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传真> 正文

三星堆是怎么被发现的

时间:2022/8/13 8:54:23  来源:解放日报

以下是中华考古文学协会副会长岳南在“一刻talks”上的演讲。他为我们讲述了发生在四川广汉的三星堆遗址发掘故事。

  ■岳南

  三星堆位于成都北部一个叫作广汉的地方。这里有一条河叫马牧河。在马牧河南岸,有3个高出地面的黄土堆。由于这3个土堆在一马平川的土地上突兀而起,且面积较大,很是抢眼,远远看去如同天上的3颗星星,所以得名“三星堆”。在马牧河的北岸,也有一块弯弯的台地高高突出,这个地方叫月亮湾。

  1929年的一天,在月亮湾台地上住着的一家农户,为灌田方便挖了一个水坑,挖水坑时发现了一个长方形的深坑,坑里堆满了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宝贝。

  他们为什么一看就知道这些是宝贝呢?因为在这之前,附近三星堆、月亮湾一带就经常挖出一些玉石、玉器。老百姓口口相传,认为这些东西是属于蜀王的,这个地方在古代的时候是蜀国的一个都城,所以这些东西是蜀王埋下的,都是值钱的东西。

  他们一家人趁着月黑风高,偷偷打着灯笼,从凌晨2点至4点,把坑里的宝贝全部搬到了家里,一部分藏在麻袋里,一部分藏在一个喂猪的食槽里。谁也不会想到,他们会把宝贝藏在猪圈的食槽里。所以,后来土匪去他们家,军阀也去他们家,都没能找到这些宝贝。

  他们在家猫了半年后,开始把其中的一部分玉器卖到成都的古董市场。古董商得到这批玉器后,很快以天价转手倒卖。众多的业内行家突然看到这批玉器,惊叹不已,连呼稀世之宝,纷纷追索探寻它的来源。当得知这批宝物来自广汉时,一下子就引起了业界的极大关注。

  有关宝物的风言风语也引起了英籍基督教传教士董宜笃的注意,他骑着毛驴来到月亮湾打听玉器的情况,结果一无所获。他又去找了广汉文昌宫一个叫陶名凯的旅长,希望陶旅长能打听到玉器的来历。陶旅长得知玉器是从地里挖出来的,于是派出一支约450人的队伍开始在月亮湾挖宝。

  华西协合大学美籍教授、著名地质学家戴谦和得知此消息后极为震惊。在他的协调下,1934年,由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馆长、美籍教授葛维汉主持,首次在月亮湾的土坑四周布网进行科学发掘,希望尽量搜寻出与之相关联的遗迹和遗物。结果,此次发掘共出土、采集了600多件器物,全部押送至广汉县政府。

  后来,由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发掘工作被迫中断。

  1949年,新中国成立。考古工作者经过仔细踏勘和试掘,发现三星堆与月亮湾都是难得一见的古蜀文明遗址。然而,正当他们准备开展全面发掘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那时候,“农业学大寨”,各个县、各个乡镇开始搞砖瓦厂,于是广汉也办起了砖瓦厂。砖瓦厂的原料需要用土。附近不是有3个大土堆吗?很快,两个土堆就被削平了。这时候,来了一个文物干部,叫敖天照,他一看,说这样做可不行,这3个土堆是广汉的标志,很可能是蜀王的陵墓,怎么可以随便动土?他马上向县委、市委、省委层层反映,还联合四川省博物馆、四川大学等地的专家反映情况,最后,终于让这个砖瓦厂停工了,保存下了半个土堆。

  1980年春夏的时候,重新开始了对三星堆遗址的发掘。有一天,有个窑厂的工人找到考古队的陈队长,说需要两车土,能不能帮忙找一个没有文物的地方挖一下。陈队长就来到三星堆旁边大约50米的一个斜坡上,在地上画了一个圈,说你们就在这里挖两车土吧。第二天一大早,两个工人开始挖土,但是挖着挖着,突然咔嚓一下,手震得发麻,把土扒开一看,发现土里有一件很大的玉器。一看有宝贝,两个人开始争夺起来。正好附近有个村民看见了这一幕,马上跑到考古队报告,于是陈队长火速赶到,迅速保护了现场。

  文物的发现,往往就是这么偶然。这次发掘,不仅获得了大量石器、陶器,还清理出四川古遗址中比较罕见的房屋基址。从此,“三星堆文化”逐渐得到学术界的肯定并被普遍认识。

  1986年春,一场中外瞩目的考古大发掘开始了。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和广汉县政府联合成立三星堆遗址发掘领导小组。参加发掘的三方各抽调得力干将组成一支庞大的考古队伍,除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业人员外,四川大学考古专业出动师生20余名,德阳市所属各县也派出文物干部10余人,加上当地雇用的民工总计接近200人。随着这一区域两个大型祭祀坑和无数件绝世宝藏的横空出世,三星堆文化在一夜之间名满天下,为世人所共知。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