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传真> 正文

敦煌石窟内隐藏了多少谜团?莫高窟的惊天秘密你真的知道吗?

时间:2022/1/19 14:30:10  来源:佛像雕塑艺术



  有人说,这里是最辉煌的东方艺术博物馆。有人说,这里是神秘莫测的佛教胜地。也有人说,这里是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殿堂。总之,这片不可思议的土地上,承载着人类历史上最引人入胜的艺术,最曲折离奇的神秘,最慑人心魄的传奇,最令人肃然起敬的感动和最发自内心的骄傲。

崖壁上的艺术画廊——莫高窟

  在这片沙漠里, 绽放的生命,就是艺术——伟大的敦煌莫高窟艺术。这个辉煌的艺术殿堂,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艺术宝库,在发出耀眼的光芒的同时,也为世人留下了一个个不解之谜。

  谁开凿了敦煌莫高窟?是鹿女的千子塑莲花,还是乐尊和尚开窟?为什么要开凿莫高窟?莫高窟为什么要选址在沙漠深处?为什么深处沙漠却能够千年不倒?

  为什么要封闭藏经洞?还有第二个藏经洞吗?经卷上都记载着什么?为什么敦煌壁画被称为“墙上图书馆”?每幅精美壁画背后都有怎样的故事?

  莫高窟大佛额头上的红宝石真的能惩罚邪恶吗?五色土真的是五个女儿的血染成的吗?

  鸣沙山的沙子为什么会发出声音?月牙泉为什么跨越千年而不干涸?月牙泉里真有能治百病的铁背鱼吗?七星草真的能让人长生不老吗?

  敦煌还有无数的谜。

敦煌莫高窟平面图

  在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沿古丝绸之路往敦煌市东南方向走25公里,会看见一座盛名赫赫的鸣沙山。转到山的东麓,远远望见南北长约1600米崖壁上,上下五层的布满了洞窟。这就是闻名世界的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放眼四外,此处南枕祁连,襟带西域;前有阳关,后有玉门。此处历史悠久,自汉代起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汉代,此地是辖六县的敦煌郡。东汉人应劭称:“敦,大地之意;煌,繁盛也。”两千年后的今天,这一“繁盛大地”以其拥有的举世无双的石窟艺术、藏经文物而成为人类最伟大、最辉煌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在莫高窟第423窟内,有一片隋代刻制的墨书题记《莫高窟记》。仔细观察,由于年代久远风沙久拂,题记正文已经模糊不可见,但标题“莫高窟记”四字却十分清晰。这是最早见的莫高窟之名,也是敦煌莫高窟的名字之来由。佛家有言,修建佛洞功德无量,莫者,不可能、没有也,莫高窟的意思,就是说没有比修建佛窟更高的修为了。从世俗的层面理解,莫高窟也可以理解为没有比此水平更高的石窟了。

  莫高窟是我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也是我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座。洞窟分为南北两区,南区是莫高窟的主体,为僧侣们从事宗教活动的场所,有487个洞窟,均有壁画或塑像。北区有248个洞窟,其中只有5个存在壁画或塑像,其它洞窟均为僧侣修行、居住和死亡后掩埋的场所,有土炕、灶炕、烟道、壁龛、台灯等生活设施。洞窟始凿于前秦建元二年,即公元366年,后经历代增修,今存洞窟492个,彩塑雕像2415尊,壁画45000平方米。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莫高窟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石窟的守卫者

  相传,敦煌莫高窟是一位乐尊和尚最早修建的。敦煌自西汉起即为西域重镇,丝绸之路的畅通使得中国和中亚及西方诸国的商业、文化交流得以发展,佛教和佛教艺术即是循此路线,经敦煌传入中国的。公元四世纪,中原战火不断,河西地区则相对安定,因此,有很多内地僧人离开中原,一路西行寻求修行之地。公元366年,乐尊和尚西游到了敦煌的三危山下。四处皆是沙石,时间已是黄昏,饮食和住宿都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太阳渐渐落下了山,虔诚的乐尊和尚正在地头赶路,蓦然间他抬头一看,眼前出现了奇景,只见对面的鸣沙山一片金光,四射的光芒中仿佛有千万个佛在金光中显现。乐尊和尚被这圣景深深的震撼了,他想这是佛祖对他的提示。于是,他停了下来,用尽个人一生的精力在佛光闪现之地开凿佛窟。这就是莫高窟的开始。

  公元六世纪末,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战乱和分裂的局面,同时也加强了对西北的经营。尽管隋朝统治只有短短的37年,但是皇帝崇奉佛教,莫高窟的开凿修建就大大加快,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达到了非常可观的程度。唐朝建立后,中国封建社会的进入鼎盛时期,武则天统治时期更是大力推崇佛教,到武周圣历元年,莫高窟已有“窟室一千余”。

  五代时期及宋代,政府官方修建行为减少,民间修建佛窟发展起来。与中原内地相比,河西地区相对稳定,当地僧民俗众又开凿了大量洞窟,并对前代洞窟进行了全面维修。

  元朝时,蒙古统治着信奉佛教密宗,这一时期开凿的石窟均带有密宗色彩。此后,由于丝绸之路渐于沉寂,敦煌失去了其重要地位,石窟的开凿也趋于停止。在吐鲁番统治时期的1516至1715年,莫高窟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西方侵略者深入中国内地之后,莫高窟更是遭受了浩劫。

雨中耕作图

狩猎图

  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涅磐窟等。各窟大小相差甚远,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并有走廊、栈道等相连,现多已不存。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瑰丽华艳,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中国五代以前的画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画为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样。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较松软,并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单身像和群像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少则3身,多则达11身。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丰富、造诣高深,而且与壁画相融相衬,相得益彰。

  莫高窟的壁画上,处处可见漫天飞舞的美丽飞天——敦煌市的城雕也是一个反弹琵琶的飞天仙女的形象。飞天是侍奉佛陀和帝释天的神,能歌善舞。墙壁之上,飞天在无边无际的茫茫宇宙中飘舞,有的手捧莲蕾,直冲云霄;有的从空中俯冲下来,势若流星;有的穿过重楼高阁,宛如游龙;有的则随风悠悠漫卷。画家用那特有的蜿蜒曲折的长线、舒展和谐的意趣,为人们打造了一个优美而空灵的想象世界。

敦煌飞天

  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已很少为人所知,几百年里基本保存了原貌。但自藏经洞被发现后,旋即吸引来许多西方的考古学家和探险者,他们以欺骗、抢夺等诸种手段获得了大量珍贵典籍和壁画,严重损伤了莫高窟和敦煌艺术的完整性。

道士王圆箓

  清朝末年,出生于湖北麻城的道士王圆箓,结束了在军队当兵的生涯,千里迢迢来到敦煌。当时红教喇嘛盛行,王圆能用中文诵道经,很多人来请他写经。他雇了个姓杨的男子帮他写经文,杨某爱吸旱烟,用芨芨草点火,有剩下的草便插在洞窟墙壁的裂缝中保存。一天,他在插草的时候,发现墙缝深不可止,便用烟袋头敲了敲墙。这时,王圆也走了过来,于是二人敲破了墙壁,发现了一条通道,进入通道发现了一个高1.6米,宽约2.7米的洞窟,窟内堆满了数不清的经卷、文书、绣画、法器等等。王圆对这批5至11世纪文物的价值一无所知,震惊世界的“藏经洞”就这样无意中回到了人间。于是,一系列的人来到这里,把这个深藏千年的洞穴打开,直至几乎将里面的东西盗窃殆尽。1914年后,英国政府派遣的匈牙利人斯坦因从王道士手里得到五只装满文书图画的大箱子。他数次来到莫高窟,据英国目前公布的数字,斯坦因劫去的文物达9000余件。

斯坦因

  1908年7月,法国人伯希和于来到这里,凭他渊博的汉学知识,劫走了比斯坦因更有价值的文物6000余卷。

  1911年,接踵而来的是日本大谷探险队的吉川小一郎和橘瑞超,弄走约600件经卷。

  1914年至1915年,俄国人奥登堡从藏经洞和其他一些洞窟中盗走1万余件文物资料及壁画。

哈佛大学美术馆藏华尔纳盗取的敦煌壁画残片1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来到莫高窟,由于此时已经无经卷可窃,他便用特制的胶布剥走了第139、141、144、145号洞窟中精美的唐代壁画26方……

哈佛大学美术馆藏华尔纳盗取的敦煌壁画残片2

  百年前洞开的一幕,至今回溯起来仍令人心痛不已。一个巨大的中华文明的宝库竟遭如此毒手,令今人望而垂泪。

  今天,敦煌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已是全世界文明价值中的重要部分。敦煌的保护得到了全世界和全中国人民的重视。没有人可以回到百年前,再行掠劫盗贩之事。然而,那些流落世界各地的千古闻名,再也难有回归故里的可能。

长按关注:[佛像雕塑艺术]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