皮大衣,有的捧着玻璃器皿,有的托着精装图书。更有淘到大件物品的,急匆匆往自己的车走去,然后将空车开到豪宅里面,把物品装上车……12点钟我再进去一看,天,几乎搬空!老美的购买力真是惊人,虽然像蚂蚁搬山,但人流太大,转眼间就“瓜分”完毕。想象着这些美妙的物品流散到各家,就觉得这种物品流动的形式真是高效而完美。于是我写了一篇随笔发在报上,叫做《派对式瓜分》。我就想,这样的场合,分得清艺术空间、商业空间和社区空间吗?这些物品,除了油画雕塑之类的纯艺术品,就连那些台灯、银盘、柜子等用品,都泛着历史包浆和艺术光泽,与其说它是商品,我更愿意视它为艺术品。人们打量它们时,肯定是艺术和商品考量同时进行的,这不是和我们看好电影一样么?好电影从来都是又艺术又商业的。


展览现场:蒋正根作品《方舟》

  既像是一个商业空间大家在买卖,又像是一个艺术空间大家在看艺术展览,又像一个社区空间让周边的人们介入商业和艺术活动,这不是三个空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缝对接吗?我想,可能比较成熟的国家,对于艺术空间、商业空间、社区空间的关系,不一定需要像我们这样坐在这里探讨,很可能早已是人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在策划一桩艺术活动或商业活动时,都会很自觉地将三个空间融为一体,而不用刻意去“捏到一起”。当然,我们现在开始意识到不同空间的互为补益,已经是一个进步。所以我觉得策展人特别了不起,他们在理论和观念先行下,通过概念包装,一手拉商家,一手拉艺术家,创造出双赢和多赢的局面,说明他们的思想和艺术修养是优秀的。

  如何让艺术和商业共舞,我想商家老板的素质也是很重要的,他们一定要有艺术细胞,要有先进的理念,要有对艺术的尊重。如果商家老板不懂艺术,恐怕他不会接纳眼下的这个策划,也看不懂其中的价值。今天我所看到的这个“结合”做得非常好,商场和策划人把走廊或某个不起眼的空间,甚至是角角落落的边角料都利用起来,粉刷一新,地毯一铺,射灯一打,立马提升了空间品质,变成艺术画廊和艺术空间,到处充满艺术的气息,非常好。


展览现场:梁进青作品《印象·石佛系列》

  给一个小建议:我今天因为有人带领,大概看了百分之六七十。估计随便逛逛的顾客,可能只看到三分之一甚至五分之一,会有遗珠之憾。当然我们理论上说“偶遇艺术”,遇不遇得上无关紧要,但是哪个艺术家不希望有更多的顾客能看到作品呢?现在在互联网的技术条件下,我觉得可以创造一点吸引粉丝的手段,比如在相关微信公众号上,开展“发现惊喜”的“觅宝活动”:通过发现,通过寻觅,谁能够把这次展览所有60个艺术家的作品都能找到,就发奖品,大奖可以是艺术家的作品,甚至可以设某一天为艺术家接待日,让艺术家在这架豪华的钢琴旁签售。这个场景就是一个社区文化的东西,是作者和读者互动的概念,也显得更现代一点。像春野的书画,完全具备现场签售的条件,让顾客和观众不但看到艺术品,还能看到艺术家,这样的体验,皆大欢喜,商场增加了客流,艺术家也能有经济收入。

  那么多的艺术家,每天都在创作作品,如果大家华山一条道,只想着进美术馆,其他途径都视而不见,这是极其短视的。艺术进商场,艺术进社区,这是必由之路,其间并无档次高低之分。今天的这次策划尝试,让我们看到了三个空间正在走向无缝对接,希望成为成功的范例,尤其是希望带入“社区空间”——归根结底,艺术也好商品也罢,都是需要人流的,但愿未来的其它策划,在保持品位的同时,更接地气。


展览现场:村濑秀竹作品《彩画墨系列 篆书九态》

  话不多说了。我只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今天站在这里,站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实体性商业空间里,这其实就是一次美术守望,我们在跟那个瓦解了所有的现实消费经验的虚拟世界对抗。今天,人们已经在网上购买艺术品,甚至用手机就可以买艺术品,但你能买到什么好东西呢?我认为那种形态的交易,只能买到工艺品或艺术垃圾。当然,通过今天这样的艺术宣示,我们表达了对体验式商业空间的首肯,同时,艺术家也获得了来自商业空间的认可。

  文|刘巽达(上海采风杂志名誉主编,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光明网专栏作家)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