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21世纪当代艺术的280种打开方式|佳作推荐

时间:2019/8/24 8:51:01  来源:佳作书局

  Standing as paragon

  提及现当代艺术,你会立刻联想到什么?是否会觉得它的内容概念模棱两可?《21世纪艺术之书》(The Twenty-First Century Art Book)即关于千禧年以来的众多优秀艺术作品,通过图片和文字解释结合的形式汇集了200余位艺术家的作品,透过这些作品的风格流变,你或许能够更清晰地知晓现当代艺术的实质内核。

  01

  “Habibi”,2003,Abdessemed Adel

  一个巨大的人类骨架以伸展的姿态悬浮在地面的上方,在它的脚后是一个飞机的引擎发动机,整个装置看上去就像一个人飞在空中。骨架在艺术中的出现常常伴随着死亡和阴郁的氛围,可Adel的作品中呈现出的更多是一种戏谑和调侃,以独特的创作材料和禁忌议题作为个人标志的他,一直在探寻着事物表达的非唯一途径。尽管他的雕塑、绘画、摄像以及动画、装置都乍一看只给人一种直观的震撼,但其背后都掩藏着他对人类脆弱性和世界运行规则的反思。

  02

  “Travelling in the Family”,2003,Andersson Mamma

  在这张画中,一家人虽围坐在餐桌的旁边,但彼此之间没有任何的交流和关联。漂浮在画面表层的黑色烟雾,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观者眼前的一道玻璃上的污渍;画面人物的背后,是一幅巨大的风景画,亦或是另一块玻璃外的景致。艺术家通过这样“模棱两可”的表现方式,营造出了一种诡异又平静的氛围,将人物的疏离感完美显现。

  Mamma的灵感多来源于神话、梦境或是自己的回忆,而她似乎尤其擅长于描绘那些处于隔离或远距离状态下的人们,虽然她的画有时会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和阴森晦暗,但或许这才真正指向了肉眼所见外的真实。

  03

  “Take Care of Yourself”,2007,Calle Sophie

  在自己的爱人通过邮件告知分手后,Calle决定将自己的痛苦转化为艺术创作上的动力。这件装置收集了来自107位女性的分手物件,包括照片、视频、短信和邮件等。最有趣的是,不同职业的女性似乎会用自己的专业习惯快速地进行反应——一位编辑下意识地纠正了男朋友的语法错误、一位女性法官不自觉地开始审核对方的态度、而演员则倾向于用表演的方式呈现短信内容......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Calle一直坚持用各种方式探索人们的情感世界,试图找到影像运用和文本内容的重合地带。

  04

  “Hase”,2005,Gelitin

  一只长70米的巨大粉红色兔子,就这样躺在了意大利皮埃蒙特附近的阿尔卑斯山上,可它似乎浑身上下都是“伤口”。其实这是澳大利亚的一个4人艺术团体完成的作品,1978年他们在一个夏令营里相识,1993年开始以团体的身份参与艺术创作,他们一直鼓励观众参与到作品的陈设中来,共同完成一件作品的塑造。值得一提的是,这只兔子会一直躺到2025年,并最终迎来它的20岁生日。

  05

  “Forest”,2003,Sasnal Wilhelm

  用刷子快速移动绘制而成的森林,像一阵飓风一样地包裹着其中弱小的人们。这个画面其实来源于作品Shoah(1985),一个史诗级的宏大叙事,关于一场血腥的大屠杀,而人物背后森林的原型其实是一个巨大且凌乱的坟墓。艺术家Sasnal童年经历的战争,几乎构成了他创作的核心内容——他的曾祖母即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那一段惨痛的过往不仅塑造了他的个人,更深深地扎根于作品中随处可见的无助和荒诞。

  06

  “Breakdown”,2001,Landy Michael

  在伦敦一处废弃的百货公司里,Landy创立了一个完整的工业系统专门用于销毁自己的物品。在此之前,他罗列了一个清单,统计了自己拥有的共计7227件物品,然后由专门的人员通过传送带依次分类,最后送往粉碎机器进行分解。在这项行为艺术结束后,Landy仅仅留下了随身穿戴的衣服帽子,完成了一次彻彻底底的“自我抛弃”。

  07

  “Istanbul Project”,2003,Salcedo Doris

  在两栋大楼间的巨大缝隙里,1550把椅子被随意地丢弃。这其实是一种矛盾的隐喻,混乱的纠缠恰好完美地填充了多余的空间,意外地形成了一种和谐。椅子本来是一种供人们休息的“场所”,可在这里却变成了身体遗失和废弃的物品,作品用以象征20世纪的人类暴行。而创作基于本国(哥伦比亚)政治斗争的Salcedo,想要用这样诗意的方式号召人们关注那些战争的受害者以及被迫离开祖国的难民。

  08

  “Waste Not”,2005,宋冬

  2002年,宋冬的父亲突然离世,让整个家庭备受打击。对于生命易逝的感慨让他萌生了办此展的想法——如果一个人的一生会拥有无数件物品,那么这些东西的陈列是否就在某种意义上解释了这个人的存在?于是,他收集了母亲近50年里使用过的物件,从泛黄的日历到各式各样的盆盆罐罐,它们不仅仅记录了她的生活,更体现了老一辈人的勤俭节约和对器物的迷恋。而其中甚至可寻整个家庭的发展轨迹,贫穷的过往清晰呈现,记忆便如潮水一般涌来。值得悼念的是,艺术家的母亲也于展后3年离世,让它成为了一个极富意义的记录作品。

  书名:The 21st-Century Art Book / 21世纪艺术之书

  作者:The Editors of Phaidon Press

  出版:Phaidon,2014

  装帧:精装,304页

  语种:英文

  「书影实拍」

  1.【微信购买】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微店直接购买;

  2.【淘宝购买】在淘宝网检索店铺“佳作书局”,在店内查找关键词“21世纪”即可;

  3.【手机淘宝】椱ァ製这段描述?9DkkY9myB3n?后到◇綯℡寳;

  点击“阅读原文”预订《21世纪艺术之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