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传真> 正文

大美山西彩塑巡礼之明清造像

时间:2022/1/12 9:09:42  来源:佛像雕塑艺术


  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浩瀚博大,源远流长,彩绘泥塑(简称彩塑)是其中一种,在古代艺术之宫中占有重要地位。六七千年前仰韶文化中的彩陶,可谓中国彩塑艺术的发端之作,它们造型优美而实用,有人面形象和动物形象,并绘有美丽的图案纹饰。经过夏、商、周光辉灿烂的青铜时代,出现了战国人物雕像,如楚国的彩绘木俑等。秦始皇兵马俑的出土震惊中外,以其巨大的数量,精湛的技艺,表现了秦帝国“横扫六合”,一统天下的伟大气魄,西汉未传入佛教,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美术得到很大发展,给中国传统雕塑带来了外来文化的影响,出现了许多表现佛教内容的彩塑作品。唐、宋佛教美术走向中国化、世俗化,中国彩塑艺术达到了最为鼎盛的时期。经过元、明、清各代的持续发展,中国彩塑在继承先秦、两汉民族雕塑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融合了外来佛教文化艺术营养,逐步形成了具有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中国彩塑艺术。

  山西省由于历史上政治、宗教、地理等多方面的県因,目前保存了古代彩塑一万二千多尊,数量居全国之首。其中分别有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各代的作品,上下一千多年,连绵不断,自成体系。山西古代彩塑内容十分丰富,表现了佛教人物、道教人物、地方神祇、纪念性人物、动物以及神话故事、民间传说等多种题材。其中不少作品,在写实、传神、装饰、透视、夸张、变形、寓意、象征、形体、结构、质感、量感、构图、彩绘以及动静关系、疏密对比、体面结合、统一变化、节奏韵律等艺术技巧的运用方面,都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系统、完整的艺术体系,有些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境地。总之,像山西这样古代彩塑遗存数量之多、年代之长、艺术之精、题材之广,在我国中原地区是绝无仅有的,这批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值得我们花大力气加以保护和研究。

  山西古代彩塑虽然大部分表现了宗教内容,在历史上曾起过宣传宗教的作用,但其中也有着健康的具有人民性的精华。特别是从艺术角度来看,这些彩塑是历代劳动工匠艺术实践的智慧结晶,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成就。我国古代民间从事雕塑行业者,一般都组织有工匠行会,其技艺以“师徒传授”的形式世代相传。制作彩塑时,采用集体协作,分工负责的方法,一处完工后即转向其它地方,具有较大的流动性。历代彩塑艺术家在不同地区、不同流派的相互交流中,在世代师徒传授中,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不断提高艺术技巧,积累艺术经验,改进创作方法,丰富表现手段,终于使古代彩塑汇成了一条富有深厚传统的艺术长河,其艺术成就迄今仍放射着绚烂的光彩。下面,本文试图从几个方面探讨一下山西古代彩塑艺术特色,不妥谬误之处,敬请指正。 文:王永先

平遥双林寺

  明代众多形式华丽、缺乏内涵的寺庙塑像中,山西双林寺的彩塑却与众不同,堪称明代彩塑艺术的精华。

  双林寺是古代佛教雕塑极为精美、类型极为多样的佛寺。双林寺在山西省平遥县城西南七公里的桥头村北侧,建筑历遭千年的风雨兵燹之患。到元末,殿楹损坏、庑廓倾颓。因此,明景泰、天顺、弘治、正德、隆庆年间以及清道光、宣统年间都曾大规模地重建或重修,现存庙宇主要为明代和清代修建。


  双林寺坐北朝南,寺院南墙有券拱门,即山门。除山门外,中轴线垂直排列有天王殿、释迦殿、大雄宝殿、佛母殿及配殿共十座,组成前后三进院落。各殿满布彩塑,大者丈余、小者尺许,共计2052尊,完好者1566尊,彩塑中以天王、罗汉、观音菩萨、供养人等塑工最精,为明代彩塑艺术的佳作。壁塑像表现了形形色色世俗的人物和生活景象,别具风格,代表了明代组雕艺术杰出水平。其中“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壁画,也描绘精美,同样显示了明代佛教壁画的水平。双林寺雕塑与壁画丰富多彩,俨然是一座精美的佛教艺术馆。

  双林寺彩塑富于艺术魅力的另一个原因,是善于将中国画中的线条,与雕塑的形体巧妙自然地结合。我非常欣赏敦煌石窟中唐代的彩塑,形体丰满与线条纤细的对比,产生一种精谨茂密、玩味不尽的醇厚气韵。但在中国的寺院中,绝大多数的彩塑都是泥巴的堆砌,显得肥胖臃肿。看双林寺的彩塑,我心中不禁激动,因为在这里可以欣赏到线条运用上的巧妙,这些线条大多贴切表现在人物衣纹转折处,人体结构也得到完美的表现。说得形象一点,那衣纹就像是劲媚的体势外裹了一层薄如蝉翼的锦缎,简直想象不出是如何用泥巴做成的。


灵石资寿寺

  山西省灵石县城东的资寿寺俗称苏溪寺,始建于唐代,宋、元、明曾多次重修,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了。资寿寺建筑群体均为砖木结构,建筑宏伟,雕梁画栋,错落有致,共有钟鼓楼、大雄雷音宝殿、四大天王殿、三大士殿等15座建筑。十八罗汉(包括两名童子)像就塑在三大士殿内,他们神态逼真,个性鲜明,是我国古代彩塑的精妙之作。

  资寿寺有大小塑像150余尊,其中大的3米有余,小的不足10厘米,无论是表情动作、衣饰着装,还是着色用彩都堪称明代彩塑艺术的上乘之作。

繁峙公主寺

  公主寺创建于北魏,寺址在山西繁峙山寺村(在现址南5km),寺临深涧,路险难临。宋时仅有极少遗存,明时遗存稀缺。明代重建时,迁址空如村,即现在的公主村。清康熙年间曾进行过修葺。该寺座北向南,中轴线建筑依次为山门、过殿、大雄宝殿、后殿等。

  大雄宝殿为明代遗物,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悬山式,六架椽屋,建于35厘米高的台上;殿内有明代壁画90余平方米,雕塑5尊,佛坛中央为释迦佛,背后有菩萨,左右为文殊、普贤彩塑,均为明代佳品。另一明代建筑为过殿,面阔三间,单檐悬山顶,五架椽屋,殿内除保存有200余平方米的明代壁画之外,还保存著十八罗汉等30余尊彩塑。其它20余间建筑,如东西厢房、禅房等均为清代建筑。


高平铁佛寺

  高平铁佛寺位于高平市区东南五公里的米西村。与长平古战场大粮山的定林寺相距不远。铁佛寺之所以叫铁佛寺,有的说是因山西盛产铁,该寺因寺前铸有铁佛得名,也有说是在铁佛寺每一尊造像的身上,都运用了大量的铁丝铁线,最终每一尊造像呈现出“以铁为骨,用铁造型”的核心塑造手法而得名。

  高平铁佛寺创建年代不详,据正殿青石门墩上所刻题记“金大定七年(1167)七月十三日铸造铁佛,修铁佛寺殿”,殿内塑有释迦牟尼、观音、文殊、普贤菩萨、二十四诸天等塑像27尊。


阳高县云林寺

  
在云林寺大雄宝殿内,现存有明代水陆内容壁画,共计185余平方米,笔法刚健、画工精湛,此外还有彩塑25尊,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塑于明代的彩塑十八罗汉造像。

  大雄宝殿供奉的是三世佛造像,和东、西台基上的十八罗汉造像有机的组合在一起,壁画内容丰富庞杂,营造出一堂法相森严又生动传神,富丽堂皇、整肃恢宏的佛教道场。

  大雄宝殿彩塑罗汉造像,沿大殿内东、西山墙基线,抵通南北砌砖台基,相向列置于三世佛佛坛两侧,一边九尊,共计一十八尊。

  山西阳高云林寺创建年代不详,但据寺内碑文记载,云林寺在明、清两代和民国时期均有修葺,观其大雄宝殿内所塑二十五尊彩塑佛教造像,在风格上基本上秉持着明代彩塑的风貌,可以断定为明代遗物。

长治观音堂

  观音堂位于山西省长治西北郊5公里处的梁家庄。它是一座明代建筑的庙堂。观音堂坐北朝南。

  观音殿内的三面墙壁及屋顶梁架之上、门窗顶部,皆是描金彩绘的泥胎彩塑、悬塑。小小的三间殿堂之内,现存约五百尊塑像,彩塑、悬塑相间,儒、释、道三教共融,或坐坛上、或依山墙、或悬椽望,他们有的雄健威武,气势逼人;有的雍容典雅,富丽华贵;有的安静慈祥,泰然自若;有的神情俊逸,仪态万千。可谓明代彩塑中的精品。

隰县小西天

  隰县城西一里许的凤凰山巅坐落着一座美丽的寺院——千佛庵,这是一座佛教禅宗寺院,由明末东明禅师创建于明崇祯二年。初因大雄宝殿内有佛像千尊而得名,后因重门额题“道人西天”,又为区别城南另一座明代寺院“大西天”而更名“小西天”。

  全寺的精华,正面是大雄宝殿,文殊、普贤两殿左右相峙。大雄宝殿内的悬塑富丽典雅,颇具特色,堪称中国雕塑艺术史上的“悬塑绝唱”,是小西天得以蜚声中外的根本所在。

  小西天悬塑于明崇祯十七年至清顺治十三年(1644—1656)塑绘,在建筑面积仅217平方米的大雄宝殿内,1030余尊彩塑围绕5尊主像布满壁面、檩枋、柱梁之间。大雄宝殿正面排列的5个相互连通的佛龛。佛龛中药师、弥陀、释迦、毗卢、弥勒诸佛面目俊逸、仪态祥和,端坐莲台之上,全身金光闪闪。莲台下,七宝莲池中八功德水微波荡漾,舟楫、仙鹤游弋其间,宛如仙境。五尊圣佛两侧分立胁侍的十大弟子造型优美,生动传神,表情含蓄,惟妙惟肖,如真人大小。殿南山墙上塑有“四方三圣”、“四大天王”等佛教故事。殿北山墙上塑造的是须弥山上33层“忉利天”佛教故事和释迦牟尼的本生故事。大梁上,八大金刚雄壮威武。 


长按关注:[佛像雕塑艺术]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