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洪世川的国画作品“墨龙”谈

时间:2019/7/15 18:26:49  来源:收藏快报 李伟才/福建泉州

本文作者(左)与洪世川先生(右)合影于展览现场

  2017年2月,“洪世清、洪世川昆仲书画作品展”在晋江市博物馆举行。我得到一次近距离观赏画家原作真迹的机会。画展中,一幅关于中国龙的水墨画吸引了我,这便是洪世川先生的大作。

洪世川《墨龙图》

洪世川《墨龙图》

洪世川《墨龙图》

  展览过程中,洪世川先生每天都会出现在展览现场。通过介绍、交谈,我们方知洪老先生的一些关于书画艺术创作之事。展览恰逢元宵佳节,又恰逢洪世川老先生八十岁生日,真是双喜临门。而对于我来说,能面对面聆听洪老先生的教诲,更是三生有幸!

  洪世川先生擅国画,主攻花鸟画,兼及人物,尤善墨龙。1999年底《洪世川画龙》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译成英文版对外播出。

  一、洪世川“墨龙”的时代意义

  在中华,龙文化、龙的传说蕴涵着中国人所重视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主体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兼容并包的多元文化观。

  艺术龙就是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对龙的敬仰和崇拜,即以雕刻、塑造、绘画、舞蹈、神话传说、竞技活动等方式表现龙。

  洪世川先生画墨龙,源于他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他是晋江安海镇人。安海,古称安平,是一个大港口。一直以来,洪世川受海洋文化和闽南文化的影响,他在书画创作中,经常画那些他自己熟悉的题材。龙,在闽南随处可见——寺庙的屋顶装饰、寺庙的石刻图腾、闽南高甲戏的金苍绣龙袍、舞龙活动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这为我们认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提供了理论指南。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我们一方面要善于继承和弘扬其精华,另一方面要挖掘和阐发其当代文化价值。

  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精神的载体,从多姿多彩的龙文化中,也可看出古代中国人的人文精神。中国龙的艺术形象是独一无二的,与龙有关的种种文化现象也自成一体,让人回味。

  洪世川先生画的墨龙作品,龙的活动空间广阔,姿态变化多端,能上九天,能潜深渊,或飞龙,或腾龙,或奔龙,或游龙,或吐火,或喷水,或双龙戏珠,或群龙共舞,一式的朝气蓬勃,一式的奋发向上,一式的活灵活现,这些充分体现了作者的创新精神、包容精神、进取精神、独立精神。

  于此相对浮躁的世风,洪世川先生画的墨龙作品,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它象征着一种奋发向上、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洪世川的篆书笔意,融合在墨龙作品创作中

  洪世川,早年从厦门鹭潮美术学校、浙江美术学院求学出来后,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客居金华。洪世川性格趋于含蓄内敛,但做什么事都有条不紊。在篆刻方面,转益多师,博采众长,取法秦汉,苍劲古雅。在篆法上,熟谙六书,并自创一种草篆风格,既合古法,又出新意。钱君匋对洪世川的篆书持肯定看法,曾褒奖说:“世川研弟作篆书,颇有法度,得石如遗意,可喜。”

  要画好龙,就必须对龙有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它的身体结构特点,比如长角、长牙、爪、褶边、鳞片、尾巴、钩刺、须毛和皮毛等;从独特的细节着手创作独一无二的龙,探索如何在掌握画龙的技巧的基础上,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创作活灵活现的墨龙。

  洪世川深知“书画同源”的道理,他在篆书和篆刻方面下的功夫非常大,这对水墨国画来书是非常重要的。书法和国画,都是线条的艺术。洪世川在墨龙创作中,很多时候将篆书的笔法运用其上,大大增强了龙躯体、龙鳞、龙爪的柔嫩度和柔韧性,画面效果好。

  陈梦麟曾为世川篆书《千字文》写了一篇《求古寻论,劳谦中庸》,赞许世川所书,“充满活泼泼的生机,秀润劲拔,笔意潇洒,气韵连绵,朴茂华滋”,而且还提到“世川先生本职是一个画家,按古代绘画分科,龙虎、仙佛、花鸟虫鱼,无一不精,均得墨韵神情,尤以画龙著称于世”,还誉其是“学力深厚、学识广博的全方位的艺术家,当今真寥若晨星”。

  洪世川的篆书——在墨龙作品中的落款,为其画作增加了不少分数。或长文,或短跋,或补白,或点缀,因白布局,因地制宜,落落大方,洋洋洒洒,蔚为大观。《世纪腾龙》系列墨龙作品,龙的形象各异,篆书的款识不同,近观远看,帧帧精品,令人拍案叫绝。

  三、洪世川“墨龙”的艺术价值

  有人评价洪世川的墨龙,堪跻身古今龙坛而无愧色。

  龙,本是虚构的,它是人们脑海中的想象之物。云,是水气变成的,它时有时无,缥缈无定。把两者通过笔墨来表现,又没有设色,这样的绘画难度是非常高的。

  为了画好龙,洪世川先生从传统入手,继承前人已发之秘,不仅对历代绘画做了孜孜研习、临摹,而且对石雕、石柱、壁画,甚至钱币、青铜器、秦汉瓦当、仰韶彩陶等所涉各种古龙饰纹图案等,都做了研究、临摹。洪世川先生沉浸在了长期的观察和收集素材工作之中,练就了一双发现美、捕捉美的锐眼和一双表现美的快手,从而为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洪世川的哥哥洪世清,是著名画家,在国画、版画、指墨画等方面有较大成就。受洪世清笔下严谨的造型、精湛的笔墨技巧及独具一格的画风影响启迪,洪世川在创作之余进行了理性而审慎的思考,苦苦寻找属于自己艺术语言的突破口,他也从历代大师最简单的线条、章法等入手,一遍遍地进行技法剖析,对传统经典的法式予以梳理和整合,并从中体味情感、禀赋、性格等与各类笔墨程式之间的内在因缘。由此,他开始了自我风格的构建和追求,反复探索多种表现手法,勇敢地突破传统的程式化的构图,根据画作需要,用水墨铺排叠加,反复皴染。他深深懂得,只有多方借鉴,并积极消化,为我所用,新的创造才有深度。

  宋代陈郁有云:“盖写其形,必传其神,传其神,必写其心。”(《藏一话腴·论写心》)中国历代画家,所以有巨大成就者,皆能放下一切世俗的妄念,焕发其“心”的本性,才能获得“静观皆自得”的灵气。

  洪世川先生说,画龙容易画云难。师古人,求心源。为了画龙,他可没少花工夫,对墨的浓淡、水的枯湿进行了不知多少次尝试。有时在一种纸上得到了理想的效果,换一种纸又得重新适应。他画的龙威而不凶,武而不躁,其情侣龙、母子龙、合家龙特别具有人情味,画面虚实相宜,把“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特性表现得很充分。

  面对纷繁喧嚣、不断追逐的画坛,洪世川先生一直秉持“平常心”的处世心态,用心在“画画”这条道路上进行着“自我”的跋涉,并努力创造着更高、更新、更美的艺术作品。

  (本文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晋江市文联主席、国家一级评茶师)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