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自从一见桃花后

时间:2019/8/6 14:06:37  来源:收藏快报 杨未君/河北石家庄

图2 《花卉册页》

  陈衍评陈师曾的诗,说是至情人写至情诗。师曾画亦可作如是观,是“至情人画至情画”。陈师曾笔墨沉郁,情感深挚。师曾《公湛以诗酬我之画,复以诗报之》诗云:“投以无声诗,而以有声和。其声何泠泠,松风半空堕。俯仰江海间,朋好余几个?汝我形影乖,坚意不可破。”可见师曾是把画作为无声诗来创作的。陈师曾画之高格,还体现在题画诗上。陈画题诗,有自作诗,有录引前人句。所录前人诗句,定非常见俗语。观之可体味师曾诗学趣味,也可窥其涉猎广博,家学渊源。

图1 《桃花图》

  有一幅陈师曾的画《桃花图》轴(图1,陈师曾《桃花图》)(见《陈师曾书画精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2月,图版161),是陈师曾重要作品之一,几乎所有关于师曾的画集中都有刊载。原画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纸本设色,133×33.5厘米。画面虬枝枯干,桃花疏放,花瓣以纯色点染,极具幻灭绚烂之感。这幅画有师曾自题:“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今总不疑。癸亥仲夏陈衡恪。”钤“陈衡恪印”白文方印。□处有姚华题识:“印昆疑是于字,属补阙,姚华。”钤姚华朱文方印。

  画面另有周大烈长题,从中可看出这幅画阙字补题的始末。周题为:“师曾画此画,误一字,手自挖去,拟装裱填写。适从母病,急赴金陵,疾作遂不返。此不知何句,挖处或是于字。越一年,余过其家,为记之。甲子九月周大烈。”钤“周氏大烈”朱文方印。

  从三个人的题跋中可以看出,癸亥年即1923年的夏天,师曾作此《桃花图》,题句中挖去一字,本打算以后装裱时再补上。突闻母病,师曾急赴南京侍奉,不料一去竟成永诀。所阙一字遂成悬案。周大烈考阙字为“于”字,应该是从诗意上揣摩的,姚华似乎也想不出更好的,便从此说。那么,所阙之字到底是不是“于”字呢?这诗句又是谁的原诗呢?

  如今网络时代,很容易查得师曾题句的出处。语出唐代高僧灵云志勤。《五灯会元》载:福州灵云志勤禅师,本州长溪人也。初在沩山,因见桃华悟道。有偈曰:“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自从一见桃华后,直至如今更不疑。”看来,阙字当为“如”字,周大烈先生断其为“于”,虽不中亦不远矣。

  现存资料中,我们看到有师曾所作的一个花卉册页(图2,陈师曾《花卉册页》),里面有另一幅《桃花图》(见《荣宝斋画谱——陈师曾绘花鸟山水》,荣宝斋出版社,1998年8月,第14页),所画为折枝桃花,老干纵横,没骨桃花色彩艳丽。题句为:自从一见桃花后,直到而今总不疑。看来《桃花图》师曾画过不止一次。而题句转录灵云志勤的《桃花偈》,也与原句不同。看来,按照陈师曾的习惯,所阙的那个字或许应该是“而”。

  这里再多说几句关于此诗的解读。灵云志勤禅师(生卒年均不详),是唐末五代时期的僧人,这首诗是其晚年的作品。“三十年来寻剑客,几回落叶又抽枝”是说曾经三十年行走江湖,追寻道义,歇下脚来也偶见桃花的落叶和抽枝,“自从一见桃花后,直至如今更不疑”是说忽有一天见了桃花的绚烂,终于悟道了。到今天也坚信不疑。不疑的是什么?就是佛法。为什么见了桃花而悟道,是因为桃花极美丽绚烂,而这美丽绚烂又转瞬即逝,总会被雨打风吹去。见繁花而悟道,是禅宗顿悟的常规法门,不一定是桃花,也可以是杏花、樱花等,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是一种因缘际会,只不过这一次是桃花,是禅师眼中的桃花。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