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集藏信息> 正文

启功丨用这种“土办法”写字,比王羲之教的还管用!

时间:2021/10/8 11:49:46  来源:020艺术观察


启功(1912—2005)

  很多人都知道,早年的启功以国画出名,而字比较难看。有人要收藏他的画,当面告诉他不要题款,得请另外书法好的人题款字。启功感觉很没面子,从此发奋图强苦练书法。

  启功不一次地公开说,他最受益的书法练习方法不是求人指导斧正,主要靠他自己摸索的土办法,他说比向王羲之、颜真卿请教还管用!

书法家丨启功

  不信我们就来看看启功老先生自己是怎么讲的吧——

  《论语》有句话。“就有道而正焉”,找到一个有道之士,这个人对事情的研究有修养。找这些个人给指正,这本来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也是求学人应该办的事情。可是学写字呀,我可是碰了许多的钉子。

  我也想求,人家因为岁数比我大,名气也很大,我总是毕恭毕敬地请人指教,请教人家我想人门应该学什么帖,怎么学等等问题,向人说明我的希望,而得到的结果是各种样子都有。

  有人他爱写篆书,他就说,你要学写字,你必须好好地先学篆书。他说了一套,什么什么碑,什么什么帖,应该怎么学。又碰上一个人,他是学隶书的,他告诉你隶书应该怎么怎么写。还有人专讲究执笔的,说你的手长得都不合适,这手必须怎么怎么拿这个笔。

  还有说你这腕子悬不起来。怎么办呢,拿手摸摸我的腕子,究竟离开桌子没有,悬的多高了。诸如此类,真是什么样情况都有,我听起来就很难一一照办了。

  比如我请教过五个人,这五个人我拼凑起来,他们结论并不一样,有的说你应该先往东,再往西,有的说你先往北,后往南,各种各样的说法。我写得了字请人看,又一个样了,说你这一笔呀应该粗一点,那一笔应该细一点儿,那一笔应该长一点,那一笔应该短一点儿。那我赶紧就记呀,用脑子记。

  当时他也没拿笔给我画在纸上。我听了之后,回家再写的时候,有时,我也忘了哪点儿粗,哪点儿细。还有呢,说了许多虚无飘渺的话,比如说你的字呀得其形,没得其神。哎呀,忽么才得神呢?

  我真是设法子知道这神怎么就得。我觉得形还好办,它写得肥一点儿,写得瘦一点儿,形还有办法;神呢,没有形,光有神。这样说得我就十分的渺茫了,一点办法没有了。

  后来我就因为得到的指教全不一样。我也没办法了。我听多了有一个好处,我发现多少名家,他们都没有共同的一个标准,是都要怎么样。我觉得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爱好,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习惯。他都是以他的习惯来指导我,并且说得非常玄妙。那我就更迷糊了。

  后来,我得到一个办法,我把我写的字贴在墙上,当时我贴的时候,我总找,今天写十张字,里头有一两张自己得意的自己满意的,把它贴在墙上。过了儿天再瞧,哎呀,就很惭愧了。我这笔写得非常难看,不得劲。我假定这笔往下或者抬一点,粗一点或者细一点,我就觉得调意了。我就拿笔在墙上把这字纠正了,描粗了或改细了,这样子自己就明白了。

  后来,我就一篇一篇地看,这一篇假定有十个字,我觉得不好,这里头可取的只有一两个字,我就把这一篇上我认为满意的那一两个字剪下来贴墙上。看了看,过了几天,就偷偷地把这两字撤下来了。过些天,又有满意的又贴上。再过些天,又偷偷地撤下来。这个办法比问谁都强。假定王羲之复活了,颜真卿也没死,我比问他们还强呢。

  那怎么讲呢? 他们按照他们的标准要求我,不如我按照我的眼光来看,我满意或者我不满意。从前有这么两句话:“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做文章是千古的事情,有得有失,别人不知道,我自己心里明白。那我套用这两句话,写字也是千古事,好坏自家知。这个东西呀,你问人家是没有用的,不如自己,求人不如求己。

  临帖也是一样,我临完这个帖,我写得这个字是临帖出来的,我就把我临的这本帖,跟墙上我写的那个字对着看,可以看出来许许多多的毛病。那么,我再按照在墙上改正字的毛病的经验,哪儿好哪儿坏,重新写一遍。这个时候,我所收获,那比多少老师对面指导,所得到益处多得多。这个事情是我自己得到的一个经验,我也很有把握,经过实践是有益处的、有效果的。



创于2014,相伴已成为习惯
平台已进驻网易、搜狐同步更新
商务合作、转载事宜请在后台留言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