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多角度浅析安岳、大足石刻特征

时间:2022/1/27 14:54:00  来源:佛像雕塑艺术


■ 前  言

  2019岁末,喜逢首都博物馆研究员黄春和老师在四川大学主讲《汉传佛教造像》,笔者不远千里赴蓉悉心受教。

  讲座后和师兄弟姐妹一行20余人对四川省安岳、大足范围内的华严洞、毗卢洞、孔雀洞、塔坡、灵游院、卧佛院、木门寺、圆觉洞、茗山寺、庵堂寺、金顶山、北山、大足石刻博物馆等共计13个点位的古代石刻进行参观游学。

  这些石刻的年代大致从晚唐、五代至南宋,跨度约500多年历史。其中大多数石刻造像为宋代所凿刻。

  通过几天的参观研学和资料整理,并将安岳、大足(后统一表述为"此地区")石刻与同时期中原造像相比照,大致归纳出此地区石刻主要有以下特征(因个人视界局限,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师友斧正,不胜感激):

■ 一、此地区晚唐、五代、宋等各个朝代造像与中原同时期造像保持紧密联系。

上图为中原唐代与此地区五代对比


左上:大同博物馆藏辽代金铜观音像   右上:大足金顶菩萨像

左下:邯郸博物馆藏五代罗汉像       右下:大足金顶赵智凤像

上图为中原五代、辽与此地区宋代造像对比

  通过大量实例对比我们可以看到,不论唐、五代还是宋代各个时期,不管是从形体塑造还是衣褶表现、配饰、发型等诸多方面,此地区石刻造像都与中原汉传造像保持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不难看出石刻造像风格和发展脉络主要是从中原佛教雕塑艺术的沿袭以及对于本地区前朝规制的传承。

■ 二、此地区宋代石刻相较中原同时期作品,“唐”味更浓。

  此地区造像中,特别是五代造像,与中原地区晚唐甚至中唐时期造像风格、神韵上都甚为相似。例如卧佛院第45号千手观音像虽然在《安岳石窟》(四川美术出版社)中年代标为“唐”,但笔者在该石刻附近并未找到相关“唐”的题记,而同为一整窟开凿的52号浮雕经幢则明显题记为“广政二十二年岁次乙未”。

52号经幢及题记

  广政是后蜀后主孟昶的年号,使用时间为公元938年-965年,属于五代时期。同时,在旁边不远的82号造像窟下部发现题记中也出现了“广政”字样。

上图为82号佛龛及题记

  且在造像风格上附近几窟都极为近似,应属于同一时期开凿。因此,笔者认为这几窟石刻应断代为“五代”更加客观。(附:《安岳石窟》中只有52号经幢石刻年代定为五代外,其余45、70、82号等附近多窟均定为唐)

  现在让我们来认真观察分析一下这两处石刻。我们可以明显看到,45号千手观音的衣褶轻薄绵软,上身肌肤丰腴顺滑,发髻、头冠及配饰也很有唐韵。

  再欣赏一下82号龛一佛二弟子二护法天王,可以看到无论从天王的穿着(明光铠)、局部肌肉表现还是佛祖丰盈的脸庞、衣褶、悬裳都唐韵十足。但他们的建造年代却是五代。(备注:天王和力士是不同的,通常很多人通过力士裸露肌肉的力度判定年代,误认为力士穿了铠甲年代就晚,其实还是要区别开来。而天王至晚在北齐时已经穿上盔甲了。这两者不能混淆。)

  笔者分析,四川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自古以来虽然甚为富庶,但相对其他地区也较为封闭。虽号称“天府之国”,但同时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样的自然条件使得佛教雕塑艺术的传播与中原甚至中央政权地区相比,有一定的迟滞性。但同时,一旦形成一种风范,相对保留的时间也较长。

  一行的原四川博物院甘院长也赞同此看法。并举了一个实例:高古瓷中有个专业称谓叫“玉璧底”,这种工艺在其他地方到唐代后就绝迹了,但在四川的地方窑口却一直沿袭到宋代还在出现。(笔者不研究瓷器,未具考证,只借此说明文化艺术在四川地区的传承特殊性)

■ 三、采用本地红色砂岩或者灰色砂岩,质地较软

  其中,红色砂岩质地更软一些,所以一般这个质地的造像风化会更加严重,特别是在山体有泉水渗出,又是风口的地方,情况会更加糟糕。下图为安岳茗山寺石刻护法(红色砂岩)、安岳庵堂寺摩崖石刻伎乐(灰色砂岩)。

■ 四、图像学地域风格明显

  我们在此地区石刻中,经常可以观察到图像学中非常明显的地域风格。有图像的特殊变化,也有对石刻的特殊命名。例如“紫竹观音”这个称谓就体现出很浓郁的地方特色。

  在卧佛院第70号佛龛中,我们可以发现处于背景之中的两棵菩提树其叶子的形状已经大大变化,非常接近于竹叶而不是最早的菩提树叶子。且其题材整体外圈忍冬纹也较中原不同,有明显地域性形变。佛祖仰莲台座下部也有一圈变形忍冬纹饰。

  再如安岳灵游院一处摩崖石刻背景墙被花卉几乎布满,且花卉类型近似于宽瓣的菊花,这在其他地方很少见。

■ 五、石刻造像题材和布局超越佛教仪轨

  比如北山石刻中出现了许多地藏和观音同处一龛的现象。金顶山华严三圣出现托塔的文殊和普贤菩萨(见前图),且往往文殊位于主尊右手位置(中原造像中一般在主尊左手位置)。

  这些表现也反映出此地区石刻艺术的民间捐造性质和强烈的地域特征,故而不会非常严格的遵从佛教仪轨,很多石刻都是根据捐造人的个体诉求进行布局和凿刻;同时工匠的在佛教仪轨和造像量度的专业性上也与官方营造不同。

■ 六、突出本地信仰

  此地区石刻中经常出现如柳本尊、赵智凤等本地佛教大德,间或出现泗州大圣等题材。这种崇拜在世修行者的现象与中原同时期罗汉信仰基本相近。

  前期,佛教主要经历了崇尚佛祖和菩萨的过程。随着时代的推进,特别是崇尚理想主义奢华之风唐朝的湮灭,使得从民众到上层,逐渐将尊崇对象由心理距离较远、高大上甚或虚无缥缈的佛、菩萨逐渐转变到更加具象、更贴近实际生活的罗汉、地方大德身上。所以进入宋代,崇尚罗汉之风在各地非常盛行。

大足金顶山赵智凤、柳本尊像

■ 七、经幢进入石窟内

  中原地区的经幢通常是单独矗立的圆雕,由幢顶、幢身和基座三部分组成,主体是幢身,刻有佛教密宗的咒文或经文、佛像等,多呈六角或八角形。一般安置在通衢大道、寺院等地,也有安放在墓道、墓中、墓旁的。前面介绍过卧佛院52号为浮雕经幢,而此次在北山石刻中看到很多的经幢都基本为圆雕,却凿刻于石窟之内,应属于当地一种特有的地域风格。

  安岳、大足石刻是我国佛教雕塑艺术的瑰宝,是曼妙瑰丽之神韵与普世济达之奉举的完美结合,值得我们更久的学习和品读。仓促之行,望今后再续佛缘

参考书目:

《汉传佛像时代与风格》黄春和,文物出版社2010

《安岳石窟》王达军,四川美术出版社2008

《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金 申,文物出版社1994

长按关注:[佛像雕塑艺术]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