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收藏明清家具需了解作伪12招

时间:2019/12/6 16:14:03  来源:华夏收藏网

  随着中国明清家具的价值逐渐被人们认识,伴随而来的就是古旧家具的作伪之风泛滥。要了解明清家具的真伪鉴定,首先得从识破其作伪的招数开始。

  ■第一招:以劣充好
  
  利用硬木家具材种不易分辨的特点,以较差木材制作的家具,混充较好木材制作的家具。

  ■第二招:移花接木
  
  随着年深日久,许多古代家具往往因保存不善,构件残破,极难按原样修复,于是就有人移花接木,移植非同类品种的残余结构,凑成一件不伦不类的古代家具。

  ■第三招:以多充少
  
  “罕见”是古代家具价值的重要体现。因此,不少家具商把传世较多且不太值钱的半桌、大方桌、小方桌等,纷纷改制成较为罕见的抽屉桌、条案、围棋桌。

  ■第四招:拆一组两
  
  将一件古代家具拆散后,依构件原样仿制成一件或多件,然后把新旧部件混合,组装成各含部分旧构件的两件或更多件原式家具。

  ■第五招:改头换面
  
  投机者有时任意更改原有结构和装饰。如有人认为,凡看上去比较“素”(无装饰、雕饰)的明式家具,年代可能较早。结果就把一些珍贵传世家具上的装饰故意除去,以冒充年代较早的家具。

  ■第六招:杂材其中
  
  这种做法常见于包镶家具。 一些所谓“硬木”家具,其包镶手法是在普通木材制成的家具表面贴上一层极薄的硬木皮,其内心主材部分则采用并不昂贵的杂木,伪装成硬木家具。

  ■第七招:偷梁换柱
  
  采用“调包计”,软屉改成硬屉。软屉,是椅、凳、床、榻等传世硬木家具的一种由木、藤、棕、丝线等组合成的弹性结构体,多施于椅凳面、床榻面及靠背处,明式家具中较为多见。与硬屉相比,软屉具有舒适柔软的优点,但较易损坏。传世久远的珍贵家具,有软屉者十之八九已损毁。由于制作软屉的匠师近几十年来日臻绝迹,所以,古代珍贵家具上的软屉很多被改成硬屉。

  ■第八招:改高为低
  
  为适应现代生活的起居方式,把高型家具改为低型家具。家具是实用器物,其造型与人们的起居方式密切相关。进入现代社会后,沙发型椅凳、床榻大量进入寻常百姓家。为了迎合坐具、卧具高度下降的需要,许多传世的椅子和桌案被改矮,以便在椅子上放软垫、沙发前作沙发桌等。不少人往往在购入改制后的低型古代家具时,还误以为是古人流传给今人的“天成之器”。

  ■第九招:刻意做旧
  
  作伪者在一些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家具上,比如桌子、箱柜的表面用钢丝球擦出一条条痕迹,上漆后再用茶杯、锅子烫出印记,用小刀划拉几道印子。还有采用细砂皮在新仿家具最容易受到磨损的部位精心打磨,做成使用痕迹,然后上蜡,做成老皮壳。

  ■第十招:速成催老法
  
  在新做好的家具上泼上淘米泔水或茶叶水,然后搁在室外的泥土地上,任它日晒雨淋,两三个月里反复几次后,木纹自然开裂,油漆龟裂剥落,原木色泽发暗,显出一种貌似历经风雨的旧气。若是桌椅类家具,就将四条腿埋在烂泥地里,时间一长,这一截腿就会由浅入深地褪色,呈现一种水渍痕。但是真品的水渍痕一般不超过一寸。

  ■第十一招:伪作包浆
  
  包浆,是古玩的行语,系指古器物在传世的过程中,其表面所留下的风化痕迹。因木器容易上包浆,而且包浆层较厚,行语又称这种包浆为“皮壳”,通常呈一层玻璃状态,非常柔和,木质的纹理自里而透外,色泽有一种苍老感,具有宝石般质感,一擦就会显示出光泽。而仿制作伪的旧家具常用漆蜡色作假的皮壳,有的甚至用皮鞋油之类的劣质材料,目的是造假。做假的皮壳的光泽是呆板浮躁的。用手触摸,真品的皮壳光滑温适;伪品则有一种腻涩之感,有受阻的感觉,甚至粘手。

  ■第十二招:虫蛀家具
  
  为达到更加逼真的效果,有些作伪者还在家具的抽屉板上做出被老鼠咬过的缺口,或用虫蛀过的老料做在关键部位上,更有甚者,还专门豢养蛀虫在家具上刻意蛀出特殊的效果。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