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传真> 正文

来找找,画中人在哪里?古代绘画中的“人与自然”等你体验

时间:2023/9/21 17:01:43  来源:艺术中国

展厅现场

  撰文_曹枫茹

  在中国古代绘画中,人与自然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除却烟容巨壮的宏阔山水,常见点景人物间或漫布于画中。此次展览“何处寻行迹”将古代书画与现代视觉联系起来,以绘画中的人物行迹讲述自然哲学。传统绘画中的典型人物小景蕴含着艺术家对于人与自然的理解、传统山水画创作的观念和思想,通过这些线索理解中华文化的特性,重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主办,是文化和旅游部“2023年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入选项目。展览以古人与自然共生的智慧和理想为切入点,从“四时景物”“意象玲珑”“人境相偕”三个角度,展示顺应四季物理的人民生活、饱含文化情思的自然生态,以及寄情林泉烟霞的畅怀人生。

  展览从馆藏历代绘画中精选了元明清山水画和人物画五十余件,既包括张雨的《山水图》、沈周的《云水行窝图》、蓝瑛的《白云红树图》、任伯年的《秋林觅句图》等经典名作;也包括较少展出的特色藏品,如张宏的《仿古山水册》、钱慧安的《人物故事册》等。

  展厅中还设置了许多来自书画中的人物小元素,他们将沿途伴随前来的观众朋友观展,并提醒观众不断地寻找山水画中的人物行迹,观察他们与自然的关系。前来参观的观众可以寻找这些小人的出处,体悟人与自然。 

  第一单元 四时景物

  这一部分通过很多小尺幅的作品展开人与四时的互动之旅。北宋画家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写到:春画归牧耕锄、郊游踏青、渔唱渡水;夏画避暑纳凉、玩水浮舟、风雨过渡;秋画吹箫、玩月、渔笛、登高;冬画雪笠寒僮、寒郊游猎、雪江渡口。

  古人顺应四时物候的生活智慧,有时“藏”在山水画中的人物在不同时节的活动里。到今天也是如此,人和自然靠节日互动,过节的时候我们才有机会到自然中去,并且很多节日都是人与自然发生关系的结果,通过合自然之序,寻自我与万物之道。

上官周 《山水》(轴) 2130

  上官周对于时间的表现力非常微妙,这幅画的时间不能完全通过树、草等表现出来,还需要人物活动。画中有草亭,院子里有喝酒宴会的老人,野外有田埂、劳作的人,是一个农家。这些活动所表现出来的时间是开放性的,观众朋友可以有自己的猜测,但根据《山水纯元集》中所述“春画归牧耕锄”,所以它更像是春天,在清代“农闲”跟这个主题很像。

  在中国古代“四时”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大四时,一种是小四时,春夏秋冬与晨昼暮夜。在古代与时间相关的学问往往与王权相关,在《礼记》中把大四时与小四时看做是一种天道,不是合适的时间就不做不合适的事情,要顺应天时。在古代绘画中,大四时与小四时往往融合在一起的。

张宏《仿古山水》册页之四 1637

  明末清初的职业画家张宏就很善于把握微妙的时间感,以及由于时间变化带来的气氛。

  与其说画面表现的是某个季节,不如说是一天的某个时段——日落,其中鸟群的出现强调了日落而非日出的氛围。除了远处的太阳,近处的人物也能强化时间的细节——渔夫已经把船靠在芦苇荡里准备休息,呈坦胸闲憩之态。画面中凉亭的出现可能是对于夏季的强调,因为在凉亭里消夏是夏季的典型活动,亭子与渔夫形成了一些互动。此外水面上还有波纹,是有风经过,竹林也像在被风吹动,这些都是经过画家精心设计的大四时、小四时。

德敏《杂画》清

  画家眼里看到的虽然是现实,但心里想的可能是传统,这幅小景画出了传统也画出了现实。所谓传统在画面中就是“雪景”,画家背景用墨,强调了山与石白雪覆盖之感。在小桥上有一个行走的小人,背着用于取暖的柴火,另外“寒林”也是冬天的代表,自宋代以后成为了山水画的重要意象。在这些意象会让人联想到隐士,“雪桥”也是隐逸画的重要意象。

王翚 《仿王石谷山水》(册页)其二 1122

  这套扇面一共有12页,展览选取了其中6页,画家在其中加入了人和时间的观念从而让画面变得丰富。这里出现了许多意象,有“寒林”、“归鸦”,用于像诗歌一样“起兴”,把其与人物联系起来,留与观众想象两个人在荒率的山林里会聊什么?做什么?

孙枝 《上林春晓图》卷 1589

  在古代特别是明清时期,画家中出现把季节经典化的现象,这时候它描绘的季节除了画面表现之外,还可能另有所本。例如孙枝万历十七年左右的《上林春晓图》,而用的名字是万历十年左右去世的张居正的一首诗,而且画面在描绘皇城景观的部分跟张居正的诗句特别贴切——“皇州霁景浮”借助诗文画景的互文关系把季节经典化。

  第二单元 意象玲珑

  明代书画家陈继儒在《太平清华》中写到了古人寄趣的不同方式,有支仗、舟游、勘方、山居、小憩、抚花、烹茶、读书、观瀑、负暄、望山、旅行、对弈、鼓琴等。展览在这一部分通过绘画具体展示了这些人物活动。

  和现在一样,古代的名胜也是需要被开发的,所以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到,如果无法去到真的山水游历,也可以在山水画里遨游、观享。这样的游览方式最早能追述到南朝宗炳的“卧游”,如今我们带上VR眼镜可能会有“卧游”的观感,但当再次站在一副画前时,是否还能找到进入一副作品的通道?本次展览是在找寻一种卧游的体验,画中人物是重要的引导者,山水是抽象的,但人会为其加入尺度,当观众与画中的某一个细节发生共鸣就能进入这幅作品。

高简 《山水》 1698

  很多明清的古画是需要挂在家里的,人和自然的相协与互动不只是画里的,还有当画展示出来时人和自然的关系。比如这件明清时期典型的单条画,细长的尺寸使它形成单元式的构图,通过山水自然的隔断,画中人物从近处坐船慢慢荡到远方。

《山水图》元 张雨

  仔细观察画面能发现在右中部有一人静立于石梯之上,顺着石梯往上画家将观众带入小楼之间。画家通过人物所行走的山路、水路把画面贯穿起来,人在山水中的行迹、人与自然彼此的关照,体现出寄情山水、自我关照的审美关系。

  这一点在展览中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被具化为人物的具体活动及来自《太平清华》中的各类寄趣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央美美术馆有着近2000件收藏,美术馆会定期做盘点、修复、整理、出版,这次展出的很多作品在展出前都经过了长时间的修复。例如这件《红云白树图》,在修复前它的画面基本已经碎掉了,经过人文学院冯鹏生先生的修复后,才能对它的色彩、画幅、用笔做进一步研究。

沈周 《云水行窝图》卷 明

  《云水行窝图》卷是央美馆藏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作品,“舟游”是典型的文人活动,有的“舟游”有山有水,而这一件则是纯在水中。题目中的“行窝”一方面是形容江南的水荡开后形成的水窝,同时也是小舟与天地相割形成的一方空间,是文人在家以外的“小天地”,明代的文人很雅致,在这幅画里就是把舟作为自己的“行窝”。

  这幅作品具有一定的功能性,画家在提拔中写到了“图引”二字,及是有人写了系列诗,找到沈周画帮其作画为引首,用绘画替代字引。

李士达 《匡庐泉图》 明

  李士达属于“变形主义”的画家,他对于石头与瀑布的处理都有一种团块感,中间有两个小人坐观瀑布。他画的小人很有特点,下面的人正上山与他们汇合,形成了某种关系。

  明清时期这种没有什么目的性的观望很多,在宋代绘画中也有,这是当时一种人们休闲的反应,仁者爱山、智者爱水,而观瀑既有山又有水,仁智之乐皆有。

  第三单元 人境相谐

《米癫拜石》扇面 任伯年 1893

  米芾有一件收藏的灵璧叫“砚山石”,《志林》记载他“抱眠三日”,狂喜之极,即兴挥毫,留下了传世珍品《研山铭》。这幅画从构图上看是一个交错进入的空间,人物进入了石头占据的空间,石头也进入了人物占据的空间,视觉上融为一体。石头作为山水画中重要的因素,在唐宋时期就成为了文人特别喜欢的东西,喜欢石头其实就是喜欢自然。石头本身的形状也是自然的凝结物,一块小小的石头本身也是宏大自然的缩影。

张宏《松声泉韵图》轴 1626

  松树是用于形容君子品格的经典意象,这幅画中出现了双松,其树冠缠绕,双松从宋代以来形成一种文人高士和朋友之间志同道合的关系。因由双松可以让人联想到画里的人似乎在感叹着“微斯人,谁与归”,想要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费丹旭 《红妆素裹图》轴 1841

  画面所表现的女性红妆素裹踏雪寻梅,变成了绘画和文学共同的主题,画面没有运用大红而是素雅的红色,具有画面感与视觉冲击力,。

王素 《人物》扇面 清

  树木枯萎之后会变成中空的,把它劈开就会变成像舟行的样式,此称之为“槎”。可以看见画面中的人物乘着木舟漂流,绘画来自“张骞扶槎”的传说,有着悠然一叹的意境。

梅清《山水》轴 清

  在画面中这样头戴儒巾、褒衣博带、手中执杖,归去来兮的这种形象是仿效陶渊明的典型装扮,是画家对于隐逸归山的情寄。

展览现场

  展厅中还特别设置了观众打卡空间,里面的山水摆件都来自于这次展出的作品,观众朋友们可以前来寻找这些山水的出处。山间发光的小人是由美院雕塑系的同学3d打印制作,观众朋友可以走进空间,切身体会人与景之间的关系,可以用视觉游山水也可以进入山水。

  “人与自然”是一个亘久的话题,回望传统不是固步自封,而是重新阐释与拓展人与自然观的内涵,或许也能通过传统思考当下,让自然的理念为中华文化提供新的助力。理解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已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要求。此次展览将古代书画与现代视角联系起来,将古代哲思与现代规划贯穿起来,由画中行迹寻得自然哲学,或将为传播经典自然理念、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供新的助力。

展览海报

何处寻行迹——馆藏古代绘画中的人与自然

展览时间:2023年9月8日-10月20日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层A展厅

主办机构: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赞助:北京鑫河艺博文化有限公司、北京自定义科技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