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弄青影”南宋青瓷造物美学侧记

时间:2021/3/4 16:32:28  来源:雅昌艺术网

展览海报

  展览时间:2021-01-26 - 2021-05-23
  展览城市:浙江 - 杭州
  展览机构: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
  展览地址:杭州市南山路89号
  主办单位:杭州市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杭州西溪湿地国家公园管委会)
  承办单位: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
  协办单位:浙江省博物馆 杭州博物馆 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 萧山博物馆 松阳县博物馆 德清县博物馆
  展览备注:支持方:中国美术学院艺术鉴藏系、杭州宋庄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指导方:浙江省文物局、杭州市园林文物局
  展览地址:杭州西湖博物馆总馆南宋官窑馆区展出
  展览介绍

  弄青影

  这是一场跨越八百年的对话,“青瓷”是触动两个时代造物者的话题,南宋的他们在探索传播一股美学风尚,而当代的他们思考实践更多呈现方式。

  这是一场以“青瓷”为代表的美学展览,南宋文物与当代作品相映成趣,传达着自身代表的审美意趣,也引导观众去捕捉当下生活中美的瞬间。

  这是一个开放讨论的平台,期待更多元的观点激发无限的潜力,让“青瓷”这个浙江代表文化元素拥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展览内容

  造物,是指创造万物的力量。将这一概念融入器物的制作,便是探讨器物制作时所应秉承的理念。在宋代,受理学思想的影响,文人们热衷于对物的探讨。他们在器物欣赏的过程中,不会受到个人爱憎偏见的影响,而是全身心投入品鉴的对象之中,由此获得对器物最真实的感受认知。文人这种“以物观物”、“格物致知”的思想,进而延伸到匠人的造物活动,最终形成对器物实用功能的强调。

  展览主题为“南宋青瓷造物美学”,与以往宋人风雅生活展示不同,此次展览侧重于从设计学、美学的角度,重点表现南宋青瓷器中的设计与工艺艺术。展览分“溯源·文人雅物”、“拾趣·以物抵心”两个单元。

  溯源·文人雅物

  “溯源”以精品文物为依托,借助“造物”的视角,展示南宋青瓷中所蕴含的“尚青、尚古、备物致用”三方面的美学特征,并探寻器物背后的设计理念与工艺创新。

  尚青
  青,为自然之色,又为东方之色。在中国农业生活中随处可见,与中国文化的渊源不胜枚举。自古陶瓷重青品,文人又喜对“青”进行诗意想象,晋曰“缥瓷”,唐曰“千峰翠色”,柴周曰“雨过天青”,吴越曰“秘色”。宋代瓷器亦重青,有淡青色的汝窑、莹润如玉的官窑、滴翠青润的龙泉窑等。

  尚古
  宋代器物尚古,源于自上而下的复古之风。朝廷提倡“尊礼复古”,官方修纂《宣和博古图》、《中兴礼书》等书籍,大批仿古礼器诞生。文人士大夫热衷于三代青铜器的收藏与研究,并撰写专业的器物图谱文献,金石学盛行。宋室南渡之后,因铜、玉等祭祀礼器的丢失等原因,官窑复置,建于临安的南宋官窑开始烧制仿古青瓷以满足宫廷礼仪之需。而基于日用的瓷窑受风尚影响,开始烧制仿古瓷。这类仿古瓷,更多地表达了宋人对于古物的审美,并非只停留在古物本身,而在于对物之外的历史感的追求。

  备物致用
  注重物品的实际功能,是中国古代物质文化中的基本价值观。这种“备物致用”的观念在宋代器物上的体现尤其明显。同时受士人阶层美学观和文人参与器物设计的影响,宋代匠人制器呈现出:物品功能优化、开发细致化以及物品造型美化、处理精致化等特征。

  拾趣·以物抵心

  “拾趣”则回归当下,重点展示与南宋官窑有传承关系的现代作品。这些器物中一部分具有仿古意趣,即为“传承”;另一部分则在变古与创新中,使新造之物融于当代生活,即为“流动”。

  传承
  自瓷器诞生,历千载发展,入宋至极,已然成为一门承载中华民族造物智慧的艺术。而以青瓷为代表的制瓷技艺,如今仍在浙江这片青瓷故土,代代相承。今时的以物鉴古,正是对彼时造物美学的延续。那一件件器物中,仍然凝聚着浓浓的宋时气韵。

  流动
  一抹青色,几笔线条,在这个时代亦能呈现别样风采。有这样一群人,通过对传统青瓷技艺的思考与变革,在造型、装饰以及制作技法中追求现代设计与传统审美的平衡,探索青瓷产业的创新模式,将宋代的造物理念再度融入时代的日常生活。

  为了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青瓷造物之美,展厅空间设计中加入了一些宋式美学元素,比如在“溯源”部分为展现宋人雅事流程,展陈中进行画意组合陈列。空间内分别以《盥手观花图》、《竹涧焚香图》、《撵茶图》等宋画为参考,进行器物组合搭配,试图传递宋时插花、焚香、点茶的雅事意趣;

  “拾趣”的“传承”部分,我们参考第一单元的宋人雅事生活,用一些仿古青瓷装点陈设,置物讲究,用物随兴,从而追摹古人意趣;“流动”部分,则用陶艺家自己的语言,分别“宋代青瓷元素”、“仿古与创新”、“器之为用”三个方面讲述流动青瓷的故事。

  配合一定的空间场景设计,打造可观可游的展陈空间,让观众在一抹清影中感受青瓷从古至今的传承,并思索当下与未来的生活美学。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