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画我眼中所见”李玉双绘画展

时间:2018/5/19 17:25:44  来源:雅昌艺术网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18-05-01 - 2018-05-20
  开幕时间:2018-05-02
  展览城市:北京 - 北京
  展览机构:国家大剧院
  展览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长安街2号
  策 展 人:智吉
  特邀策展人:林松
  学术主持:邵亦杨
  主办单位:国家大剧院
  承办单位:观画艺术中心
  展览备注:支持:无上堂艺术机构 贵州向黔进集团 上海极视文化传播 李家山水(北京)文化发展
  展览介绍

  李玉双,1935年出生于徐州。

  他是国画大师李可染的长子,母亲苏娥早逝,幼年随家人在兵荒马乱中辗转于徐州和上海,与生俱来的艺术因子在外祖父(著名戏剧理论家苏少卿)和舅父的熏陶下逐渐萌动。从画六十余年,尤擅风景。

  玉双先生六十余年埋首于科学研究与绘画艺术,无论速写、还是作品,皆全部在自然中完成。时间积累到一定阶段,写生的意义就发生了变化,不再是简单的写生,而是人与自然最直接的相处。在六十年每日流连于自然的过程里,画家看到的自然就有了特殊的意义与价值。

  绘画革命往往始于新的观察方法的形成。1971年,理工出身的李玉双开始研究人类视觉与艺术的关系,制作相关模型并尝试视觉试验,逐步形成一套独特的观察方法和绘画体系——李玉双称之为“光编码”画法。他认为,构成人眼中自然万物的并非物体固有的“形”,而是“光”以特有的编码形式传递给人脑的色彩信息组合。而常人在看到物体的瞬间,大脑就已对光编码进行解码,因此看到的是一个具体的“形”。因此,他的“光编码”画法将解码之前的色彩信息呈现出来,从而摆脱了绘画对“形”的依赖,直接进入到自然万物最本质的状态。

  六十余年,他一直致力于研究“色彩”。近十余年来,他又侧重探索中国传统绘画材料,如宣纸、毛笔等工具对色彩的表现力,此次展览将以全新的展览形式集中展示李玉双十余年来的探索成果。

  单从作品出发,李玉双享有“东方莫奈”之美誉,画家对写生的坚守、画面中对光的表达与印象派相似,又不局限于此。在他几十年的创作体验中,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创作方式和西方的观察方法融合,成为特殊的东西方文化的结合体。这种东西方交融的艺术特色是中国山水的当代新表达。

  他作品中所呈现的自然与色彩的律动感,完美契合国家大剧院的综合艺术氛围,绘画与音乐、戏剧等不同艺术门类的碰撞与跨界融合,正是展览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重要出发点。

  “画我眼中所见”这一主题更是有力地表现出画家的创作理念和艺术追求。从展览作品到展陈设计,从展览本身到活动安排,从艺术家到策展团队,全方位体现着“画我眼中所见”的核心追求与“艺术即生活”的艺术观念。策展人智吉以流畅自然的布景营造出充满生机的“自然”,并以生活美学的思维复制艺术家的创作场景,让环境为媒介阐释画家和作品的科学与自然,为观者徐徐展开一幅进入李玉双眼中世界的画卷。整个场景仿佛焕发新的生命力,单纯的架上绘画与自然布景、展陈设计在此完成了基础的两次跨界。

  艺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展览整体以四个部分展开——“自然而然”(展示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最后又返归绘画本体的近作)、“观而察之”(表达眼睛如何观看又如何观照自身并达至“无我”状态)、“自由自在”(展现画家不间断的涂鸦式速写成就的自由自在的心灵境地)、“有限无限”(即六十多年的绘画经验创造了无限的生命精神),视频、音乐、作品与速写的同步展示,有序揭示了画家从观察自然到创作到无我再到生命无限、艺术无限的升华,我们可以在这里看到哲学中的“无我”“自由”仿佛与李玉双的作品模糊了界限。这是展览的精华所在,更是艺术的高深之处。

  “画我眼中所见——李玉双绘画艺术展”将不止步于展览,而是全方位的艺术家与大众的对话。同一片土地生活的人,为什么你看不到艺术家眼中的自然的色彩?究竟谁看到的是真实的自然?绘画如何表现音乐的律动?艺术与科学什么关系?科技可以取代艺术吗?你真的能看懂孩童的创作吗?……为此,我们特意邀请科学界、音乐界、美术界、教育界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在展览期间增设多场主题活动,专门为你解疑答惑。

  在精心设计的展示空间里,参与体验精心打造的专场活动,你可以倾心领略不同艺术门类的同台视听竞演之美,走进艺术家的精神世界,重新开始对世界的观察,对自然的认知,对绘画的坚持,对传统的重写,对科学的探索,对跨界的思考。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