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常秀峰:中印艺术交流的使者

时间:2018/11/14 15:56:41  来源:中国文化报

   常秀峰先生是现代中国画家、艺术教育家,也是中印艺术交流的使者。1947年至1950年他在印度国际大学艺术学院留学,1957年任印度噶伦堡中华学校校长,1961年归国。他留学印度时期创作了一批中印融合风格的绘画,至今仍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在现代中印艺术交流史上留下了一笔宝贵的遗产。

   常秀峰(1915—2010),笔名归鸿,安徽省怀远县人,幼读古书,爱好绘画。1945年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毕业,擅长中国画、书法、篆刻,兼工诗词,受到过陈树人、徐悲鸿、陈之佛、潘天寿、丰子恺、常任侠等名师的教导和奖掖。1940年徐悲鸿曾赴印度写生,认为那里是希腊、埃及、波斯、印度与中国文化交汇的地区,可以看到艺术上的血缘关系,就建议常秀峰到印度去取艺术之经。当时他的叔父常任侠正在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任教,这也促成他到该校留学,并师从南达拉尔·鲍斯。

   常秀峰在印度国际大学艺术学院留学期间,接受了印度复兴派的艺术教学和艺术思想。南达拉尔·鲍斯主张完美的艺术作品具备三个要素:自然、传统与独创性。常秀峰服膺和践行印度导师的艺术思想,通过写生亲近自然,通过临摹熟悉传统,通过创作发挥独创性,他的艺术作品兼具自然、传统与独创性要素,曾获得旅印中国画家张大千和印度女诗人萨罗吉尼·奈杜等人的称赞。

   印度传统绘画主要包括壁画和细密画,以阿旃陀壁画、莫卧儿细密画和拉杰普特细密画为代表。印度阿旃陀石窟被称为“印度的敦煌”,其佛教壁画年代比敦煌更早。常秀峰曾到阿旃陀石窟考察壁画,也曾临摹莫卧儿细密画和拉杰普特细密画。印度莫卧儿细密画引进了波斯细密画的元素,也间接受到了中国工笔画的影响,常秀峰临摹的莫卧儿花鸟画那羽毛精细的双鹰,近似中国五代画家黄筌的《写生珍禽图》。他留学前夕所作《柳塘雪鹭》《寒夜梅雀图》等工笔花鸟已相当精致,因此他临摹莫卧儿细密画驾轻就熟。

   常秀峰出身于农家,民间文化情结浓厚,因此,他似乎对印度民间风格的拉杰普特细密画更感兴趣,他临摹拉杰普特细密画《牧童歌》插图的《印度风俗》几可乱真。同时,他也临摹过印度复兴派绘画。复兴派绘画在技法上融合了印度传统壁画、细密画和远东绘画与西方水彩画的元素,在题材上不仅描绘印度古代神话传说,而且表现印度民间现实生活,无论刻画人物还是动物都充满关爱和悲悯众生的人道主义情怀。

   1950年,常秀峰在印度国际大学艺术学院毕业后,相继在加尔各答、噶伦堡等地的华侨学校任教,传授中国工艺美术,他的竹雕、石雕、砚雕和中国书画、篆刻闻名遐迩。1960年秋,因印度政府排华,常秀峰被以“中国间谍”的莫须有罪名逮捕入狱。1961年出狱后他由中国政府派飞机接回北京。1962年受聘安徽艺术学院副教务长兼美术系主任,1974年任安徽省博物馆副馆长。尽管命途多舛,但这位中印艺术交流的使者仍然难以忘怀其在印度留学的美好时光。1982年定居香港以后,他创作了一幅中国画《印度之春》,并在书中注明:“余于一九四七年留学印度国际大学时,每逢春日全校师生集会庆祝一年一度的红粉佳节,歌舞狂欢极一时之乐,当年情景久不能忘,遂以当时速写画稿,绘成此图,藉作纪念。”画家根据当年速写绘制的中国画,捕捉了两名盛装的印度女生曼妙的舞姿,人物造型与色彩颇有敦煌壁画飞天的韵味,可以同旅印中国画家叶浅予所作的印度舞蹈人物媲美。

   现代中国画家徐悲鸿、张大千、叶浅予等人都曾到印度写生,都属于中印艺术交流的使者,而到印度留学,系统学习、临摹和借鉴印度传统绘画元素,并融入自己的写生与创作,形成中印融合的绘画风格,常秀峰可以说是现代中印艺术交流史上的第一人。中国画拥有自身独立的笔墨传统和审美标准,但并非封闭的画种,而是开放的体系。在中国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的今天,中国画不仅应该向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艺术开放,而且应该向东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艺术开放,尤其应该向印度等东方文明古国开放。我们只有扩大开放的视野,才能更多地汲取与融合世界文化艺术的精华,丰富与更新传统中国画的艺术语言,让中国画更容易被世界各国人民普遍理解、接受和欣赏。这也许就是常秀峰及其艺术对当代中国画发展的启示。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华书画家》杂志主编)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