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术新闻 >滚动新闻> 正文

清初洞石竹枝纹瓷画引发的联想

时间:2020/2/5 15:37:03  来源:收藏快报 李益炯、李熊熊/浙江杭州

  图1是一块清初的青花瓷盘的残片。这只瓷盘正面画的是洞石竹枝纹,右上方题有两句四言诗:“竹石可居,红日东升”。洞石竹枝纹在清初瓷画中很常见,而题诗却有点不同寻常,耐人寻味。思考再三,笔者形成以下一些看法,与同好探讨。

  就题诗看,八个字中提到三个可见之物:竹、石、红日。从物象的角度看,它们之间似乎没有什么关系。但从意象的角度看,则它们之间有着强烈的内在联系。

  所谓“物象”,指自然界客观存在的可以看见的物体形象;所谓“意象”,则是对自然物体赋予人类的某种主观意义,使它具有人格特性的形象。比如我们看一朵莲花,作为植物本身它只是一种物象;而如果意识到它具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性,那么这就是意象了。“意象”在中国传统社会里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文化存在,各种带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可以用来指代许多抽象的概念。而且意象不光可以单独存在,还可以组合起来表达成组的理念。

  清初政权更替,社会上各种矛盾斗争十分激烈。被满清武力征服的汉族地区,人们的思想言论受到高度钳制,许多话不能正面直说。因而用意象来表达人们的思想就特别风行一时。瓷画上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用竹、石、红日的意象来说事就是其中一例。

  竹、石、红日作为物象容易理解,它们的意象又是什么呢?先来说说竹的意象。竹子因其外直中空、不枝不蔓等自然特征,古人赋予它正直、虚心、节操、清雅等意念,经常用它比附浑身正气的贤良之士。在清初的瓷画里,竹子往往用来象征那些清高、有节气的正人君子,在图1中就是如此。

  再来看石的意象。因为石头具有坚硬、稳定的自然属性,古人往往将它比作刚正、坚毅、沉稳的正义之士。当然也可以比附成其他的意象,比如以石喻长寿、以石表示饱经风霜等。在清初,瓷画里很常用的一种比附,是将洞石比作已经灭亡的明政权。这一点我在一篇《“此石可比太湖”解》(《收藏快报》2018年5月23日)的文章里有专门的考证。图1中的石头正是这种象征明政权的洞石。

  清初的明遗民普遍有一种心结,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复兴大明王朝的天下。但千疮百孔的明王朝如何才能复国呢?当时许多人的共识是需要一大批正直的有节气的君子贤士辅佐才有可能。图1瓷画上的竹枝、洞石组合,正是这种信念的意象化体现。与此相关的清初还有一种瓷器款识“竹石居”(图2),也是遗民的明志之作,表示有志气的君子居住要与竹、石为友,以竹、石熏陶自己的胸怀。

  那么,红日又是什么意象呢?早在《诗经》里,有“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的诗句,后世由此转而以红日象征君王,这一直是太阳的一个重要意象。到清初,将明王朝的君王比作太阳更是得到民间普遍的认同。一个显著的例子是东南沿海地区的汉族老百姓,把崇祯皇帝去世的日子三月十九日称作“太阳生日”,在每年的这一天私下设奠祭祀。

  有些奇怪的是题诗里有“红日”意象,而在瓷画中并没有出现太阳的物象,这又怎么理解呢?其实串联起来看,这是在表达一组完整的意象:“竹石可居”,是对有志复明之士的鼓励和期许,要以竹、石为榜样,不屈不挠地与满清政权作斗争。“红日东升”则是斗争的结果,明朝的天子终将重新崛起,君临天下。这里的“红日东升”是将来时,而现在“红日”还未“东升”,所以画面中才没有它的踪影。由此可见,这是一组宣传鼓动反清复明的意象。

  清初福建窑的瓷器上有一种《王香图》,配有“王香不与凡花伍,玉蕊偏宜倚石开”的诗句,笔者曾论证过,这是一种反清的誓言。景德镇窑瓷器上的题诗“竹石可居,红日东升”,反清的意味一点也不比《王香图》差,两者的胆量有得一拼。

  由于运用了意象指代手法,清政府要抓人打压就不容易了。因为抓人总要有一个能让人信服的理由,题诗里面的三种物象都可以就字面意义进行解释,牵扯不到谋反的罪名。而且满清刚进入中原地区,对中国传统文化中运用意象表达思想的理解未必深透,这给了汉人钻孔子的余地。

  虽然如此,鼓动反清复明毕竟是一件风险极大的事情,所以瓷器上题写“竹石可居,红日东升”这样的诗句只能偶尔为之。这样的瓷画实物存世量少之又少,也就不奇怪了。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