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保利秋拍:傅抱石《金刚坡秋色》2208万元成交

时间:2018/12/20 12:18:06  来源:雅昌艺术网

傅抱石《金刚坡秋色》1944年作 镜心 设色纸本 61×101cm

  [北京保利]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

  2018年12月7日晚,北京保利2018年秋拍“中国近现代书画夜场”在北京四季酒店举槌,本场共90件书画精品上拍。其中,傅抱石《金刚坡秋色》1300万元起拍,1920万元落槌,加佣金最终以2208万元成交。(拍前估价:1500万-2000万元)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我父亲所在的中央大学从南京迁往重庆。为了躲避日本飞机的轰炸,三厅把文化工作委员会安在重庆市西郊群山之中的金刚坡下赖家桥。参加三厅工作的许多文化名人,如田汉、阳翰生、冯乃超、画家司徒乔、高龙生、张文元、李可染以及我父亲等,都来到金刚坡下赖家桥附近安家落户。

  ——傅二石

  从1939至1946年,在金刚坡的这八年之中,傅抱石先后举办了5次个展与联展,由于风格雄奇畅快、水墨淋漓、气势磅礡、撼人心魄,而在画坛声名鹊起。此期风格与留日之前和滞日期间的表现均有显着的差别,是傅抱石艺术创作的转折期、活跃期与成熟期,也标志着傅抱石进入了绘画创作的高峰期。

  在此时期,傅抱石作画,喜将画作呈现为灰黯腺胧的低调子,留白不多,与其早年留日所见“朦胧体”某些画风相类似。所使用材料系四川产的一种皮纸,俗称“铜骨皮”,此纸坚韧耐磨,不易起毛、破裂。能耐多次渲染与擦皴,在风格面貌上,自然与一般宣纸画作有别,傅抱石此后一生均喜爱和擅长使用皮纸作画。这一时期傅抱石的山水画中山石轮廓逐渐湮泯,而形体内的质地则笔墨交错。喜作雨景,通幅罩染,雨势层次前后可辨。墨色淋漓酣畅,而勾描笔线则盘桓纠绕,且速度疾快。对个别景物的描写则逸笔草草,融铸于通幅的气势与情景中。徐悲鸿盛赞傅抱石此时风格“在轻重之气有微解,故能豪放不羁,改革了三百年来低靡不振之习气,为继张大千、黄君璧之后的健将,画坛将会有必盛远景的征兆”。生气蓬勃的创作活力使傅抱石开辟出自己的风格,因此不论是地理环境或文化渊源,四川金刚坡可说孕育了傅抱石艺术风格的成长和成熟。

  傅抱石本幅《金刚坡秋色》,钤有“甲申”一印,可知创作于1944年,是作者典型的金刚坡风格作品,所用纸张,即前文所提及的四川皮纸。画作的取景角度,既不是山脚下,也不是山顶上,而是于半山腰某处,这可从画作右下角上行的台阶与房屋的透视关系,做出判断。作者利用这种近似于摄影与写生的取景方式,巧妙地体现出了川东典型的丘陵地貌特点,近、中、远景逐次排开,山峦云海相映成趣。画中景物,以近处植被掩盖下的乡间屋舍为主体,路旁的一株红树,则将时节锁定于秋季,而顺着苍翠拾级而上的拾薪者,可见作者的匠心独具——在若隐若现间,便点活了画面。中景与远景的屋舍,颇有“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诗境,在和谐了构图轻重缓急的同时,也表现了乡野的寂静与安详——1944年的秋天,抗战已经进入到了相持阶段的末期。

  傅抱石对于金刚坡的情感,除了寄托于《金刚坡秋色》这类更偏向写实的作品之中,也流露于他的字里行间:“画山水的在四川若没有感动,实在是辜负了四川的山水。以金刚坡为中心周围数十里我常跑的地方,确是好景说不尽。一草一木,一丘一壑,随处都是画人的粉本。烟笼雾锁,苍茫雄奇,这境界是沈缅于东南的人所没有、所不敢有的。”此图应是对一带风光的真实写照。这一时期,傅抱石的生活创作条件十分艰苦,金刚坡却以自身辽阔风光给了他无限的创作灵感,在他画风的奠定中起到了无法忽视的作用。此作出版展览多次,在傅抱石的山水题材画作中,像《金刚坡秋色》这样横幅构图大尺幅的作品尤为罕见。

  所以这张画的可贵之处主要在于:一、在重庆时期,傅抱石所创造的独特艺术风格在这张画上已经完整的体现出来了;二、傅抱石再现了他曾经居住过而且形成艺术风貌的环境,题材上十分难得。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