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忍不住转身”群展

时间:2020/7/6 17:33:56  来源:雅昌艺术网

  展览时间:2020-06-06 - 2020-10-08
  展览城市:北京 - 北京
  展览机构:中间美术馆
  展览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杏石口路65号
  参展人员:杭盖乐队,潘律,王博,程新皓,李然,李豪,李扬,颜峻,刘毛宁,冯子莱,马海蛟,李珞,郭锦泓,五条人,杨露子,杭天,张小船,郑源,周霄鹏,张可颖,曹明浩,塔可,窦唯,沈莘
  展览介绍
  一

  外面的世界很危险

  IT’S DANGEROUS OUT THERE

  COVID-19疫情爆发以来,与“家”相对的外部世界再次成为危险的代名词,好像人人都回到了幼儿时期,没有保护便无法离开家庭。“不要出门”一时成为一句问候。而随着疫情在海外蔓延、境外输入成为确诊病例的主要来源,加上疫情期间引发巨大争议的外国人居留条例等事件,人们对“外”的排斥和抗拒心理再次被点燃并扩散。不管“内”定位于何处,“外”这一模糊的相对概念所框定的区域,似乎长期被塑造为危机四伏的样貌,而安身于内才是对抗不安全感和不可预测性的最佳途径。但正如许多人被迫居家隔离的体验,固定的秩序更令人恐惧。“安定”并不一定会带来内心的平静,有时不停地处于由内向外的变动中,才会有自由感。

  本主题所选作品中的主人公们,或被动、或主动,都已忍不住地出发寻访外面的世界。尽管外部世界对于他们的刺激各不相同,但引发的迷茫、怀旧、不安全感和失落等反应似有共通之处。同时,随着人生体验增多,要唤起同样程度的情感也越来越难。在冯子莱的作品中,让主人公崩溃的仅仅是回家路上不慎咽下的一张塑料小花贴纸,她因此以为自己马上就要死掉--童年时代,在外遇到的一点小事都能带来许久的惊惧。而当儿时对死亡的恐惧随着主人公吞下一碗中药再次消散,中医也被赋予了治愈的魔力。刘毛宁转身回到自己出生的乡村,重新审视看似遥远的国家领导人物和国家的土地、人口政策在当时如何影响着一家人的生活,当貌似世外桃源的童年生活被好友溺亡的意外打破,那艘与朋友一同用想象建造的宇宙飞船成为了他与童年最后的避难所,带着他飞出了地球。马海蛟住在河北保定的亲戚马国权遭遇车祸后,通过不停改名、算命、求佛、运动以求转运与康复。车伤二十余年后,他第一次决定出一次远门、前往兰州探亲。影片最后,马国权独自伫立于一片荒野,与《西北偏北》中的罗杰相似,他们都丢掉了自己的名字。

  与离家的马国权相反,回到了故乡青海的郭锦泓似乎成了一名游客,记忆中的故乡风物与景致在现代化进程中已成为回不去的理想地,回家的渴望也不再强烈。她重返幼时曾留下照片的地点,将老照片与当下的景色对比,两者已然没有共通之处。导演李珞用纪录与表演这两种方式靠近故乡武汉的东湖,周围的房地产开发项目正侵占蚕食着湖泊的领地,主人公李文受上司之命调查“湖内有龙”的传闻,沿湖漫游途中遇上的种种奇闻异事成为导演展现与尝试解决现实矛盾的出口。我们随着创作者们不停地回看过去与故乡、再走入外面的世界,总之,我们忍不住。

  (孙杲睿)

  二

  巨大沉默物体

  The Big Dumb Object

  巨大沉默物体(BDO:Big Dumb Object)是科幻小说和电影里常常出现的一类主题:巨大的,拥有神秘力量的物体。比如《与罗摩相会》(1973)中所描绘的“罗摩”:一个五十公里长的空心圆柱体。BDO是科幻的叙事母题,即人与未知的相遇。但科幻不是真实的未来,就像历史也从来不是真实的过去,而是此刻的我们对过去的描摹和想象。历史如同一个巨大沉默物体,它的不可知性是令人着迷的本质。在科幻电影里,虽然BDO是一个不可捉摸的奇观,打破了一切人类对事物理解的标准和尺度,但它的形象通常是基于人类已有视觉认知的想象,如《2001太空漫游》里的黑色石碑。那么面对历史,我们是否也会感到既陌生又熟悉?废墟是物性的记忆。它可以是历史叙述中被纪念的主角,或可能是历史构成中被掩去的角落。我们会站立仰望高大的纪念碑,齐声朗诵缅怀的诗句;还是出走探寻那遗忘的旧地,各自诉说低声的凭吊?

  在社交网络交流小组“BDO迷恋患者症候群”里,BDO的概念从科幻领域拓展到废墟探险、工业景观等。不少BDO迷恋者也是废墟探险的行动者。废墟的具体位置并不会被流传,需要探险者们自行摸索。他们翻越高墙,千里迢迢来到废墟的禁地。这是一种对社会规训的反叛和逃离。“废墟”并没有“遗址”好命,它是遭人遗忘的,除非由探索者重新赋予意义。展览中的艺术家们亦是废墟探险的行动者,他们翻越了禁锢的历史围墙。也许这并非是最直接的反抗行动,但这恰恰是叛离日常视野的绝佳途径。观察“废墟”本身不再是一种浪漫主义寄托,也不是“废托邦”的末日美学。创作者回避了个人情感,将历史的废墟转换为一种考察当下现实的方法和依据,例如基于消费主义时代的香港及其殖民历史的电影创作(王博、潘律)。

  本主题以“废墟”为线索。“废墟”昭示了历史并非有永恒的生命,而是在必然的衰落之中。这里有社会主义的废墟:50年代中苏共建的酒泉航空站(郑源)、成都东郊老工业区厂房(曹明浩)、昆仑瓷厂工人俱乐部(李豪),也有资本社会的废墟:日本八丈岛上的温泉旅馆和中国南方的度假酒店(张可颖)。从这些沉默的废墟里,我们仍能辨认出意识形态的差别。接着本主题再从“废墟”回溯到“石头”:矿物被开采利用,转化为虚拟价值(周霄鹏);及石头作为历史文明的载体,在与时间的抗争中败下阵来(塔可)。这些创作打开了它们描述的时代本身,并将其拓展到一个超越历史范畴的想象空间。

  (黄文珑)

  三

  一次飞行

  A Flight

  这个主题从“一次失败的飞行:酒泉航空站”和“404 NOT FOUND”开始,看看情绪怎样随着历史议题起起落落。在探讨涉及怀旧和过往的主题时,人们难免会沉浸在一种无所适从的情绪里:从寂寥、失落,到感伤、酸楚,再到通过共情找到一点暖意。郑源用无人机拍摄了中苏酒泉航空站的废墟,在西北荒漠里逐渐风化的砖墙、拱廊、铁皮壁炉,和建筑师李豪站在即将拆迁的瓷厂工人俱乐部中看到的记忆废墟如出一辙。李扬拿起摄影机决定为已逝的家乡留下纪念,人们看到的是隐藏在机密系统里的冷战史,而对于他来说却是十八年里所有封存的记忆。杨露子则通过梦境般的影像语言帮助我们去捕捉一种湿漉漉的情感。

  忧郁落下,世界还在继续转动。窦唯+译乐队用带电的实验音乐把几句译制间谍电影的台词采样玩弄于鼓掌间,特定时代所赋予的话语记忆要用没有语词的声响予以反击。就像曹明浩作品中几乎静止的画面,观众得以用自己的真实时间去度量历史中每一段流逝的年华。郑源在另一件作品中,追溯了西北航空公司全部四十多架客机从哪儿来、到哪儿去。冷静地厘清所有交织缠绕的事实将是反思历史的第一把利刃。

  涉及更加残酷的历史症结时,在个体和民族心理中慢慢长大的情绪会达到另一个量级。沈莘和音乐人杭天的作品都指向了抗日战争,前者借由北欧雪景和几位二战受害者口述资料再次揭开历史血淋淋的伤疤,后者用民谣赞颂日本老兵东史郎在战后勇于揭发、应诉拒绝承认战争罪行的右翼分子。作为集体叙事中的个体,他们都表达出强烈的转身追认历史真相的渴望。

  (钱梦妮)

  四

  混沌运动

  Chaotic motion

  自然科学中的“混沌运动”指的是在确定性系统里展示的一种类似随机的行为或性态。混沌理论在上世纪80年代至世纪末吸引了全世界数学、物理学、生态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关注。本主题的作品以及观看方式都具有这种混沌的特质:只言片语无法构成真正的问题,想要进行有意义的讨论就必须要借助整体、连续的关系。

  Carsick Cars跳跃着歌唱“志愿者”,为整个主题定下忍俊不禁又五味杂陈的基调。李然的影像作品借用一种译制片腔调作为旁白,娓娓道来一段虚构的人类迁徙历史。王博、潘律与冯骏原、曾嘉慧的两件作品使用了大量的档案图片、故事传说、采访纪录,让观者忍不住汲取更多信息,期盼史料可以渡我们去往事实的彼岸。

  程新皓把摄像机挂在狗脖子上,透过狗视角看到的景象与主人的并置在一起,以此展现中越边境莽人族群赖以为生的甘蔗种植生意。五条人把地方戏、摇滚乐、民谣都揉进海丰话唱腔,热热闹闹地讲了一个村民纠纷的故事。杭盖乐队重排了一遍60年代的蒙语歌,“上海产的半导体”在蓝牙音箱时代早已不再附带作为贵重礼物的喜气洋洋,反倒多了一层现代的繁杂心绪。这首歌也引领了本主题后半部的基调。

  颜峻重述了一遍自己十年前的作品,当初上海虬江路遍布的废旧电器、盗版碟片零售商贩早被规划进了“新虬江电子市场”。环境声记录了彼时彼刻,他重听后觉得“好傻”。这份羞赧因真切而显得尤为可爱。最后一件作品实际上与二层的主题《外面的世界很危险》重叠在一起。冯子莱的动画短片为整个主题作了收尾,因为全部混沌归于“一”:老去的“我”。

  (钱梦妮)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