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展览资讯> 正文

“感知的逻辑”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邀请展

时间:2021/6/18 15:20:12  来源:雅昌艺术网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21-05-23 - 2021-07-23
  开幕时间:2021-05-23 15:00
  展览城市:浙江 - 杭州
  展览机构:信雅达·三清上艺术中心
  展览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江虹路1750号信雅达国际A座2F
  策 展 人:尹丹
  主办单位: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 信雅达文化艺术
  承办单位:信雅达·三清上艺术中心
  展览备注:艺术家:庞茂琨、张杰、翁凯旋、郭晋、钟飙、王朝刚、刘晓曦、曹敬平、熊莉钧、朱海、罗丹、马文婷、耿德法、王鹏杰、赵文悦
  展览介绍

  前言

  策展人 尹丹

  (清华大学博士,副教授,批评家,策展人,现为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重庆策展与理论委员会副主任,研究生导师)

  毋庸累述,作为中国当代油画拼图中不可或缺的一块,四川美术学院的当代油画创作向来具有着公认的学术影响力和市场号召力。

  本次展览,川美造型学院油画系以较为完整的面貌亮相杭州,据我所知应是近年来首次。与后者上千年来作为江南文人聚集的书卷城市不同,川美所在地重庆则因码头文化、平民文化和重工业经济底色具备着截然不同的城市气质,“温文尔雅”这样的词汇自然无法用来描述重庆人民略显粗粝的生活状态。但这样的城市文化也有它的优势,那就是不背历史包袱,不轻信权威,对新事物充满着由衷的好奇和热情。因此,让美术圈颇感诧异的是,为何地处西部的川美却总是在当代艺术创作领域引人关注。

  我把本次展览命名为“感知的逻辑”,其用意在于从总体上描述四川美术学院的当代油画创作特征。总体而言,这批艺术家们并不热衷于哲学思辨和方法论建构,而是更多地从艺术家切身的生存体验出发,依靠感性和知性的能力对其进行整合进而转化为画面形象。这样的方式有时略显“主观”,却少了话语层面的束缚,不易困于先入之见的襁褓之中。

  正得益于“感知”层面的敏感度,其眼睛更易直面对象,其判断更能直击要害,其画面更可触动人心。渊源何在?一来和上文所言特殊的城市性格密不可分,二来几十年来形成的“师生平等、创作自由”之学校风气,自然为陶养感知的自由度、敏感度提供了土壤。

  有15位油画系教师参加了本次展览,出于观展的便利,我将他们划分为三个板块进行呈现:语言的星丛、图像的再构、块茎生长。

  第一个板块“语言的星丛”包括六位艺术家:庞茂琨、张杰、翁凯旋、郭晋、王朝刚、曹敬平,旨在强调几位艺术家在油画语言上的探索。无论是庞茂琨人物画中的古典绘画语言,风景画中简练、洒脱、浸润的表达方式,张杰对于绘画肌理感和笔触效果的重视,还是翁凯旋在表达雪景时营造出来的烟雨朦胧之感,郭晋画面的斑驳效果、微妙触感,王朝刚所使用的颇具个人特征的旋转笔触,曹敬平对传统山水画笔墨语言的转译,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第二个版块“图像的再构”包括钟飙、刘晓曦、熊莉钧、朱海、罗丹五位艺术家。自1990年代以来,艺术家从图像文化中受到启发,在其创作中对照片、录像、数码图像等视觉元素进行借鉴,如今的他们又“偷偷地”对其进行再构:或如钟飙在其中融入更强的绘画性,或如熊莉钧、罗丹在视觉语法层面深化其思考,或如刘晓曦、朱海灌注个人化的生活体验或视觉经验……

  而第三个版块包括马文婷、王鹏杰、耿德法、赵文悦几位艺术家。所谓的“块茎生长”,是借用德勒兹的术语,表明更为年轻一代的川美教师在艺术成长道路上的无中心生长方式。这就类似于块茎植物的根系一般,其生长自主、偶发而随性。

  本次展览由四川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和杭州信雅达·三清上艺术中心联合主办,算是学院与民营机构之间的一次颇具探索性的合作。双方也都希望借助今日多元的传播渠道,采用更为活泼的展览方式,让绘画与社会受众之间有更为密切的接触。杭州自南宋以来作为诗画气息浓郁的城市,不知今次本地观众会如何评价这批“当代”气息浓厚的油画创作,的确是个颇有意思的话题。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