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张叔良与他主办的《苏州明报》

时间:2020/10/18 15:45:17  来源:收藏快报 周继厚/贵州贵阳

图1 苏州明报证章

  苏州《明报》创刊于1924年,是民国时期苏州发行时间较长、影响较大的三大报之一(另两家为《吴县日报》,销路最好,代表苏州工商界;《早报》代表苏州知识分子,读者多是教育界人物),是一张代表当地士绅的报纸。

  1925年,张叔良接办《明报》,改名为《苏州明报》(图1),幅面改为对开报,日出四版两大张,并转载《上海夜报》电讯消息。

图2 冯超然、吴湖帆、庞元济、张大千、梅兰芳、王震、陆抑非等作《张叔良先生小像》

  1926年,《苏州明报》开始用长途电话收发上海通讯社电讯消息,各报纷纷效仿。1932年“一·二八事变”,《苏州明报》派出战地记者,连发号外报道战况。1933年,江苏省新闻事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苏州明报》主任张叔良参加,并被选为江苏省新闻事业委员会委员。1934年,范烟桥主编《苏州明报》副刊《明晶》。1936年《苏州明报》主编项坚白被推举为吴县国大代表候选人。抗战爆发后苏州报纸相继停版。

  张叔良(1892—1960),字慕唐,江苏句容人。主办《苏州明报》《苏州民报》《游艺报》,时任江苏省新闻事业委员会委员、江苏新闻学会理事、苏州新闻记者会理事等职,毕生从事新闻事业,所办《苏州明报》日销量过万,在近代苏州报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西泠印社2012年秋拍“中国书画海上画派作品专场”中有一幅《张叔良先生小像》国画作品(图2),拍卖估价300余万元。画面为张叔良手持书卷席地端坐青松翠柏之下,四周鸟语花香,表现出一派宠辱不惊、闲情雅致的清风傲骨,十分传神。该画特殊之处还在于是1933年由张大千、吴湖帆、陆抑非、冯超然、王震、梅兰芳、庞元济等四十余书画名家、文人墨客和政府要员共同为张叔良社长四十岁生日而创作,可见张叔良先生当时的社会影响。画中有张大千亲笔所写款识“小拥琅环似茂先,况看春木发婵嫣。吴门他日移家去,画里从君枕石瞑”。有政要李根源敬题“叔良先生四十初度。民国二十二年春”。

  画作上方还有余杭著名博物学家褚德彝所题长跋:“张叔良先生创办明报于苏州,同人推君为社长,余甞阅其报,见其宗旨正大,文字隽雅,与近时诸报不同,甞考欧美各国通都大邑所设新闻社而为其魁者,必周知历代之治乱,世界之得失,故一操不律可以阐发民意,推测世变,其职任之重如此,非渊识达材不足以膺此重任。余与先生未通缟纻,然闻声相思神交久矣,顷以四十小象属题,余衰朽,学殖荒落,何足为君增重。窃绎明报命名之义,贾子云:知道者,谓之明。韩非子云:知微者,谓之明。观其报,文字谨严,论断精塙,则贾子知道之心也。消息灵通,洞烛幽隐,则韩非知微之义也……”该题跋不仅奖掖张叔良社长之才学,亦反映报纸取名《苏州明报》之意蕴及办报特色和宗旨等。

  经过十多年发展,《苏州明报》在内容、版面及销量等方面均有显著进步,使得报纸这一新式传播工具在苏州建立,并迅速成长为最有影响力的大众传媒。老百姓通过报纸能够直接了解近代苏州的发展变化,同时报纸在帮助人们树立新式社会观念以及促进近代苏州工商业发展也产生了巨大作用。

  《苏州明报广告研究(1925—1937)》论文,全面深入、客观公正地论述了《苏州明报》的办报特色,以及广告对当时苏州工商业发展的影响。文中说:“广告是《苏州明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类别及数量不断增长,文案设计也由粗糙、幼稚向细致、成熟演进。精彩纷呈的广告承载着丰富的时代信息,是近代社会变迁的记录者。在广告视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大众的物质生活、思想观念及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苏州明报》广告不仅反映苏州社会的变迁,也促进社会进步:一方面,广告作为一种新的商业经营模式,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宣传载体,推动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广告充当了社会文化传播载体,具有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广告对社会变迁的积极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但虚假、低俗广告的存在,给社会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这不仅是对《苏州明报》广告的公正评价,对当今传媒的广告也有现实意义。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