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艺术传真> 正文

高峡平湖踏歌声——新三峡画卷创作随想

时间:2022/1/9 19:12:06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新三峡长卷(局部 中国画) 刘友凡

  《新三峡画卷》尺幅长42米,高0.6米,发笔夔门,收笔于南津关,历62天写生、35天创作。游目新三峡,畅神新山水,倍感民族自豪,更增文化自信。

  聚美于目,峡江图开千里绿。浩浩长江,巍巍三峡,中华母亲河,诗乐肇源地。三峡工程是民族复兴的标志,蓄洪除荆江之险,调水解华北之渴,回水通西南之舟,水电亮万家灯火,是中国水利的智慧,世界山水的经典。新景观、新视角将人们的目光从历史上的险滩激流、纤夫呐喊、绝壁栈道引向潮平岸阔、天堑通途。舟车所行处,峡中见峡,山外见山,景中见景,空间联系以曲折、绵延和幽深的方式递进,展示出生动和谐的流动画面。

  三峡景观承载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屈宋诗骚,巴夔雅音,孔明奉节受命,李杜寓酒放吟,李思训、王维画坛立宗,人文遗存冠称华夏。承山水灵气,得人文滋养,沿江各地诗歌节、龙舟节、纤夫节、土巴艺术节相继推出,文旅并进,承古开今,名播中外。游走山水,凝神笔端,在师造化与现实人文、历史的对话交流中写生体验,心中的底气得以充实,笔墨生气得以增强,画面灵气得以凝结。百万移民建广厦,乱石坡上垒果茶,世代农耕转工商。党举国力对口扶,民倾心力铸丰碑。刀斧不进山,舟网不下水,垃圾不入江,秘境金丝猴,水潜中华鲟,林间珍鸟鸣,野芳发,佳木秀,果茶俏,民居美。新三峡的历史性巨变,惊艳世界。信步观景,移步换景,应时写景,情与景的想象随之升华,现实题材与传统笔墨、向往之梦与返璞归真自然融合,达到笔墨当随时代的境界。

  化美于胸,搜尽奇峰打草稿。三峡工程见证了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进程。新三峡山水创作遵循“师传统、师造化、师我心”,探讨“文化传承”“时代精神”与“审美追求”的有机结合,通过对自然景观、地标建筑的描写,讴歌民族复兴的伟大辉煌。在师造化过程中,通过搜集方志中前人的诗赋画作,多维描写经典景观,来把握新三峡山水独特地域性、多元性、综合性,对以传统笔墨表现新三峡景观做到心中有数。

  三峡工程是新三峡山水中最经典的画眼,移民新村、特色小镇、生态景物,是其最有故事的地方。在构图立意上,以三峡大坝为主,突出这些新的故事内容,以群山、烟云、林木的布局为铺陈,服务烘托主题。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三段构图相互呼应又各有侧重,独立成章。通过流动的“三远”构图,把宏伟的大坝、直拔的悬崖、横流的江水、神秀的山峰、星罗的村镇、穿绕的烟云有机组织在画面中,在虚实转换中增强主体感,在疏密相间中增强整体感,在穿插延伸中增强纵深感,在明暗交替中增强流动感。新三峡山水的魅力和意境在于变化,四时之景不同,朝夕阴晴各异,通过景物、虚实、空间、笔墨等元素交替表现,以变写变,立意于笔先,经意于笔中,留意于笔后,截万端于一段,寓无穷于有限,写千里于尺幅。

  立美于势,主峰标呈众峰秀。三峡山水起伏交错,穿插幽深,主山堂堂如君临天下,众山逶迤若群臣朝会。夔门,高耸云霄,称三峡云巅;神女峰,万仞临江,据传瑶姬化身;大宁河、神农溪、九畹溪、下牢溪,绝壁对峙,奇峰多姿;链子崖、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黄牛峡、灯影峡,峰峦束江,奇石横空。对经典景观反复写生求真,一石一树不同尺幅起稿,从眼中山水、胸中山水到笔下山水,找到发现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联结点。在平面中找到空间,在空间中找到结构,在结构中找到笔墨,在笔墨中找到变化,经之营之,删之改之,致广大而尽精微。从是什么、画什么到怎么画,形成认知,把自在山水变成自我山水,心通“天工”,笔契“造化”。

  以势取形,重在表现山的主宾脉络、水的急缓流向,谋其大势,明其意象,定其笔墨,使笔下之山立起来、水流起来、云动起来。骨法写势,重在中峰用笔,提按顿挫,节凑运毫。荆浩曰:“生死刚正谓之骨。”落笔运行,积点成线,控制到点,以笔法、墨法表现章法。横拖竖抹,方圆转折,保持力在中峰,笔尖、笔肚、笔根,随着景物走势,运用转换,万毫齐力,形由势生,美由势立。表现意境,重在情景交融和意匠精神。

  三峡诗画诸多经典,千古流传。创作新三峡、新山水,灵魂在情感,关键在笔墨,以情写景、以景抒情,寄兴高峡平湖,展现时代精神。人们在可游、可行、可望、可居的画面中感受大美、增强自信。三峡工程改善了水文气候,临江石壁经水位涨落、环流冲刷,犹如篆刻雕塑,雄峻神奇;烟云景象,如海涛奔腾,聚散万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神奇变幻的烟云,是表现三峡意境的重要体裁。在写生创作中,以实托虚,以虚带实,实的笔墨写够,虚的空间留足,云海中有峰峦隐现,留白处有笔触可寻,水晕浓淡,虚实互补,若即若离,开合转换,变幻莫测。

  壮美三峡,引来五洲宾客,游人赞三峡、诗人咏三峡、丹青写三峡,禽鸟合鸣三峡,各尽其兴,自得其乐。我有幸参加三峡移民开发、生态建设、地灾防治等工作,亲历三峡巨变。水墨晕章、美我中华,是心之所愿、情之所系。表现新三峡、新山水并非易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