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原创 518回顾 | 南博奇妙夜,传统与现代、古老与时尚在这里融合、对话……

时间:2020/5/21 9:52:12  来源:弘博网

  你有多久没有夜游博物馆了?

  受疫情影响,即使是日常参观都会受到一定限制,夜游博物馆似乎更是无法实现。但是,就在“5·18国际博物馆日”这天,“南博奇妙夜”如约而至,以丰富多彩的活动点亮博物馆之夜!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在2020年“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新闻发布会的答记者问上表示,“南博奇妙夜”会用最现代最时尚的形式去表现最古老最传统的文化内涵。

  那么,南京博物院又是如何促成传统与现代,古老与时尚的融合与对话呢?

找寻中华文化的性格

  2016年,“南博奇妙夜”正式面向观众开放。那一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 “博物馆与文化景观”,强调博物馆对其所在的内部和外部的遗产的保护。而南京博物院作为江苏地域性文化的承载者,以“倾听一座博物院”为主题,“奏响”南京之音。

2016年“南博奇妙夜”

  之后几季“南博奇妙夜”主题的选择与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越发契合:“舞动一座博物院”实现博物馆与美好生活的超级链接;“在博物馆遇见未来”则发挥博物馆的文化中枢作用,实现传统与未来的交互。

  正是拥有对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成熟解读的经验,根据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南博奇妙夜”选择以“中华文化的性格”为主题。因为,纵观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在融合包容中一路走来,国际博物馆日中提及的“平等、多元与包容”就是中华文化的性格。

跃然而上的还原

  昆曲《牡丹亭·惊梦》的表演展现了南京博物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面,一以贯之的理念与方式;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秀《霓裳中国》根据古代壁画及古代皇后画像,从服装图案形制、凤冠制作工艺,以及整体复原妆容发型进行复原艺术再现。

《牡丹亭·惊梦》

《霓裳中国》

  总结以上活动,我们发现“还原”或许是博物馆最能直接且简单地表现传统文化内涵的方式。当画中的人物“走向现实”,当现代人“返回过去”,每一次的“穿越”实际上就是令观众沉浸其中,加深对文化内涵的探索。更何况,面对年轻人追求复古的潮流,博物馆如果采取这样方式,又何尝不是主动参与到现代生活中,以实现传统文化的再次创新呢?

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与融合

1.现代演绎传统文化

  2019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作为文化中枢的博物馆:传统的未来”的提出,令人们更加注重,博物馆中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与融合。在“南博奇妙夜”上,南京博物院通过现代演绎的方式,完成对历史文物与文化遗产的阐释。

  舞蹈是“南博奇妙夜”的传统节目,其现代与动态的特征与博物馆传统与静态的特点,自然而然地形成反差,但这种反差恰好促进传统与现代的交流,实现文化多元化的传播。

  青年舞蹈家罗天就在“南博奇妙夜”上带来了一场舞蹈风暴。比如,《影》以带有传统水墨画元素的现代动画影像为背景,通过人体剪影和变化展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月》选择古风音乐与现代舞搭配;《面》则融合西方爵士乐、现代舞与中国传统折扇,展现现代人的多面性和统一性;《归》在武术、太极、古典舞的对谈中,回归民族最本真的审美,表达对传统的致敬之情。

  此外,《俑·梦》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舞蹈凝聚了多朝代文化特征,将舞俑、汉画像、汉画砖等文物资源重新演绎,调动观众感官,把“多元和包容”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呈现在观众面前。

《俑·梦》

  舞蹈《纸扇书生》是以“折扇”为道具的中国古典群舞,一群手执折扇的文人书生从国画中跃然而出,他们时而“抖扇”,时而“点扇”。透过这一系列的动作,观众既可以很清晰地能感受到书生心情的起伏变化,又能感觉到中国古典舞的力与美。

《纸扇书生》

  现代派民乐《西行》是作曲家饶鹏程,为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重塑打造的极具节奏感及旋律性的一首大型双胡琴协奏曲。创作灵感来自于贞观元年,中西文化交流使者——玄奘西行五万里,穿越一百一十多个国家的历史故事。在十分钟左右的演奏中,伴随着民乐的跌宕起伏,观众可能会感受到玄奘西行的豪情壮志与虔诚之心;也有可能“看到”西行路上缓慢前行的身影。

2.现代科技促进博物馆平等

  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广联合会交通宣传委员会、江苏省广播电视台联合多家博物馆开展的“百城、百台、百人、百物为国宝代言”项目已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开幕式上正式启动。通过博物馆众多角色的视频推介,深挖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和当代价值,辅以展览、社教活动和文创衍生品,观众即可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目前,已有122家博物馆入驻该平台,共发布视频超过2800个,获得了523万点赞量、5971万浏览量。

  现代科技技术在互联网行业的应用使得博物馆资源更加开放,更利于资源的广泛共享与应用,无形中加强与观众的相关性,吸引观众访问参观博物馆的可能性就会越大,从而增强博物馆的包容性。而且,现代科技技术消弭了时间、距离,甚至是各类型参观人群尤其是特殊人群的参观限制,观众平等参观博物馆的权利得以保证。

  本季“南博奇妙夜”设有1500个预约名额,尽管这一数值只占过去的30%,但无论是从观众的评论内容,还是微博情绪的分析来看,大多数观众表达出强烈的喜悦和惊喜的态度。与此同时,受疫情防控影响,本次“博物馆奇妙夜启动仪式”未对公众开放,但是网络直播弥补了这一遗憾。仅在活动结束的十二小时之内,人民网的直播回放已达到8.8万次的观看。

  可以说,这次“南博奇妙夜”也是检测观众对于博物馆期待值的一个机会,事实证明,观众的高期待足够令人欣喜;不过,这也意味着,博物馆未来需要面对更广泛的多元化与多样性,以更包容的姿态实现认同与平等。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